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挑战抄书100天——读书笔记本摘录
玖月不开学(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2024-03-01 15:43:25
已编辑
上海
2023年的5年计划里有一条下班后的新生活,结果蹉跎的2023,终于在2024伊始有了一点点进展,是的,我觉得做一个抄书的挑战,虽然字很丑,工具也不美丽,但是读书人,哪有那么多讲究。
手头正好在看北大《先生说》,就从这一本开始吧。读书时代没有能进入这样的头部学府,便在眼下这工作之余体验一把北大先生风采北大学子日常,正所谓,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我相遇。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3-07 16:29:56 上海
007天——论保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法门 胡先生这一讲说到的两容易:容易抛弃学生时代追求知识的欲望;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说起来,求知的欲望真的很容易缺失,钢筋水泥更多的人可能实在求生存;而另一方面理想的人生,至今我也是模模糊糊,道理都懂但终究过不好这一生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一下也算是得了些法门,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发展些非职业的兴趣;有点信心。不知道日常读书抄书算不算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但一定是目前非职业的兴趣,不知道这里的信心是指哪方面,不过已然相信先生说的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加油吧,中青年。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3-19 13:36:10 上海
015天——论贴着事物写作 在《先生说》里,读到汪老说沈先生的习作课的精髓,就是写作要贴着事物本身来写,在《湘行散记》里最深刻的一段,就是沈先生说他的笔,落到水里。 现在的语文教学,如果一样是写笔,大概会说,要写是什么笔,外观形状颜色特征,而后是自己对它的感受和与它的故事云云。而这里,沈先生说他的笔,孤单的卧在深水里,他有点惆怅,多有画面感。 切说一说我的笔们,决定抄书打卡的时候,从抽屉翻出两只钢笔,当然,我拥有的可能更多,都零零散散的躺在家里的各处,肚子里装着早已干涸的墨水管子,已有好多年不曾用它们写字,但是早年有一阵子又着魔般的买了很多,从灯光璀璨的展示柜到暗无天日的抽屉柜,他们大概也是会难过的,且把手里这一只用起来吧。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4-04 20:03:57 上海
027天——论父母对待嫁女儿的忠告 这一段对孩子婚前的沟通,是很中肯的。回想结婚之前,家长没有什么很中肯的建议,只是说,自己看看好,是影响你一生的选择。 就好像就业的时候,也许两代人之间有太多的不理解。读书的时候,选择大学的专业,家长听从了家里长辈们的建议,选择了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专业,现在做的不好不坏,但一定不是我喜欢的,但是还可以比较轻松的谋生。 所以当谈婚论嫁的时候,其实父母的话,也许终究是一个建议、意见,与对方共度一生的是自己而不是父母,他们更多的是以他们过来人的眼光和经验给到一些分享和提醒。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至此,《傲慢与偏见》摘抄完毕。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4-24 15:58:50 上海
042天——论男女爱情观 说不好这个时代还有没有爱情,会不会吧爱情看的比天大,要死要活。 午间散步的时候跟朋友A说起朋友B(女),挺简单的故事,已经有些年纪,在相亲N轮以后,遇到现在的男朋友,去过了很多地方,看过了很多风景,大概会结婚,又觉得男方有些哪里不对,比如会哭,会妈宝,还有些其他槽点,云云。 但是又如何,别人的男朋友,我只在看朋友圈的时候看看他们幸福的样子就好,只在跟B聊天的时候知道她过的开心就好,当我们把目光收回来,关注自己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好与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希望天下善男信女幸福美满。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4-25 11:59:14 上海
043天——论追随心意 如他所说,怪人很多,也不是怪,而是眼下的常人大多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从小学的不是自己想学的习,读的专业也不是自己选的,自然工作也没有很多的热情和憧憬,而后结婚生子,哪一样随了心意?说不清楚。于是常人变成了不得不成为的那一类人,而天天按自己的心意做事的一类人就成了“怪人”。 你呢? 我是介于常人与“怪人”之间的那种人吧,没有目标的时候,因为没有心意,所以可以接受外来的安排,而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按自己的意思安排我自己(毕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啧啧啧,分裂。且在读书这件事上仍意妄为,读自己想读之书,抄自己喜欢的摘录,做自己想做的笔记!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4-26 14:34:05 上海
