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两天看剧真的是发现有的人在古偶、现偶和都市……一个演法,看着别扭又无聊 现在再看孝庄秘史,其实剧情好像古偶,但是让这些演员演的好像正剧(当然离正剧还是差很多很多),当时好怕马景涛的咆哮式演技,后来看着居然也不错
好演员,演技是根本。只能说不同的题材会让演员的演技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加利于人物塑造,这样就更容易出圈,也更容易获得大众的认可,这也是很多人看不起古偶的原因,人物塑造太单薄了,大部分靠妆造,没有演技的混混也能看得下去。
我觉得如果某种题材是某个演员的舒适圈的话,如果她/他一直在舒适圈打转,计划也只是扩大舒适区的话,那很难让观众感觉到ta是在转型吧。 转型的第一步是走出舒适区,迎接新挑战。
[内容不可见]
我觉得还是要看题材的,很多题材的观众并不重合,所谓的转型其实是演员在扩大自己的观众,让自己的选剧范围变广,而不至于只能局限于一种题材,面对同一观众。像演偶像的转型需求更迫切一些,是因为他所面对的观众是最年轻化的,是需要青春气息造梦的,而人的青春是短暂的,当年龄到来的时候,演员何去何从,所以他们对转型的欲望更强烈一些
突然想到一个例子,黄秋生。在他还没有发疯涉及政治问题之前,普遍的评价是三级片出来的影帝,时间太久可能有些偏差,基本就是这个意思。其实还是那句话,戏烂演技可以不烂。
看到上面去年四月能说别人功利太逗了,出道至今走黑红路线,后辈95花一天到晚不学好,也搞黑红迟早要被娱乐圈淘汰
我都不看古偶,那在这个单一剧里演得好,“转型”我也看不到😂我认为的转型其实就是转受众,小受众转大受众,从容易吸死忠的剧类型,转到大众剧
能不断进步就行,比如以前演配角,现在演主角,以前搭同龄人,现在搭老戏骨
评论和主题无关打架的都删了,🙅攻击粉籍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