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国始祖--朱蒙
柳公主(ி~~~~)
两千年前,北扶余王子朱蒙历尽艰险,来到今桓仁地区,建立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国,朱蒙成为高句丽第一代国王,被高句丽奉为始祖,桓仁则成为高句丽700年基业的肇兴之地。 朱蒙,又称东明、邹华、众解等,生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北夫余人,朱蒙本是北夫余的一位王子,其母叫柳花,传说是河伯的女儿,后为夫余王的婢女。关于朱蒙降世,许多史料都有神话般的记述。一日,柳花“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后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余王厌恶大卵,先后把它丢给狗和猪,狗猪不吃;又把它扔在路上,“牛马避之”;抛在荒野,群鸟又以羽毛呵护。夫余王又用刀割,“不能破”。无奈,只好还给了柳花。柳花把它放在暖处,“有一男破壳而出”,这个男儿,便是朱蒙。这则似乎荒诞的神话,实际上反映了高句丽人对日神的崇拜。 朱蒙幼时便善于狩猎,“年甫七岁,岿然异常,自作弓矢射之,百发百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射技本领。朱蒙一词,便是夫余语言的音译,意即善射。夫余王有七子,常和朱蒙在一起游戏,此试射技高低。然而他们的技能全不如朱蒙,朱蒙因此遭到嫉恨。长子带素认为“朱蒙非人所生,将有异志”,请求夫余王除掉他,免生后患。朱蒙庶出,故而得到了“非人所生”的歧视。夫余王未听带素之言,但却给了朱蒙一个微贱的活计,让他喂马。朱蒙很有心计,特意将骏马减食,让它消瘦,反把一些笨马喂肥。国王不察,挑选肥马自乘,瘦马给了朱蒙。一次,国王举行田猎,有意刁难善射的朱蒙,仅仅给了他一支箭矢,朱蒙箭矢虽少,射获却多,于是又引起了诸位王子和大臣的嫉恨,预谋杀害他。其母柳花暗中得知此事,偷偷地告诉了朱蒙,劝他快些逃走,并鼓励他说:“以汝才略,何往而不可?与其迟留受苦,不若远适而有为。”朱蒙听了母亲的话,遂与夫余人乌伊、摩离、陕父三人逃出北夫余,向东南奔走。 途中,一条大水横阻了去路,追兵在后,“浴济无梁”,朱蒙于是向水神祷告,说:“我是日子,河伯外孙,今日逃走,追兵垂及,如何得济?”于是鱼鳖并出,搭起了一座浮桥,朱蒙过河后,鱼鳖突然消失,追兵无法渡过河去,只好作罢。鱼鳖浮桥,显系神话,却反映了高句丽人信奉水神的宗教观念。朱蒙所渡的大河,名叫淹滞水,又作掩施水、奄利水等,即今流经吉辽两省的浑江。 过河后,朱蒙和乌伊等三人来到一处毛屯谷的地方(今桓仁境内),遇见了穿戴不同的三人,一人穿麻衣,一人穿纳衣,一人穿水藻衣,这三人可能代表着当地不同经济形态的三个部落,麻衣者应以农耕为主,纳衣者应以狩猎为主,水藻衣者应以渔业为主。朱蒙得此三人,非常高兴,分另赐姓克氏、仲室氏、少室氏,并说“我方承景命,欲启之基,而遇此三贤,岂非天赐乎!”于是根据三人特长,“各任以事”。朱蒙又率领大家前行,来到卒本川(今桓仁下古城子),见此地“土壤肥美,山河险固”,于是准备立都,但未急于修建宫室,只在沸流水(今富尔江)旁结庐而居,国号高句丽。关于朱蒙建国之地,《魏书》等史籍作纥升骨城:“朱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丽。”纥升骨城即今桓仁五女山城,它与卒本城(桓仁下古城子)都是高句丽早期城址,两者均是高句丽创国初期的都城,高句丽国王平时居于平地上的卒本城,战时则居于高山之巅的纥升骨城。 朱蒙建国当年,“四方闻之,来附者众”。为了巩固政权,朱蒙对周边民族和部落开始征伐。首先,攘斥了邻近的靺鞨部落,靺鞨退缩畏服,不敢进犯。一天,朱蒙忽见沸流水中有菜叶随波漂下,猜知上流肯定有人,于是假作狩猎,前去寻找,果然找到了沸流国。