044天——论人生蓝图 从《富有的习惯》开始,我开始思考人生蓝图,一个月从六个唯独思考自己向往的生活,中间很大一段是关于住宅,关于生活在哪里。一直到看到这一段说史特利克兰最后的时光的描写,在哪里住、住宅的样子、生活的日常,很平淡但是也很真实,很简单也确实很美好。 我常常向往田园生活,诗和远方,远离城市,宁静悠远的样子。但是我也知道李子柒也是资本运作,土地在那里,可是以土地生活的农人很苦,而我这个样子也是断然做不了农活日常的。梦想很美,更多的是围城心理,想要去另一边看看,但终究更适合眼下的日常。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4-29 16:21:39 上海
046天——论家乡 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没有走出去,工作的时候没有离开他,婚嫁的时候没有跳出去,于是我生在这里,我长在这里,我生活在这里。就像书里说的,与自己的亲朋越来越疏远,大概是住的太远,走动的太少,一代又一代,只在婚丧嫁娶时候出现,渐行渐远。 现在的很多推文,还会推崇远离不好的“原生家庭”,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总觉当我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推开上一代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也会因为那样这样的原因以后远离我们,好的家风和氛围是代代相传的,我们不能改变很多事,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能并不是用于所有的家庭,但我终是希望在宝盖之下,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在一起,不近不远,守望相助。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6-06 13:59:24 上海
059天——论不般配的婚姻 上半页是南希的一段独白,可怜的女子沦落到社会底层不算,还爱上一个渣渣,眼见着良知还没有泯灭有望获得新生,却仍然选择沉沦,最后被爱人一击毙命,无从得知她后不后悔,就好像我也不能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恋,竟然可以如此不能自拔,是我太过现实,还是不够相信爱情,这个世界上无论如何最最应该善待的,终是自己。 下半页是小奥利弗那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的父母的故事,一段不般配的婚姻,造就了一个扭曲的孩子。午休时候同事间会聊起娱乐八卦,多是谁和谁在一起了,谁和谁分开了云云,成年人的花花世界选择太多,只是苦了那些个孩子,不能选择的父母,却要承担他们错误选择带来的各种后果和分离。 怎么那么悲伤,大概因为今天的天气,阴有时有雨。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6-28 17:30:43 上海
064天——论出身 好几日不抄书,今日是《月亮与六便士》的最后一小段,是南希内心的呼喊,也是她不幸的命运的写照。 我们的出身,好像没得选,除非阴差阳错被报错,大概率还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高贵人家的孩子,三六九等在出生时候就已经分好。最近总有朋友在说,房价涨涨洛洛,不变的是千万豪宅你出生时候有,你就有,你出生时候没有,你就没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千万豪宅又有什么用呢?他们也有他们的烦恼。倒是像南希这样的孩子,生于底层,明明有希望可以脱离,却不愿意上岸,我至今还是不能明白,有什么男人,值得?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7-03 22:14:20 上海
065天——论人生选择可以多种多样 与其说好久不抄书,不如说自己好久懒得“华山论剑”,不可取不可取。 今天开始《暮色将近》,真的也是神作。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虽然也看惯了家里的争吵不和谐,但是很小我就坚定的知道自己要结婚要生子,在所处的环境里,结婚算早,生养的太晚,毕竟这也不是想就能成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也知道,一个人很自由,若是跟父母辈隔开一些个距离,不催婚催生的生活,也是很美。毕竟两个人来自两个家庭,天南海北,就算是同住一个小区,可能对床铺的摆放位置也各有各的坚持。不论是自己曾经的恋爱经历还是朋友们的分享,好像都有很多槽点,男方、女方都有,无所谓对错,只是不合适罢了。 所以虽然人生选择的道路不同,我还是很看好这本书,果然,也没让我失望,单身很有意思,自由到可以体验很多不同的乐趣,空出的大把时间,想想也令人羡慕不已。但纵使我在年纪尚轻的时候读到它,我大概率还是会结婚生子,过着我一边念念叨叨一边又心满意足的生活,这就是我的日常,矛盾又不失乐趣,还是那句话,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我相遇,真好。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7-23 21:25:59 上海
