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十年,我的素食之路
墩敏(简单 朴素 自由)
2014年8月23日,我和两位好朋友从北京一起搭车游至云南大理,三个人都对大理有着好感,于是决定留下来,一晃差不多十年了。
刚开始我们三个人在人民路上摆摊卖鸡血藤,那个时候人民路还不像现在这么热闹,铺面大多保留着西南小镇的朴素。那个时候流行自助式摆摊,找块布往地上一铺,卖的东西摆好,旁边放个收款箱,写好价格,三个人就不知道去哪里嗨了,晚上回来收钱收摊,逍遥快活。
后来有一天,青旅的朋友叫我们一起去吃素食,而且是免费的。当时觉得新奇就一起去了,结果我穿着拖鞋不让进,所以第二天才吃上这顿免费素食。作为半个内蒙人,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吃素,后来隔三差五就会来吃,再后来我们走进素食馆的后厨做起了义工,也是在这里认识了我的太太,受她的影响我也开始吃素。
后来我准备在大理开一家青年旅舍,也算是有点正事做。选地址装修营业,一直到2017年将青旅转让,我在大理的第一次创业结束。我们三个人中的姐姐喜欢甜点,后来就在古城里开了一家蛋糕店,一直持续至今。三个人中的妹妹从煎饼摊摊主到西餐厅帮厨,后来回长沙开了一家麻辣烫。
青旅转出后,大概有三个月的空档期,我一直在考虑做什么,出发点是素食相关的事情,机缘巧合下由浅至深一头扎进了云南野生菌的行当里,我们决定以云南野生菌为载体推广素食。刚开始完全不懂,只是单纯喜欢可以经常往山里跑。从卖新鲜松茸开始,去产地拍照发朋友圈发群消息,有订单就去松茸市场选货发货。
2018年我一个人去产区,去的香格里拉吉迪村,在路边闲谈的时候认识了当地的拉茸大哥,当晚就住在他家。第二天凌晨五点多他带我进山,清晨下着雨,空气很凉,第一次见到松茸破土而出,新鲜好奇。2019年松茸季,我们来到香格里拉子尼村,在这里结识了我的学妹一家,同一个学院同一个指导员的学妹。后面的几年我们走动频繁,成了家人一样的朋友。
后面几年按部就班,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产地。野生菌是云南最有代表性的天然食材之一,对于素食人群,更是优质的营养来源。但是野生菌价格比较高市场认知度也比较低,我们开始琢磨怎么把野生菌大众化。
六只菌调味料是我们的第一代产品,松茸、牛肝菌、虎掌菌、鸡枞菌、姬松茸、鹿茸菇,六种菌菇按比例打成粉不添加其它任何成分,以菌菇本鲜来调味。后来因为成本过高而且菌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结块,我们开始了艰难的产品升级。
从立项研发到落地共历时两年半,两年半的时间,深入对接云贵川11家工厂,验证优化基础配方超40个,不断的推倒重来,放弃了现有的粗旷配方,坚持以野生菌为核心原料,不使用香精、色素、防腐剂,不使用代糖,不含五辛,纯植物基配方。中途一度想放弃,关键时刻幸得善缘点拨。2023年底,我们自己参与研发的松茸鲜终于上市了。
研发过程之所以艰难,一是云南本地工厂产品理念和生产设备比较落后,二是我们需要找到一家有野生菌产品开发经验,而且是素食生产线,而且愿意在市场未知的情况下配合我们的理念进行产品开发的工厂。
如今市面上类似产品不少,从几块到十几块一包都有,市场向好我们跟着开心。作为西南小镇上的一个小小团队我们也想为自己的产品吆喝两声。
如果各位素友想找一款真正零添加真材实料的菌菇调味料,希望给我们一个机会,淘宝/抖音/微店搜索 素有引力。步履不停,我们依然走在将云南野生菌大众化推广的路上,我们希望能够推出更多适合素食群体的野生菌产品,让吃素更营养更美味。
有喜欢野生菌的朋友欢迎关注素有引力,一个专注于素食菌菇的小小品牌。
祝大家好胃口,六时吉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91年上海素食女找个伴 男女不限 (苟不惑 = =)
- 97年男素食infj,寻知心好友,本人高敏感,低物欲,性情温和... (闭关X行中)
- 发愿做公益“纯素”增肌减重指导 (浩宇的修心日志)
- 98素食 找男友无性丁克 (等个无性恋男孩)
- 吃素是福,组建一个有福之人一同前进的群 (浩宇的修心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