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分享|在百货精品店当店员(3.18更新)
来自:Ryuhhjk
我是在三福上班,干了一个月的寒假兼职。
兼职按小时算钱,一天干七到八小时,我们店一小时是18元。
具体的忙与不忙,是要看每个区域的。
店里有女装区,男装区,鞋包区,淘品区,美妆区和内衣区,我是在淘品区。淘品区又分三类,季节区,发饰区和杂货区。
杂货区是我们公认最舒服的区,它们负责盲盒谷子周边,卡牌玩具这些。
季节区,顾名思义,每个季节的东西不一定。我是1月~2月在那干的,负责围巾,帽子,眼镜,杯子,伞,热水袋,三件套,香薰,袖套手套。
发饰区我去干过几天,这个区最主要是要防偷,当你观察出顾客确定要购买这样东西,便要赶紧拿网纱袋帮她包起来,与人对接比较多,我这种社恐比较抗拒,但还是要硬着头皮上去问:“您好,给您包起来可以吗?”
我干的最多的是季节区,工作的内容就是看现场,抽调上货,整理陈列,还有跟顾客对接。
看上去很轻松,但是一天下来,也吃不消。
首先是除去吃饭的半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要站着,最开始去的时候很不适应,站七八个小时,小腿酸痛,下班回家的路上,走一步痛一步。
其次是忙。每天大约会来个三五箱货,我们要检查,现场是否有,如果已经摆过这款,那直接把它推进仓库。如果没有,就要抽出两个上到货架上,如果是不同颜色的,那每个颜色都要抽到。
但是货架本身是满的,新品又一定要摆上,这时候就很为难。
还有就是整理陈列。我们区负责的帽子围巾眼镜,时时刻刻都是乱的,我们就要一直去整理,经常刚刚整理完,一小会又乱了。
最令我头疼的是叠围巾,顾客会随手拿起来试,试完就堆在那,即使只动了五六条围巾,整个柜台就会显得很乱很乱。

整理这些物品不算很累的活,但是难就难在反复。跟朋友吐槽说,如果有一条围巾,每隔一个小时,你就要重新叠它,这样你根本不会关注这条围巾美不美,你只想用它自/杀。
上班期间,无论如何都要表现出“我很忙,我一直在忙”的样子。有货的时候就去上货,没货的时候,就去整理现场的陈列。如果这些活都没有,就看客人多不多,多的话往客人中间站站,表现出在为客人服务的样子,既没活又没客人,就打桶水,去擦擦杯子擦擦柜台。
如果闲着,会被主管店长或者各种巡店的区域经理讲。
店里面的陈设规矩很多。比如帽子,礼帽一个展台,渔夫帽一个展台,贝雷帽一个展台,西瓜帽两个展台,鸭舌帽两个展台。
再细致的话还有划分,鸭舌帽要 白/米白、彩色彩色,深色,黑色这样一列的颜色顺序展示。

围巾格纹一边,纯色一边,针织的一边。
像杯子的话,马克杯玻璃杯保温杯搪瓷杯,具体每种固定在哪,也是有规定的。
每天会有顾客问收银台/厕所/垃圾桶在哪。会有顾客拿着某款,让我们帮忙去仓库拿个新的。也会有顾客询问我们意见,这个帽子她戴上好不好看,给女朋友挑围巾,推荐哪个款式。
如果有什么想问的我都会回答🥰后面想到什么我再来补充
-----再补充一些-----
在发饰区干的时候,我蛮喜欢整理那的陈列,在晚上快下班时,去把展台上的发夹,大肠项圈,发箍,皮筋一一摆整齐,这样还蛮解压的。
店里不收手机(因为我们工作中,需要帮顾客查库存,找货,所以手机是随身携带的)这点就蛮好的。
每天是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规定午饭是11点一2点,晚饭是5点到7点。吃饭的话,需要区里的人协调一下时间,确保现场是必须要有人看场的。有的时候上早班,我们区可能就我一个人,我就要跟别的区协商,互相帮对方看一下。
店里大约几百平,灯光如昼,我无聊的时候会去数头顶的射灯,一片区至少有几十个。但与之相反,我们员工休息室却非常狭小,而且昏暗,一张矮桌,最多坐四个人。休息室有六个人,就转不了身了。
