升学考|22年届工作一年多,在职裸考top2是什么感受?
来自:Chirma
最近看到很多考研相关,想分享我的经历。
我是22年考生,本科专业国际经贸,跨考上海某985新传,成绩390分,专业课应该是243分这样。没进面也没选择调剂。我是个喜欢忙碌的人,总是快马加鞭地推进自己的to do。考研后的转天我就开始投简历,预期1月10号左右入职新实习,确实按期达成了目标。当时我去了🐧厂,查分时正在食堂吃早饭,考过新传的都知道,这个分数很尴尬,不能稳上但又有渺茫的希望。
后来就是实习、毕业论文、准备复试和调剂三线并行。那段时间,我看着420+的考生进不了面,也看到各种双非院校调剂时分数水涨船高。大家在群里共享信息,几乎大部分人履历都很丰富且分数不低。当时最大的感触是:中国人真是太多了,一边是和我成绩一样的人涌入调剂群,一边是机构在这些成绩上打上“喜报”发布在朋友圈。下班时和隔壁猪厂的朋友聊天,大家都有各自的焦虑和失望。
我重新梳理了考研的初衷,选择上海是因为需要大城市的资源,选择985是因为平台。调剂学校的情况不符合这些,我不想只是为了“想读个书”去降低自己的标准。同时我大学的状态是基本不在学校(大一的时候发现学校教学水平堪忧,同学并不志同道合,大二疫情后就开始实习了),所以在保证四六级和课程成绩的情况下,重心放在了实习和创业。我觉得人选择了某条路,就要尽力追求最好的,不合适可以换,但不要退而求其次。
我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强于应试能力的,最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直接工作。目前工作一年多,一直在2B方向做SaaS产品,也从深圳辗转回北京。
实习时就经历leader被裁,正式工作后也经历着许多人员流转。上一份工作在某上市公司做产品经理,入职后的第二个月进行了22届的述职,凌晨述职完毕,40个人当场开掉了一多半,成绩中游的去轮岗再开掉,最后剩下了我和另外四个同事。后来我接了最大的项目,覆盖18座城市,产品团队5人,现场执行55人。10月份以每两天换一个城市的节奏,出差了6座城市。11月中旬,我离职了。
出于好奇,我报名了23年考研,没有强烈的上岸诉求,主打裸考测评体验,是Top2的新传(因为他们提供小分,方便复盘)
实际测评是考前两天背了肖四,政治60分,主观题31分(确实有用)

专业课因为行业相关大,我押了几道题都考了,考试时感觉像在面试(?)所以334分比较高;因为但没有系统复习过,所以440这种需要准备研究方法和名词解释的就很惨烈,专业课200多分的样子,总排名142。
在社媒看到同专业二战考生390排名21,370排名67(其实这可以看出来真正认真备考人数不超过100)
考试的两天有种重回校园的感觉,一次轻松平和的体验。考完转天入职了新工作,还是Saas行业的产品岗位,目前也在做全球化和AI~再加上跳槽就会涨薪,所以还是很满意的。现在我经济独立,有专注的事业,也有热爱的方向。
出分后我在关注网络动向,我发现自己心态也有些变化,不再对高分选手产生特别的羡慕之情,因为明白分数只是通行证,只要考上就已经代表很强,不需要特别追逐,够用就行;大四的我感觉不上岸天就塌了,但经历过很多回头再看,其实也是很小的事情了。去年我的朋友二战985的新传,她考试第一天前的一晚打电话给我崩溃大哭,我说现在距离十二点还有两个小时,如果你打算早睡就踏实背完睡觉,如果还可以熬,你还有四个小时,或者你早起背,这些时间足够你背完一轮,然后安心去考试。现在是很煎熬,但之后你再回想,今天其实是你人生中很普通的一天。后来她成功上岸了,说永远记得我跟她讲的这段话。
都说人生是旷野,但做选择时仍然会权衡利弊。当时跟我一样没上岸的朋友,工作后半年申请了港硕,目前在华子做算法。他报道后跟我说,感觉同学都很菜,话都说不清楚。我说可能是因为你社会化程度比较高了hhh之前公司被裁掉的同事,一年三跳,做无人驾驶行业,现在薪资25k,带着小团队;大家都专注自己的事情中。
以上~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考公|累了 感觉考不动了 (momo 饿得慌版)
- 考公|已经做得很好但还是失败了 (Bingo)
- 考公|再一次下岸了 (如果我沉默)
- 考公| 岗二是面试大神86分狠狠翻盘 (商山)
- 反人类的公务员面试! (小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