067天——论信仰 看书里的表述,想来作者并不是信仰上帝,我也是,不过我还是会相信中国的那些个神佛菩萨各种。没有很虔诚,不过是宁可信其有的状态,是不是还不如全无信仰的好? 想借着这个话题说一说家里的事儿,祖辈们都是很有信仰的。 外婆在外公走后,常常会梦到外公,于是背着家人去请神问道。事后跟我们说,当时鬼魄上身,说是在那一头口渴难耐,于是上坟特别添置了红糖水,此后再没有出现在外婆梦中。 如今外婆随外公一起故去多年,而他们都没有出现在我的梦境里,不知是我睡得太沉,还是其他,只能以为是他们在那里一切安好,没有病痛,团团圆圆。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7-25 22:17:54 上海
068天——论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有时候,有一些信念很矛盾。比如,命运天注定,以及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把握/创造。所以到底是天定还是自己创造?不好说,或者我们努力过后,成功了变说是自己争取来的人定胜天,失败了又是上天的安排不可忤逆,全凭一张嘴,怎么说都有理?! 哈,我也是一样。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总是会变老、变弱,然后慢慢走向死亡,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一下子,挂了,也是干脆。但是就像书里说的,不论过程,终点都是死亡,那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就像当下的延迟退休,笑一笑,跟着大家闹一闹,又如何?当政策下达的时候,你还是可以选择你的退休年龄,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只是发养老金的爸爸捂住了口袋,说晚些再给你发钱而已。 怎么有点消极?那且争一争?辩一辩?争取所谓的圆满?emmm,脑子里尽是那人生不完美才是圆满的论调,也罢也罢。今日宜听天由命,不用挣扎,坦然的接受上天的安排,心怀感恩,这就是最好的。 晚安。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7-31 22:34:26 上海
070天——论如何面对死亡 人终有一死,对三岁小儿来说和对八十老翁来说,意义一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时常也在想,这个时代充满意外,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来,对三岁还是八十岁,也许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差别。 看到作者这段自白的时候,更觉得事情就是这样,生命这条宽阔多彩的河流,充满了开端、成熟、腐朽和新生,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死亡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同孩子们的青春一样。 呵,说来好笑,当我还在青春期的时候,烦恼自己微胖的身材和满脸的痘痘,觉得自己各种“不漂亮”,现在回过头去看,那全然是自己最好的样子。现在的我不忌口的同时明显的注意锻炼,体型上比曾经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上了岁数加之生养过小孩,那一股母亲的味道和体态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的,但是那又如何呢?当下,即是在未来所有的日子里最好的状态,唯有爱着当下的自己,才不会后悔。 那么我会死吗?答案是毋容置疑的,明天、明年还是很多年以后的某一天,都有可能。我害怕,我担心,生怕给家人造成负担和麻烦,但是害怕和担心有什么用呢?所以还生什么闷气、瞎操什么心!好好生活,好好爱当下的自己!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8-01 22:14:43 上海
071天——论变老以后的变化 变老以后精力不济,发现自己做的越来越少,不如休息? 嗯,不用变老,人到中年,我就已经有这样的感觉,比如:
- 从前可以集中精力看书一小时,现在半小时就会走神,也可能是现在看的书不能太吸应我?
- 从前午间从来不想睡觉,现在会觉得坐卧放空也挺好的。
- 从前跳绳可以一把2000,出一身汗,现在各种看着表,上了七八百就各种喘,出汗出到感觉虚脱。
好吧好吧,如此种种,不甚枚举。不过又如何,在这日复一日的下坡日中,我也有我的一方净土,我看书我记录,是的,人人都会写,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作家,我的记录,更大的大概只是内心吐槽,是说给自己听的话,这样就很好,算不算也是一种能力?哈哈。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8-03 22:05:00 上海