沸流国国王松让出来相见,对朱蒙说:“寡人居处偏僻之地,不曾见过君子,今日邂逅,不亦幸乎?但不知你从哪来此?”朱蒙回答说:“我是天帝之子,现在纥骨升城立都。”松让欺他“立都日浅”,打算把高句丽纳为属下的附庸之国。朱蒙非常气愤,两人争辩不已,于是进行射技较量,来决胜负,松让最终不敌朱蒙,只好认输。次年六月,“松让以国来降”,被封为多勿候。朱蒙建国第六年十月,派遣乌伊、扶芬奴率兵北伐,攻打太白山东南荇人国,“取其地为城邑”。十四年十一月,又命扶尉伐北沃沮,“灭之,以其地为城邑”。通过一系列征讨,朱蒙政权不仅行到了初步稳定,疆域也得到了拓展,为高句丽日后势力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朱蒙建国之初,未建宫室,待到国力稍强,便开始了营建。朱蒙三年春三月,“黄龙见于鹘岭”,秋七月,青赤色的祥云又“见鹘岭南”,受此瑞兆的暗示,次年七月,“营作城郭宫室”,这座城郭,便是纥升骨城。 朱蒙十四年,其母柳花在夫余逝世。夫余王金蛙以太后礼安葬,又立神庙祭祀。十月,朱蒙遣使出访夫余,馈赠方物,报答夫余王的恩德。 朱蒙在夫余时,曾聚礼氏女为妻,生一子,名类利,后为高句丽第二代王。到卒本后,又娶一妻,生二子,名沸流、温祚,后南下建百济国,皆在作为。 汉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朱蒙逝世于卒本东岗,葬龙山,时年40岁。朱蒙死后,高句丽人在卒本川立庙祭祀,号始祖庙或东明王庙,后来的国王继位后,大多前去拜谒。 ==================================== 朝鲜族古代卵生神话之一。见于公元5世纪高句丽广开土王的陵墓碑文以及高丽时期所编成的《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中。13世纪高丽诗人李奎报根据这一题材写成长篇叙事诗《东明王篇》,描绘了朱蒙祖先的身世和他创建高句丽王国的艰难过程。我国古代文献《后汉书。东夷传》、《魏书·高句丽传》、《论衡·吉验篇》和《满洲源流考》也均有记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民间故事讲述家黄龟渊和辽宁省苏家屯朝鲜族民间故事讲述家金德顺所讲述的这篇神话,比历代献记载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但其人物形象有不少被传说化了。 这一神话的内容大致如下。相传古代我国东北有个扶余酞:扶余国的国王解夫娄老而无子,便向山川祈祷,希望老天爷能赐给他一个儿子。有一天国王打猎归来,发现一个长得象金蛙似的孩子被压在石头底下,就把他抱回家去,立为太子。这时候,天帝的儿子解慕漱乘五龙车下凡鸭绿江边打猎,看到龙王河伯神的三个女儿在那里洗澡玩耍,很想和凡间的姑娘成亲。于是他用鞭子在沙滩上“沙沙沙“勾勒几下,立刻建造一幢富丽堂皇的铜质、宫殿,并在内厅里摆满珍饶佳肴、玉液琼浆,勾引河伯神的三个女儿入宫。当她们酒足饭饱高兴玩时,解慕漱飞也似地跑过去,拦住河伯神的大女儿柳花。从此,他们俩就经常会面,感情渐深,如胶似漆。龙王河伯神听了这事,十分震怒,但听说他是天王的儿子,就使出伎俩要和他比武。河伯神“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变成一条鲤鱼游来游去,解慕漱也紧跟着跳进水里,变成一只水獭,紧追不舍。鲤鱼眼看就要被捉住了,就赶紧浮出水面,变成一只鹿,往山坡上跑去,而解慕漱摇身一变,成了一只豺狼,象风一样追过去,要张口咬住小鹿尾巴。河伯神慌忙变成二只野鸡,“扑棱”一下飞上天空。解慕漱眉头一皱,一抖身又变成了一只老鹰,扑扇着翅膀飞过去,把野鸡捉住了。到这时,河伯神才感到解慕漱的确才智不凡,便答应了这门亲事。可是他又放心不下,伯他变心,于是把他灌醉,然后将柳花和解慕漱装进皮囊里,放在五龙车上,让他俩一块飞上天。可是还没等五龙车钻出水面,解慕漱便醒过来,拔出柳花的金簪儿往皮囊打了个眼儿钻出去,扔下柳花自各儿飞往天空去了。