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记录|一个丁克5年不上班的真实生活: "一事无成"的我,当"社会边缘人物"好多年了?
来自:三木(亲密关系,两性关系,情感探索)
( 此小文,纯属胡说八道,若巧合,缘分啊。)
"她这5年一事无成",这个她,指的是我。这句话,不是我在吹牛,也不是我在自谦,而是一位亲朋好友对别人说,别人又转述给我的。 论资格,他肯定有这个资格对我"隔空说教一番"。毕竟,从小,他就是我的"偶像",而且,世俗意义上,他是一位高标准的成功人士: 985博士,原生家境良好或普通,高个子还帅,已婚有娃,工作乃金饭碗并步步高升,大城市房子几套。 他说我"这5年一事无成",我一点儿都不生气。因为,哈哈,从世俗意义上说,他说的对极了。 这5年(大概),我无业(没上班)、无老公孩子(没结婚生子)、无工资(几乎0收入或微薄收入),我不仅仅是"三木",我还是"三无"啊。 噗嗤!今天一大早,天刚刚"濛濛亮",估计你们还在呼呼大睡,我就起床开始写这篇文章啦。写到"三木与三无",还写乐了。 说到"乐",想到自己的一个特质,那就是: 快乐阀值低,善于发现世界的美。天上悠悠荡荡的云、呆萌可爱的小猫咪、旷野里吹来的一阵桃花春风,都可以令我在"一片虚无"中,捕捉到"真实的快乐"。对于公司食堂的饭菜,几千个员工里,我估计是唯一一个说"好吃好吃真好吃"的。 这5年,无数人跑来,问过我2个问题,问题一: "你不上班,没有收入,怎么生活?不焦虑么?"问题二:"你不结婚生子,不孤独么?以后老了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表象是在问"上班",实质上,是在问"赚钱的意义"。噢,说"赚钱",有点落伍了,应该说"搞钱"。 虽说"钱乃身外之物",但金钱,是衣食住行的保障,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一个人安全感的来源,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所以,金钱有意义。金钱有意义,那么,搞钱就有意义。 第二个问题,表象是在问"结婚生子",实质上,是在问"人生的孤寂与漫长,要怎么应对"。 其实,孤独与寂寞,是人类的本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无论独处时,俩俩相望时,还是在人群里狂欢时。 回到这2个问题,我的回答可能是: "5年不上班而已; 总的来说,比较淡定,不上班,并不焦虑,只是偶尔会叹息,觉得自己拥有认真靠谱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工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不上班,似乎缺乏一点儿事业成就感、社会价值感,但叹息一会儿,又逻辑自洽了,"成就感与价值感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又岂局限于某种形式。" 我还会说,"我喜欢谈恋爱;喜欢吃喝,但不贪吃,喜欢睡觉,但不贪睡; 人终有一走,殊途同归。" 当然!我只是一个凡夫俗子,肯定离不开"金钱的意义"、"婚恋的意义"。我只是在一个物欲横流、大多数人争先恐后地搞钱、大多数人随波逐流地结婚生子的社会主流之外,荡荡悠悠地、暂时当了一个"社会边缘人物"而已。 真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边缘人物"。论婚姻,想不婚不育或结婚丁克; 论事业,5年未上班; 论社交,宅得不得了,可以半个月不出门那种。 但本性上,又是一个不典型的"社会中心人物"。 论婚恋,你们也许知道,我喜欢谈恋爱,喜欢亲密行为且天赋异禀,对婚姻没兴趣,但不排斥结婚,且坚定地选择丁克。这5年,大概有过8个爱情有缘人或前任(订恋爱或恋爱),有的亲亲抱抱过,有的尚未相见就已友好分手,但0次真正的亲密行为(个人原则与底线比较高)。 论事业,这5年,并不是找不到工作、无班可上,而是主动放弃各种工作机会。事实上,这些年,各老东家、新老朋友,主动抛出橄榄枝,追着给我提供了10多个工作Offer,都被我婉拒了。 曾经,去过10+国家,现在,会5+外语(英语专八,自学西语、法语、日语、德语到高级或中高级);曾经,为来自挪威、芬兰、英国、德国、美国、智利、乌拉圭、泰国、日本、印尼、印度等10+国家的公司客户提供商务口译300次+,笔译200万字+,拥有8年+海外项目商务全周期管理经验。 我自己投简历,得到一个某朝阳行业的上海某"特别牛的"大厂的工作Offer,海外商务运营类岗位。那个岗位,与我的"8年+海外项目商务全周期管理工作经验及会5+外语"特质相当匹配,工作事项之一,是每年有一阵子全球出差,对各国当地的代理商的代理资质,进行审核。这个工作Offer,也被我两次婉拒了。 这5年,有3年多里,几乎是纯正的0上班,之后的1年多里,偶尔做点兼职或自由职业。大概6个月前,终于在"知识输入的同时",开始同步进行"知识输出",至今有一点小小的成绩,但还在规划与调整规划,还在继续研究探索,尚未走上正轨。 最近几个月,又婉拒了2个全职或长期兼职工作Offer。 论社交,又想"哈哈哈"!宅的时候,真宅,浪的时候,也真浪。可宅可浪的我,其实拥有"社交牛逼症",是一个社牛e人。 在我的世界中,没有陌生人,一直都算孩子王,一直与小猫咪小狗狗互相喜欢,一直都是social butterfly。 曾经,在公司上班,一个美国客户,一个北欧客户,相识3天内、30天内,当着公司其他客户、董事长、总经理以及一群领导同事们喊我喊Mum。 曾经,某次看电影,认识一个男生Q,与女生F、M、Y相继相识相知,成了闺蜜。 曾经,某次博览会(展会),作为专业观众(游客),逛2小时,达成意向客户8家,潜在意向客户15家;结识3个好朋友,其中2个是行业小大牛,其中1个小大牛,宛若知己。 