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Dovin
①视角的转换
这本书很有意思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视角的转换。
首先是跟我平常看过的书不一样的性别的转换,因为我是一个看女性作家写的书比较多的人,我看到的很多书都是一个在男权社会下受压迫的女性视角写的问题,当然在一些男性作家的书里头,我也有看到过他们认为风俗规定很多对女性的不公平。但是在这本书里面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主人公阿米尔在听到自己的妻子年轻的时候因为跟别人一起私奔同居过,然后被别人的流言蜚语一直困扰着。当阿米尔对她产生好感的时候,他妻子的母亲是非常的想要讨好这个男主的,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女儿是名声有过污点的,是没有人要的一个女孩,当时其实作者的内心是很心碎的,有这么一段,
而如今这个妇女,这个母亲带着令人心碎的渴望讨好的微笑,对眼中的希望不加掩饰,我对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感到畏怯,而这全部都是因为,我赢得了那场决定我性别的基因博彩。
他作为性别上既得利益的一方感到羞愧,这是我很少在别的书里面见到的。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受害者的视角转换,因为我们通常看到的书一般喜欢从受害者的角度出发来讲这个故事,阿米尔在自己12岁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几个男孩对自己的朋友施暴,他选择了逃避。其实我能够理解,作为一个十二岁的男孩,面对一个拿着不锈钢拳击手套,在强奸自己朋友的一个男孩,他是没有勇气站出来的。在哈桑受到了伤害,回到家之后,阿米尔良心受到谴责,他不是一个内心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自洽的人,他如果非常自洽,不会为这件事情而感到羞愧,不安。我们不能简单的说阿米尔是一个加害者,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哈桑是一个受害者,而哈桑受到了伤害,有一部分就来自阿米尔,因为身体上的伤害对于哈桑来说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阿米尔躲着他,阿米尔不想理他。这对他是精神上的伤害,他忠心耿耿,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像现在很多青春疼痛文学,它会从一个被霸凌的不断付出并且受到伤害的一个受害者的角度出发讲故事,但这一篇小说,他从一个对纯洁美好的人造成伤害的人之一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其实塑造了一个不完全糟糕的加害者的形象,他不是十恶不赦,变态,他就是一个小男孩,不懂事,一点点成长,所以我也认为这本书它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像前后很多照应,很多救赎。
这里想到我前几天看川端康成的《湖》这篇小说。这本小说刚开始看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挑战我的道德底线。它主人公是银平是一个以前的高中老师,然后他诱奸了自己的女学生,而且他有个癖好,就是他喜欢跟踪少女。之前看房思琪,我对于这一类的人物是感到恶心,感到反感的,所以当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前面半段我是很不适的,包括他讲的一些被包养的少女都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但是往后面看,你会发现在这些看上去很变态,很糟糕的人身上,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像银平,他其实很多时候还是一个痴迷于美的人,他当自己跟踪的少女的男朋友跟自己对峙的时候,他只会想要上去跟那个男孩分享一下,这个女孩很美,然后当那个男孩打了他,他也就顺势被推下去了。不是说他是一个好人,我想为他辩白,我只是想说我们很多时候从一个受害者的角度理解问题,但是有的时候也要从加害者的角度去看问题。
我自己的习惯是看书的时候会很多书在一个时间段内一起看,所以我的输出也会扩散到一些别的书上。像《氓》这首诗,我刚开始学这首诗的时候,我是从这个被遗弃的姑娘的视角看的,当什么老师问我们说这个氓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渣男,我说他就是一个全面开花的渣男,他家暴,他出轨,他不遵守诺言,他始乱终弃,他在我印象里就是很糟糕的形象,然后我看蒋勋说文学里有这样的一段:好的文学里是没有好人与坏人,有的只是生命的不同状态。如果你隐瞒作为第一人称来写,可能会出现另外一首诗,我发现所有的爱恋情诗的作者都是受害者,但是设想一下,如果那些构成伤害的人要写一首诗的话,会怎么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其实受害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个时刻。
然后我从氓的视角出发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水鬼
请低头看看我吧。
眷恋倒影的姑娘。
我空旷,我强壮。
梦在天上,在湖中央。
你的黑眸如水
我的细石如泪,
姑娘,
我只有这水,
可否换你一醉
冰凉翻涌着
桑叶垂垂
吮吸你的挣扎,
想不通的挣不脱的离不开的
虚无的鬼,
我只有这水
谁又赴一醉
文笔不是很好,但确实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也给我一种新的思路,就是以后看书的时候可以从一些我不是很舒适的视角去看会有很新的感悟。
这首诗的想法也是来源于《追风筝的人》里面有一段:我想起哈桑的梦,那个我们在湖里游泳的梦。那没有鬼怪,他说,只有湖水。但是他错了,湖里有鬼怪,他抓住哈桑的脚踝,将他拉进暗无天日的湖底,我就是那个水怪。
语音输入可能会有些地方有错字以及废话,包涵一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感悟|想要寻找长期读书的书友 (momo)
- 感悟|小王子 (飞起来的佩奇)
- 感悟|梦幻花--东野圭吾 (沧桑的石头)
- 感悟|余华《我胆小如鼠》 (大稳稳)
- 书评|手机断舍离 (有灵son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