073天——论你的人生后不后悔 大概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后悔,后悔这个后悔那个的。从今天的这段里看,好像作者不计后果的性格让她没什么可以后悔的,道理我也明白,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呢,毕竟没有用? 但是真的没有用吗?那我自己来说,有时候常常会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小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稀里糊涂上了不错的初中和高中,然后高考没有考好,进了一般的大学,然后发愤图强觉得还是工作赚钱重要,又荒废了学业,之后孕期不错找到了工作,在国企和外资间选择了高大上的外资,然后到了现在。反而是工作以后,特别是生孩子以后变得努力又积极向上,把人生的兴趣爱好锁定在看书和锻炼上,是不是也有一点正向。我也常常会想,若是早些年就这样,是不是就完全不是现在的境遇,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确实对过去没有什么用,但是对当下还是很有用的,至少可以让自己的明天变得往我向往的方向发展一点点吧~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8-16 17:56:28 上海
076天——论生死之间的鸿沟 说起来我也是经历过几次告别的人,但是我依旧没有做好什么准备,也完全不能像作者这般淡然,看到死亡依旧觉得充满生机。 外公过世的时候,我已经全无印象,只记得儿时外公的音容笑貌,仿佛一切就在昨天。 妈妈离开的时候,是下午,早晨缓缓有药汁从嘴角流出,现在想来可能是血,暗红刺目。 外婆走开的时候,在清晨,哥哥接到电话把我送去,已近中午,看到被子下的老人,安详的没有一点痛苦。 我很难过,他们都走了而我还在。 我又庆幸,他们没有更多的遭罪。 人生就是这样,生死跟旁观者没有那么多的联系,大抵不过是自己的事。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08-21 23:00:56 上海
077天——论不同年龄的“需要” 大多数时候,儿时我们渴望父母的认可与照拂,长大了我们争取社会和上级的认可与肯定,年长以后我们在还面前要求尊重和依仗。什么时候,我们真正为了自己呢? 所以戴安娜会说,小时候最需要发现和认识的是自己的感情,认识自我才能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那么当死亡来临,身体慢慢走向衰老的时候,是不是别在孩子们面前耀武扬威的,珍惜最后的时间与还没有享受够的生活一一惜别,才是正道。 如此这般,我大概还是会觉得恐惧,还是会觉得舍不得。 是的,我就是如此平凡的,烦人一个。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10-12 12:10:46 上海
083天——论画画的好处 不可否认,画画是每个孩子启蒙初期最先接触到的兴趣爱好,而我为了怕打扫麻烦,生生的扼制了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发展,到很晚才开始执笔,而此前担心的肆意涂鸦,什么都没有避免。 我自己也尝试学习这门记忆,只是思维太过的禁锢,更多的是依葫芦画瓢,没有创作,但是从这个过程中,我也能感受到为了画瓢,要仔细的观察和依葫芦,并不那么容易,眼手的配合很重要! 记得之前教师节去探访我那个退休了的高中数学老师,她正从老年大学的画画课下课,跟我絮絮叨叨跟物理老师一同上课的心得,还有隐隐的退堂鼓,但是无疑的,她是享受着的,如同书里一般,享受着这般如此丰富的老年生活。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10-15 17:39:29 上海
085天——论和年轻人在一起的好处 关于这个话题,我最先想到的是曾经大学里的兼职,比起去对口的公司实习、不用太费脑子的店员,我更喜欢也做的长久的是家教,不用能成年人打交道,在跟父母简单沟通之后,全程跟未成年人在一起,陪伴与讲授之外,分享自己微薄的一点点经验,他们不会嘲笑你或者皮笑肉不笑的应对,在更简单的他们眼里,这便是他们向往的大学生活和通往彼岸的方法。相应的,我也会得到一些反馈,关于当下年轻人的日常和喜好,虽然有很多不理解,但是也觉得可以接受。 但是话说回来,世界上不只有年轻人,还是我们这样油腻腻的中年人和夕阳红的老年人。各有各的生活和风景,无所谓好坏,只是各有不同而已。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10-16 18:02:27 上海
086天——论观察“生命” 有点不好懂,大概因为我不怎么画画,活物相比死物更有意思,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所以这是不是上了年纪会在一定成都上喜欢侍弄花草或者养个宠物。于是,我想说一说我曾经的一个邻居,一对跟我父母差不多大的夫妻,有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儿子。 小时候我是不喜欢这家人的,因为父亲的许多言辞,比如占便宜啦,手脚不干净啦云云。长大以后,觉得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别人的事儿自己没有亲身经历好像也没什么好评价的,又或者,有什么好评价的呢?并没有意义。毕业以后早早的成家,虽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跟父母分开住,但是确实不怎么住在老房子了,见面的少,只是偶尔的知道他们的孩子结婚了,跟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跟父母分开住。于是,那个儿子给老夫妻送了一条狗,唤做狗儿子,也是给老人一个寄托吧。此后偶尔会遇见小夫妻来看老夫妻,顺便逗弄狗子的场景。 后来儿媳的出镜率低了,父亲说,许是离婚了。 再后来,我们居家迁出了那个老房子,不过搬不很远,偶尔在公园里遛娃遇到邻居的老母亲在跳广场舞。互道一声近期可安好,说起来,那只狗子,已经到了狗界老年人的年龄段。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12-05 16:26:04 浙江
