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读不读博,家境并没有那么重要
来自:喵喵
此经验仅局限于工科类博士
家境差究竟应该差到什么程度不该读博呢?如果家境差到买不起房子出不起彩礼,除了计算机类专业或者名校去了大厂的研究生,有几个毕业出来工作几年就能买得起?还不是一样买不起。工科类博士,工资最少最好也有两千多,很多都在三四千,甚至更多。即便在北上广深这种地方,生存下去完全没问题。一些不发达省市的公务员一个月到手工资也就两三千,工作赚的钱也杯水车薪。家里条件只要没有差到如果自己不工作给父母生活费父母就会生存不下去,并不会影响什么。更何况,这种家庭条件下的人的比例非常小,根本不能用来讨论家境差不适合读博。
读博真正要考虑的是,你对科研的热情有多少?你自己真实的科研水平如何?你的心里承受能力有多少?你要去的课题组平均博士年限是多少,你预估自己大概多久能毕业,你能接受多久博士毕业?如果你博士毕业不了,你有什么保底的选择,比如博专硕?你导师的性格如何,会不会言语虐待你,工作上压榨你?课题组的氛围如何?等等
我身边大部分的博士,都很痛苦,大家鲜有为家庭的贫困而痛苦,更多的是为导师言语的pua,故意卡毕业,自己论文写不出来实验做不出来理论推不出来而痛苦,或者是原本是个活泼开朗爱玩的性格,心理健康在学校日复一日的压抑枯燥焦虑的生活中崩坏,感觉毕业遥遥无期,选择了极端的行为。本身科研就是一个延迟满足的事情,成果发表的快乐可能只有十分钟,而付出的是几年漫长的挫败感。
功利一点说,读博只要能按时毕业还是很有性价比的,目前,国内的制造业不再满足于传统模式的模仿和抄袭,在寻求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对博士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平均起薪待遇大概是硕士的一点五到两倍以上。职业评级高,在公司升职的概率大。更何况,有博士文凭的同学们还可以选择研究所,高校或者走央选。且绝大部分城市还有相应的安家费等。
我想说的是,诚然,现在社会阶层固化,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国家目前高等教育还是非常非常划算的。拥有博士文凭大概率也还是一线城市的普通社畜,但是你拥有的机会要多很多,向上走的可能性也大一些。因为家贫而不选择读博,做一个普通员工,突破原有社会阶层的可能性会小很多。教育一旦独属于某一个社会阶层,那么这个社会基本就丧失了阶级流动性,这是可悲的。
最后,希望每一个想要读博认真的去思考司机为什么要读博,做好导师的功课,评估自己的毕业年限和心理承受力。毕竟国内的大雷博导遍地都是。希望有能力读博,想要读博的朋友们能够坚定自己的想法。希望每个读博的朋友们,按时毕业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吐槽|盲审挂了 (中药我先喝)
- 默默问一句,盲审已过,但分不高,答辩会卡吗? (莎莉)
- 博士打卡第十天 (sam)
- 交了盲审后突然觉得很空虚,不想找工作,怎么办? (攒钱去冰岛)
- 求助|导师这样对我正常的吗?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