柳花升不了天,也只好返回水宫。河伯神看到女儿哭丧着脸回来,便责怪她无媒而从,败坏门风,遂将柳花的嘴唇拉长三尺,扔进长白山南侧的优渤水里,永远不让她回人间。谪居优渤水的柳花,被东扶余王金蛙所搭救。金蛙王知道这女人是河伯神的大女儿、天帝的儿媳妇,就不敢怠慢,把她安排在后宫里奉养起来。自从柳花进宫,一缕强烈的白灵光照在她身上。过不几天,柳花出奇地怀孕了,生下的竟是一个足有五升大的肉蛋。金蛙王以为人生肉蛋是不吉之兆,就让手下人把肉蛋扔给猪狗,可是它们都不吃。又把肉蛋弃在路上,牛马都躲避它。后来把肉蛋扔进了深山沟里,一会儿山里的飞禽走兽就围拢上来,守护着它。金蛙王叫手下人剖开肉蛋看个究竟,可就是剖不开,于是把这神奇之物又还给了其母柳花。柳花将肉蛋裹好,放在热炕头上,几天后一个英俊的小男孩破壳而出,哭声特别宏亮。孩子刚满月,竟能说话、走路,七岁便能自作弓矢,百发百中。当时按扶余话,称神弓手为“朱蒙”,于是叫这孩子为朱蒙。金蛙王有七个儿子,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朱蒙的本事。有一天金蛙王带着七个王子和朱蒙上山打猎,王子及其随从只打一只鹿,而朱蒙一个人就打了十多只鹿和狍子。王子们好生嫉妒,把朱蒙绑在一棵大树上,朱蒙用尽全力,将大树连根拔起,拖着大树回家。王子们千方百计除掉他,但是金蛙王知道自己和朱蒙都是老天爷赐给人间的,不能杀死,因此就派他去和奴隶们一起放马。朱蒙受委曲到了马场,挑选最好的骏马,往它的舌头底下扎进一根细针,使这匹马一天天瘦下去,再把驾马喂得体壮膘把,滚瓜溜圆。金蛙王不知道其中的秘密,自己选了那匹滚瓜溜圆的肥马,而把最瘦的那匹马赏给了朱蒙。朱蒙立刻把骏马舌下的细针拔了出来,加草添料,精心饲养,没过多久,这匹马就很快体壮膘肥,活蹦乱跳。金蛙王又领着王子进山打猎,突然有乱箭从四面八方射向朱蒙。朱蒙知道王子们要加害于他,便策马扬鞭,绕道回家,将此事秉告母亲。柳花劝朱蒙赶快出奔,到遥远的地方去施展他的宏图大略。朱蒙向母亲施礼告别,跨上骏马;带上乌伊等三个朋友,直奔南疆而去。朱蒙一行跑了很远,突然眼前有—条大江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朱蒙指苍天喊道:“我是天帝的孙子、河伯神的外孙,祈祷苍天大江,救我一命。”说完,用鞭子猛击江水,霎时就有数不尽的色鳖虾蟹浮出水面,背对背地从南到北架起了一座浮桥,让朱蒙一行渡过。金蛙王的追兵上气不接下气地追过来,刚走到桥半截儿,那鱼鳖虾蟹们一散,桥上的兵马统统摔到大江里淹死了。朱蒙得到天帝和河伯神的帮助,平安渡过大江以后,来到卒本川畔的纥升骨城,建立了高句丽国,做了第一代国王,叫东明王。 这则神话情节曲折,人物众多,重点歌颂高句丽的建国者朱蒙的勇猛、智慧及尚武精神,美化民族英雄,体现出朝鲜族人民对本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它和《檀君神话》一样,认为开国君王一定来历不凡,将朱蒙的父亲解慕漱说成是天帝之子。但是这个来自天上的神人却比《檀君神话》中的桓雄大王具有更多的凡人色彩。他象一个多情而又狡黠的青年,用巧妙的办法把柳花诱出水面,并与之定情。柳花虽出身于龙宫,但也和一个遭遇坎坷的人间妇女一样幼稚不幸,起初受骗,继而被专制的父亲责罚,之后又备受歧视,最终却能为她儿子设计出逃,免遭迫害。朱蒙虽有一个破卵而出的神奇出身,但也是一个人间失意的豪门子弟的形象。他多才多艺,且有天佑神助,但也是历尽艰辛,靠着自己的奋斗才得以逃出虎口,完成开国伟业的。从朱蒙神话所涉及的一些地名和人名来看,可以推断出与高句丽国家的形成有连带关系的若干历史进程,如由北扶余分离出东扶余,又由东扶余分离出卒本扶余(即高句丽)。神话中提到的铜室、金簪、铁网等器物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发展情况,表明高句丽时代已进入比古朝鲜高一级的社会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