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向“中国水墨动画片”致敬!经典怀旧水墨动画影片播放:)
假想地(我是假想地的小米)
水墨动画片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60年代初试制成功的片种,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把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象的动画片。一般动画人物的造型,都是采用“单线平涂”,而水墨动画片却具有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即水墨画的特点。人物造型既没有边缘线,又不是平涂,而能从影片上表现出毛笔画在宣纸上的效果。 水墨动画片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动画作业都在宣纸上完成。我们虽然在萤幕上看到活动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静止的背景画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笔触,只有背景画面才是如假包换的中国水墨画。原画师和动画人员在影片的整个绘制过桯中,始终都是用铅笔在动画纸上作业,一切工作如同画一般的动画片,原画师一样要设计主要动作,动画人员一样要精细地加好中间画,不能有半点差错。 水墨动画片的奥秘都集中在摄影部门。画在动画纸上的每一张人物或者动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须分层上色,即同样一头水牛,必须分出四、五种颜色,有大块面的浅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边框线中的焦墨颜色,分别涂在好几张透明的赛璐璐片上。每一张赛璐璐片都由动画摄影师分开重复拍摄,最後再重合在一起用摄影方法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在萤幕上所看到的那头水牛最後还得靠动画摄影师「画」出来。 工序如此繁复,光是用在摄影摄一部水墨动画片的时间,就足够拍成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 1961年7月,美影摄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宣告了中国水墨动画片首创成功, 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的轮廊线时有时无,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美影厂对水墨片投入巨大,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除了特伟、钱家骏这样的老一辈动画大师,就连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也曾参与艺术指导。 今天,我们拿出四部经典的水墨动画片与大家分享,致敬中国水墨动画片! 详情请点击以下连接:http://www.douban.com/event/16618868/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10月12骑行羊湖! (假想地)
- 怎么把自行车带到拉萨? (假想地)
- 古粤东山青年旅舍招收义工咯! (假想地)
- “武汉精神诗意纪录片”--《三镇三秋》全国巡映 广州站 (假想地)
- “最佳国际电影大奖“独立电影《麻局》 全国巡映广州站 (假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