我是很喜欢逛这种精品店的,平时跟朋友逛商场,就是买杯奶茶,从名创优品,逛到三福,去纪念日百货转一圈,最后在无印良品坐坐。在精品店上班后,对各种可爱的商品是有些祛魅的。首先是每天要围着这些商品打转,没什么新鲜感了,其次是去仓库一趟趟补货,看到它们大量的堆积在灰暗的空间里,即使有再炫酷的ip联名,本质上也只是一件物品。
而且逛街的时候,我是顾客,这些商品是在取悦我,当我成店员,我是在服务这些物品。我要一遍遍地叠围巾,理帽子,补杯子的货,我在围着它们转,我们之间的权力关系就转换了。
我之前一直以为,服务员的压力来源是顾客,毕竟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嘛。但是真正工作的时候发现,顾客还挺好的,她们很体谅我们,会说麻烦你了~谢谢~ 我们店里顾客更是女性居多,她们都超级好。
也有那种颐指气使,嘲笑你学历的,还有男的会骚扰店员,来店里闹事的,偷东西的,但还是少数。
像我们真正的压力来源是管理层。比如我上班的时候,店里的很多主管,都不会跟我们好好说话,连吼带骂的都是常事。有一个全职的店员,明明是她做错了事,最后她却指着我骂:你们兼职的就是不会干事! 这句话让我沮丧了很久。
世界上好多事情,就像《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正面看是红粉佳人,背面看却是骷髅野鬼。
精品店里的商品,每次去看展台都会换新。其实是因为店员每天都要忙着上货(当然,这背后还有更复杂的公司来货调货的运作)
作为店员,我每天把展台整理得井井有条,无聊的时候,甚至会把保温杯口都朝向同一个方向。但是我自己的房间却乱糟糟的。每天除去上班睡觉和吃饭洗漱,只有三四个小时是属于我自己的,我可不想从中抽出宝贵的一小时来整理房间。
我工作所在的那个商圈,晚上尤其热闹,吃完晚饭跟朋友去逛,有一种烟火气的繁华。背后是每个门店都要营业至深夜。
有一天十点钟下班,我累得脸上肌肉都僵住了,如果想笑,就要使劲去努动嘴角。经过金店的门口,还在发免费气球,门口的工作人员笑得团团和气,一边跟领气球的小孩聊天,一边忙着吹气球,把它们摆成各种形状。
-----关于偷东西------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会跟小伙伴们开玩笑:“看看店里有啥喜欢的,咱直接零元购。”
但是这句俏皮话老员工都不觉得好笑。
因为店里面苦偷盗久矣。
每两个月店里面做次盘点,每次盘点统计出来,被偷走的商品就大约两万多块钱。
而且偷的金额大的话,会罚店员的工资。
全职姐姐说,之前最多一次是罚了2千块钱。
换谁上班,最后发工资的时候少两千块钱肯定都不乐意。
我上班期间,店里面抓到过两起偷盗。
一次是杂货区的兼职发现,有顾客把商品直接往自己包里放。后来我听前台收银讨论这件事,说他处理的不好,不应该当时就很激动地指出来。她们说店里之前,还抓到过985毕业的大学生偷东西。
还有一次是有两个大一的女生来逛街。店员发现展台上少了一瓶粉底液,问了她们两遍,她们都说没看到。等女生走后,店员找主管调监控,发现女生A把粉底液塞进衣服口袋,和朋友B结完账后,把粉底液扔进了朋友B的包里。
跟店长交涉时,A坚称是自己忘了,但是这种事必须要报警,A哭着问现在买下可以不报吗?朋友B应该是不知情的,她一直在为A说话。说跟A认识一学期了,A人很好的,她不会干这事。当时办公室里一个女领导直接笑出来了,附和道:“对~她人好~偷了东西往你包里扔~”
我们都挺唏嘘的,本来两个女生开开心心出来逛街。现在一个要被带到公安局做笔录,另一个知道朋友要陷害自己。
店里偷窃最严重的是发饰区,都是小东西,顾客往自己包里一扔,或者往耳朵上一戴,就顺走了。
之前有个顾客一边在戴耳钉,一边问我们要一对替换耳堵。她说自己买过单了,我便去给她拿。她收下后,耳钉的条形码纸板却遗落在展台。全职的姐姐反应过来不对,第二天查了条形码,发现那顾客果然没有买。