093天——论人和动物 我没有从小养到大的动物,小时候养过鱼和小蝌蚪之类的,但无一例外的都夭折了。 乡下一直陆陆续续的养狗,从怀孩子那时候起,家里有一条黄狗,会陪我遛弯,亲近又不会碰到我的肚子,只是最后没有保住,终在某一次回家时再也没见。后来是疫情孩子被关在乡下,那时候乡下有一条小奶狗,两个人一起长大一起玩耍,后来解禁,又一次在某一次回家时再也没见到它。 现在的这条狗,是哥哥同事家狗妈妈生的,被带走一窝五只小狗的时候,那个狗妈妈想来是崩溃的,绝食了好几天,当然最后五只也没有全留下,被乡下的亲戚前后抱走,留下一只小黑,浑身是黑的,唯独胸口的一片白,隔壁的小姐姐唤它做踏雪,很美。它脾气很好,从小伴着孩子长大,也是无论怎么被欺负都不生气的狗崽子,为此我也没少为他吃肉,有孩子一口也给他留一口,同时也各种嘱咐,希望它可以长长久久的伴在家里。 狗的感情真的很简单,你喂它一口吃食,它便对你尽心竭力。简单又美好。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12-12 16:40:19 上海
095天——论母亲的独立人格 看到这个49岁的母亲报名做接生学员,突然就想起之前听了一段脱口秀,说的是如何看到母亲应援不着家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接受母亲应援,而是不接受母亲不在家扮演母亲的角色,而什么是母亲的角色,柴米油盐酱醋茶,相夫教子孝顺公婆,是不是就是自古以来给“母亲”这个头衔带上的帽子,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生子,亦不愿意结婚,成为一个“大龄儿童”的老妈子。 有点好笑。 我大概也是这样的人设,但是常常会发现,其实工作所迫之下,不着家或者晚归的日子里,一切也井然有序,甚至比有我存在的时候更为“和谐”,毕竟,“糙汉子”没有那么多讲究。也是挺好的。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12-13 22:14:27 上海
096天——论人生憾事 我应该还没有到她这般可以站在人生至高点回头看的时候,所以我能想到的憾事,可能在若干年以后不过就是一些P大点的破事,哈哈。但是我还是想说。 我有点后悔,没有在该读书的时候多读一点书。大学的时候仿佛刚刚破笼而出的小鸟,只想着拥抱自由,白白蹉跎了那些个大好时光。 那个时候光顾着打工挣钱,好像钱也没有好好挣,只是一种人生体验。那个时候谈了几场恋爱,无疾而终,还是不够成熟,也不能说全然不果,但如果把那些个时日都用来读书,一定会更有意味。那个时候对考证三心二意,白白浪费了时间,应该也对后来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纵然事后幡然醒悟,但过去的时日和花去的钱财自然是追不回来的。 如此这般,现在看上去好像多了一点点长进,大抵也算是回头是岸,行吧,站在这个人生的半山腰,继续努力吧。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12-18 12:40:39 上海
098天——论空虚之感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其实平白无奇,但是我的心里却会泛出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同样未婚未孕也不谈稳定的恋爱,但是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完全不同。 一类便是所谓的“空虚之感”,大抵也是没有丰富的兴趣爱好,空出的大把时间无处安顿,自然“空虚”,也会对于别人的只言片语特别在意,别人的一点善意,便被无限放大而后投桃报李,反之亦然。我时常想,如此敏感之人,活着会不会很累,但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我,是不是也是想太多。 另一类则完全活出了我所艳羡的样子,典型的例子是朋友凯伦,游戏、旅游、运动、做饭,样样喜欢的项目都很精通,年底结婚,带着新郎请了一个多月的假去南极看企鹅追海豚,看着她的朋友圈,便觉是一场精彩的大戏。当然,艳羡归艳羡,对于中规中矩的我来说,眼下即美好,如此这般的生活看看就好。哈。
-
玖月不开学 (因为不能重来,所以只能接受。) 楼主 2024-12-20 14:08:36 上海
100天——论回头看 年头立的旗子,眼下就100天了,虽然没有实现靠抄书挣钱的原始愿望,但是这一一段段的抄书和回忆,也让我觉得快乐,这不才是最重要的事儿嘛。 关于“回头看”,好像是这几年监管粑粑很喜欢用的词,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没有一样是比较容易的,适时的回头看复盘是必要的,如同《暮色将尽》里,站在人生的八九十岁,真正意义上的回头看,真的有诸多点滴可以归纳总结。 养育孩子的初期,很明确的克制了他了屏幕时间,最初按章节给他看的节目,是《蓝色星球》,真的,我们的生命与这茫茫大地相比就是白驹过隙,如此不值一提,但是换一个角度,就我们自身而言,看看这恍恍惚惚过来的小几十年,亦是别样精彩,遇见那么多人做过那么多事,还有更多的人和事在前面等着我去遇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纸质|记录一下读书笔记 (lionbenson)
- 经验工具区|发现了OneNote和便笺的新用法!好惊喜! (程泽宁)
- 纸质|想向组友们求一个笔记本推荐(是为下一阶段日记的选址 (梅林的戈耳工)
- 经验工具区|分享买来的模板 (momo)
- 纸质|我能晒一下我的周记本吗? (玖月不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