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后一课:学会告别
来自:Mlle凡凡(三明治)
或许也是年纪大了的关系,越来越无法接受与亲人离别。从小就畏惧死亡,无法想象身边的亲人从生活中消失,不复存在。也无法想象,自己突然从这个世界消失,没有思考,没有回忆……想到这里就非常难受。
这部剧按理说不会出现在我的list上的,但看到是奈绪主演的,就有点兴趣。从第二集开始就催人泪下,每一集都有感人的点。
父亲在海边回忆与母亲初相识的场景,并告诉女儿自己为什么不接受治疗,“我不想余生都在抗癌中度过”。这一幕印象深刻。
印象中,我的母亲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濒临死亡,与其遭受身体的折磨,不如放弃治疗,早点解脱。但这对于至亲而言的确太难接受了。很多老人也是因为儿女的不舍,没有生活质量、无法自理地、羞耻地维持着生命。但无论如何谁又能接受呢?所以这一课太难了,我们总要面对。
我很佩服我的祖父,他在得知自己得了胰脏癌之后,选择自杀,只留下了只言片语给亲人,太佩服他的勇气了!在他那个年代,作为工人阶级的一份子, 他一直是一个异类。祖父他饱读诗书,会英语会书法,懂艺术懂音乐,是我们家的文艺老古董。他这一生,身边爱慕者不少,有过三段婚姻,妻子皆视他为偶像。最后一任妻子甚至因为他的离开而精神失常。他最终选择自我了断,作为后辈都非常震惊和佩服。或许他也是想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吧。保留大家对他最美好的印象和回忆。
回到这部剧,女儿带父亲去游乐园,原来是弥补父亲的遗憾,这个点也很戳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时候父母或多或少会带我们去游乐园或是远途旅行。待我们长大了,却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有一些遗憾或许是临终才会反思,有一些遗憾或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弥补。
我的小学班主任是我的语文启蒙老师,毕业以后我也会经常去看望他。他抗癌20年,一直很正能量地活着。但自从我有了孩子之后,很难抽时间去看望他,一直想去却没有行动,直到去年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悔不已。所以有些事想做就要立马去做,不要搁置。
回到剧中,父亲直到最后都在努力工作,这一点很戳中我,这份热爱工作的热情,现在很少能感受到了。社会大环境,人人都在延残喘,为了工作而工作,人人都想躺平。然而这份热爱不仅仅能看出他对工作的态度,也是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积极向上的心态,所以他面对死亡也多了一份勇气。
这部剧很微妙的设计是,女儿的职业是助产师,她经历了一次次新生儿降临在这个世界,同时也要面对父亲的死亡。有人降生,有人离开,形成了生命的循环。
女儿说出那句话时就崩不住啦:能生下来做爸妈的女儿真是太好了!

话说奈绪穿婚纱真的好看,婚礼也很有爱,片中的几首歌都很不错,片尾曲是福山雅治的歌,很温暖!





当女儿回到家,说了声:我回来了。然而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父亲已经不在,望着空空的家,种种欢笑不复存在,这种无言的悲伤令人心痛不已。


不过,春天就在转角,一切都会没事的。




这部剧是一对父女的人生告别课,换做你我,又将如何面对?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春天来临时》 (魔满月)
- 人生最后一课:学会告别 (Mlle凡凡)
- 关于女主 (西西不想放弃)
- 爸爸是真病还是假病了? (龙虾小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