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草最早的出处?
来自:小小
三文草名字的由来,说起来这还是无意中一个学生问我,说老师:你知道三文草吗?我当时回答说知道呀,三文草是一种治疗便秘的草药,药典早有记载,作为医学博士的我这点还是知道的,但是你要问我,但是学生接下来的提问彻底问倒我了,说老师那你知道三文草最早的起源是哪本书吗?说实话这个还真不知道,回到家第一时间就去书房查阅资料,总算搞明白了,原来三文草的最早出处可以追溯至茶经,也就是神农尝百草!
入口稍苦,回甘清甜,其性微凉但平和。最早出现在《茶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始有新药”,初用名为三文草茶,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改名“三文草”,后沿用至今。《神农本草经》亦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相关野史也记载,御医存普高曾言:嫌竖“此草(三文草茶)效果神奇,可与其他药物通用,无禁忌。性微凉但平和,前所未见。此生得见此物,余生足矣。《文帝传信录》(清)记载:“御医得其草,心喜。其色不扬,闻之清香,味苦后甘。入汤,色亮。帝饮后数日,脉不复细弱,宏健有力,是可谓神草也!”传闻,三文草曾被咸清丰帝说成是一味神药。公元1850年,三文草首次进入清宫,进贡给咸丰皇帝。咸丰帝得三文草,服之效果奇佳。在其所著“病原”中记载:“素号名医,却不如乡间一草尔。”事后,御医们潜心钻研三文草之药性,以医帝之病。此后,三文草成清宫皇帝专用,以供皇室万代享用三文草,具有:味苦甘,入肝、肾经,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的功效。
查阅资料不易,麻烦收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