这5年里,走在路上,依旧会随机地与陌生人微笑着打招呼,甚至相聊甚欢; 去买东西时,依旧会得到卖家的偏爱与青睐; 也依旧喜欢交朋友,认识了各行各业的许多新朋友,见了一些新老朋友。 这5年里,在几个城市之间,来来去去。但总的说来,真的挺宅。许多朋友想来visit,或全资邀请去免费旅游,或邀请吃饭聚聚,都被我婉拒了。 你们看,你们瞧,这5年里,既是一个暂时的"社会边缘人物",又依旧拥有"社会中心人物"的本性。 大多数人,有金饭碗、银饭碗、铁饭碗、瓷饭碗、土饭碗,而我,却把碗给摔了、扔了。 大多数人,一婚、二婚、三婚,一胎、二胎、三胎,有亲密或不亲密的稳定伴侣,而我,在恋爱里兜兜转转,依旧单身,并坚定地选择丁克。 大多数人,要么在城市乡下安居乐业,要么去山中隐居,去四处旅居,去流浪天涯,而我,像一个疯狂原始人,以树为房,以枝为床,以叶当家当,一会儿又乘舟远航。 既"边缘"又"中心",矛盾不矛盾?不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即合理。正因为矛盾,所以不矛盾。 你们可能会问,"这5年里,你究竟干了些啥?" 好问题!问得好!让我想一想,这5年里,都干了些啥。随意说几个噢。 这5年里,我继续自学外语,终于达到真正的会5+外语(英语专八,西班牙语、法语、日语、德语自学到高级或中高级); 这5年里,我继续研究广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博弈论、动物世界、性生理学、性心理学、人类性行为、性文化与创意设计、指数基金、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酒文化、茶文化、弦理论与M理论、宇宙运行规律、黑洞虫洞白洞、三次元、从零维空间到十维空间、Excel Word PPT Visio、Python、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力、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HRBP、跨界思维、经济法、国际经济法; 这5年里,写了大概800篇+文章(两性关系、人性世相、婚恋爱情)。我文学天赋相当一般,文笔不咋地,以前工作时经常写规划总结类"公文",再加上这5年太宅,所以,我的许多文章,似乎都有点"八股文"式的老套陈旧,缺乏灵动的真情实感、不太接地气。 但是,"男人与女人的性商与性吸引力",这些性学类的文章,我个人觉得,写的挺好的,暂不说"包罗万象",也算是"包罗百象",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指导。有好些人跑来说,Ta们得到了启发、感悟与可能的快乐。 我有一个微小的愿景,就是,成为一名"性学小师傅":致力于性学领域的探索,致力于性教育、性生理、性心理、性科普、性咨询,提高地球人的性商与性吸引力,改善地球人的两性亲密关系,让地球人更性福。 这5年里,我创作了35+各种语言的歌曲(关于哲学、人生、科技、环保、职场、爱情、儿歌等)。关于原创中英文双语儿歌,曾有一个中老板看中了,挺有兴趣想谈合作,那时正好在2020年末、2021年初,之后,此"合作洽谈"不了了之; 刚说的那些文章与歌曲,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赞赏以及付费阅读。 这5年里,我谈了大概8次(订)恋爱,对方大多在上海或成都; 认识人工智能、数字科技、法律、金融、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医疗服务、房地产、建筑设计、汽车、艺术、市场研究、管理咨询、互联网、体制内等各行业各产业的新朋友50+,与各行业新老客户及朋友保持合适的沟通节奏,进行观点的碰撞及独立的思考、探索; 这5年里,我依旧经济独立。 这5年里,我做过一些兼职或自由职业,与自m体无关的; 这5年里,大概6个月前,我开始规划并进行语言的知识输出、知识分享、知识变现、价值创造; 与此同时,在自m体之路上,在逐步探索、规划、构建从单一式到复合式的自m体矩阵与生态,横向布局,纵向深耕;至今,取得了一点点小小的成绩,也会继续探索、努力、前进。 这5年里,大概6个月前,开始自学尤克里里,哈哈,初步会弹一些曲子啦,只是呀,又好久未练习了。偶尔,去跑步、散步、登山。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总是"三天打鱼三百天晒网"。 这5年里,几个月前,又开始学跳舞。终于学会了10年前就梦想着学会的一个舞蹈(迈迈的某一个经典机械舞); 终于又学会了10多年前就曾学会的一个舞蹈(甜甜的某一个爱情舞); 终于又学会了一直喜欢的恰恰舞、猫步舞; 而且,学会之后,几乎天天都会跳一阵子。舞蹈的快乐,真是多巴胺与内啡肽一起飞舞。 回到此文最初,那个他,从小就是我的偶像的"他",与我有血缘关系的"他",有着远大理想的"他",高标准成功人士的"他",我偶尔会梦见他的"他",隔空说我"她这5年一事无成",我想对他说,"随心所欲,真的挺快乐。" 不知道未来他是否有机会,偶遇这篇文章。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一片原野。原始的辽阔旷野中,有无数的路可以选择,你走你的大道,Ta走Ta的小径。也许,在人生的原野中,独辟蹊径,不按部就班,才有无限可能,才轻松自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退休生活|大家帮忙看看我这样能不能Fire (金谷园主)
- 有些理财产品要谨慎了 (坐看云起)
- 个人记录|可以工作,但绝不上班 (月半女古女良)
- 个人记录|95后小夫妻深思熟虑后决定fire (Amy爱自由)
- 个人记录|FIRE之后,我用9年时间环游世界,财富还增长了 (凤凰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