她施施然戴上,还找我们要了副耳堵,简直是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上啊……
我没来时,店里还有小孩子偷东西,却没偷玩具,而是拿了一大把的耳饰,这种一看就知道是家长唆使的。
说到偷玩具,有一次杂货区的天官赐福的盲盒,直接被人端盒偷走了五六个,那个盲盒比普通的盲盒要大一倍,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偷的🥲我们说应该封他为“三福神偷”。

-----关于店里防偷盗-----
我所在的季节区,东西基本上都是钉了防盗扣的,像围巾,手套,袖套,帽子,它们质地柔软,扣可以钉上去。(本身这些东西体积比较大,也不太好偷走)
眼镜也会扭上一种专门的扣。
但是店里还很多东西是不好打防盗扣的。
比如像饰品

店里耳饰都是这样只有个纸板摆在架子上。方便顾客试戴。可钉子又不好钉纸板,所以只能在这个区安排很多员工。
规定是每当有顾客准备想买,我们就用网纱袋,帮她包起来。
小耳饰拿手上,容易被甩掉,可能到收银台,就只剩一只了。有的客人同时选了好几样,帮她一起包进袋子里,顾客也好拿。
但是问题是,我也没有读心术,所以不好判断顾客是否一定要。
如果她把手里的耳环,从耳饰区一直拿到发箍区,那我就判断她是准备要买,上前帮她包起来。
很多顾客看到我们钉扣的过程,会以为自己被当成了小偷,心里不满,我就尽量温柔地,双手捏着袋角地,递给她“您拿好~”
靠春风化雨的态度去缓解人家心里的不舒服。
综上可知,我们判断顾客是否真的要,是通过顾客一直拿着(很多顾客只是拿起来试戴下,如果这时候去问,太冒昧了)
可小偷又不会把要偷的东西一直举在手上,都是趁店员不注意,赶紧收起来。
所以这样就很矛盾,我们包住的,往往都是准备买的顾客。
小偷又实在难发现。
但是好像也想不出来更好的防盗方法🥲
——————其他的小事— — — — —
每天在店里分为两个极端,一个是来了很多活,累的要死。


还有一种极端是一整天都没什么活,闲得发慌。但这样比来活更难熬。想象一下,把你手机拿走,要在二十平米的空间里待上八个小时,跟坐牢没两样。
有活干的时候,时间过得反而快,把手头的事干完,两个小时一下子没了。没活的时候,五分钟都像一个世纪。
最开始我还会编造小说情节,把我喜欢的什么强取豪夺,破镜重圆通通加进去,研究怎么样让它变得合理,后来我对这项大脑活动就腻了。
因为我只是在对一个故事不停地润色。
最开始我上班的时候,发现很多店员都戴着口罩,但是店里明明没有要求。
我就问那个姐姐,她说一是为了防止甲流,二是不让顾客看到我们的表情。
我很不能理解,毕竟干的是体力活,戴着口罩会闷,而且店里又不发,我可不想为工作多花一分钱。
但是大约半个月后,我脸上就长出口罩了。
如果说穷的第一感觉是冷,那累的第一感觉一定疼。
每天上班一直干重复的工作不说,还要遵守管理层下的很多的指令。
我最初上班的时候,是腿疼和膝盖疼,因为不习惯久站。后来变成了肩膀和腰疼,经常理围巾挂帽子,也经常蹲着找东西或者拧防盗扣。
这种疲惫时刻压迫着我,上班时自然是笑不出来的。
一副口罩可以遮住大半张脸,我就把我的个性隐藏起来。
遇到各种领导巡视时,会拍店里违规的行为。如果被抓到,戴了口罩,就像戴了层保护,照片不至于被拍的太难看。
最重要的是!累的时候也可以偷偷含个糖,不会被发现。
----更一些上班的plog吧 ————












每次逛这种精品店,我最喜欢折扣区,什么十元三件买一送一,挑到就是赚到。但是上班的时候很讨厌有调价的商品。它们都是时间久卖不出去的,藏在仓库的犄角旮旯里,我们就要比对库存数量,使劲翻使劲找。
找的时候会暗暗想,我又不是魔法少女,不可能把它变出来啊。
——————
上班肯定是很无聊的,有趣的事情都被禁/止。
另一个小伙伴想上班时听听歌,但是店里不让戴耳机,她便直接手机插兜,随身外放😂
第一次经过的时候,我提醒她:你电话响了。她给我一个神秘的眼神,我才恍然大悟。
她说,再听六首歌就下班了。
我说我要是随身放歌的话,就单句循环“你/妈没有告诉你,撞到人要说对不起”。
因为店里有限的空间摆满了无限的商品,过道被挤得很狭窄。经常有人撞到我,然后看一眼是店员,就当无事发生。
拜托,撞到人就应该说对不起嘛。
别看店里有几百平,但是我可以活动的空间只有二十平,后来为了更好地管理(以防员工扎堆)又把这二十平再细分,我能走动的空间就更小了。
刚来第一天的时候,看展架上的商品,它们是新的,我也是新的。后来看腻了,再到后来,我遛一圈,我就知道什么东西这两天卖得好,什么东西已经没货了,什么东西需要再补点。
每天在二十平米的空间里反复走反复走,一圈圈绕着展架,我会觉得自己是只地缚灵,因为“死”在这,所以灵魂被囚禁在小小的一片地。
工作的地点位于商圈,朋友的妈妈也在这商圈工作,下班的时候会顺路给她带各种好吃的。
我听了后很羡慕。
等我也在这上班后,反而没有再去逛过这个商圈。上班前总是匆匆忙忙,害怕误了时间,下班已经累瘫了。
听新来的兼职女生说起她下班逛了两个小时的街,我的天,当时直呼她为战狼。
有一次周四,我排的是到晩上九点的班时。
下班后想去买十九块九有十五个的香骨鸡,打开APP后发现已经售罄了,还有一次也是,上班时美美期待下班买巧克力蛋挞,到店时店员说七点半就卖完了。
最开始上班的时候有新鲜感,觉得这个工作很好玩,小孩子扮家家酒演大人的感觉。
等上班久了后,会对这份工作起了敬意。
跟朋友开玩笑说是:“干一行恨一行。”其实是干一行才知道一行的不易。
在学校时,听课听得无聊就会喝一口杯子的水,两节课一瓶水就喝完了。
上班时一天站七八个小时,公司当然不会禁止员工喝水,但是规定需要跟人交接。我总是渴,如果一渴就小跑去喝水肯定不太好,所以都是等到没活了,才打好招呼去休息室喝上一口。
之前逛街时想,店员看到大家热热闹闹亲亲密密开开心心地出门玩,她们会难过吗?
我的答案是不会。
最开始看到店里的顾客,会忍不住想,嘿嘿,大家都在同一个空间活动,他们在花钱,而我在赚钱。
有的顾客在店里逗留的时间久,我会想,我赚上一个18块时他就在了诶
逛店的人手里都捧着一杯奶茶,我看她们手里的奶茶真的很馋。
有一阵子我嘴唇上起了很多皮,密密麻麻的,舌头舔上去会感受到扎,联想起金鱼炸鳞,估计跟我嘴唇应该差不多。
我忍受着久站的酸痛和口渴的煎熬,默默在心里想:要不不干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会用三个小时想着跑路,脑子里有两个小人吵架,一个人说干,另一个说才不干。
————— 3.21更—————
上班的时候,非常怀念学校,怀念在学校无忧无虑的日子,学校是多彩的,人也是快乐的。上班时会被麻木的工作给蹉跎掉,会被领导层莫名其妙地骂。
有一天在忙手头的工作时。突然很想念,食堂4元素面的味道。那个汤底看上去清汤寡水的,慢慢喝能尝到鲜味。
我现在返校已经有一个月了。
下课后,还要忙考研忙读书报告忙作业忙论文。我又开始怀念起上班,至少下班的时间就属于我自己。
每天走出店里,就算好今天的工资。如果单说钱的话很抽象,可十块钱是杯奶茶,五百块钱是拍立得,一千块钱可以去附近的城市旅游,这是一张张梦想的兑换券。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35岁女性 还有什么日结工作推荐吗 (vickyyy来喽)
- 经历分享|蹲不下去了,启程摇奶茶。 (momo)
- 经历分享|轻体力活分享 进厂做QA (momo)
- 求经问道|有没有做过滑雪教练的uu (皮卡车)
- 经历分享|因为姐妹群的一句话,我去当空调清洁师傅啦 (吉高甲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