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记》追剧笔记16
来自:Cissy
第三十三~三十五集:
这几集其实是一堂人生的离别课,无论是姚仁富因为车祸而辞世,还是刘婉玉因为生病而离家,都在上演着一场场倏忽而至的告别。离别本是人生的常态,少年时,我们作别儿时的童趣与童心,成年时,我们作别曾经的天真与纯粹,在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之时,将人生的去与来一回回见证,把岁月的黑与白一点点延伸。但即使见惯了分离,在所有的离别中,亲人的离去也是每个人生命中的无法承受之重。

家庭的残缺是被命运撕裂的深重伤口,念及许多年前那个独自浮沉于冰雪世事之间的男孩,那个苦苦拼着命让自己好好长大的男孩,其实我依然不觉得姚仁富值得原谅。对姚仁富来说,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拥有了一段和亲人团聚的时光,也算得到了儿子的原谅,他倒是了无遗憾了。只是这际遇对姚志明而言,未免残忍了一些。即使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被命运置于孤冷之地的少年,也无法坦然地面对这样的离别。亲人的骤然离去,是生命中一场令人心惊胆寒的飓风疾雨,也是一种长久绵延不绝的辛涩之痛,它能让人永远地跌落于那一刻的颤栗与狼狈之中,在每一个不曾忘却的朝暮晨昏里。

但姚志明又是幸运的,在一个人对抗人世风雪的跋涉途中,他遇见了麦承欢,遇见了麦家人。酒店客房外的唠叨与敲门,刘婉玉虽然有些关心则乱的聒噪,但却是真正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家人。麦承欢的一夜守候,令他知晓世间还有人对他满心的牵挂与关切,刘女士的一碗长寿面,唤醒的是他对于俗世亲情的眷恋。十几年漂泊无定,十几年孤军奋战,大概从来没有人在生日这天给他煮过这样一碗普普通通的面。在生命最寒凉最疼痛的时刻,还好有麦承欢和麦家人陪在他身边,那些温柔而又熨贴的关怀与情感,是心间淌过的潺潺暖流,也是抚平累累伤痕的不二法门。

姚志明在菜市场里擦鞋的这个小片段真是一个好玩又巧妙的设计,回想起这个人物初次出场被泼咖啡时满脸不耐的作派,更觉莞尔。云端之上的高冷人儿彻底融入了俗世百态的勃勃生机里,甚至懂得了买菜抹零还得送小葱,是琐碎微小的生活细节,也是真切温暖的烟火气息,而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此时此地的姚志明,已经可以欣然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变化与失去,安心地做一个市井长巷中的寻常人,有寻常的喜怒哀乐,也有寻常的热闹幸福。
故事里因为疾病而分离的情节看过太多,其实类似的剧情并不能令我有太大的触动,但《承欢记》中刘婉玉翻看孩子童年照片的一幕却让人忍不住泪盈于睫。看一个母亲粗糙的手指,细细地抚过儿女晏晏的笑颜,看一个妈妈慈蔼的目光,缓缓地越过冉冉的流年,孩子们的每一个稚嫩举止,每一个灿烂笑容,都曾经给她的生命带来过无数的欢乐与欣慰。若问世间最难舍的是什么,必是这份父母对儿女的依依之情。

故乡是人类永恒的思念,离去时风吹乌发,归来时霜雪满头。刘婉玉生病之后选择回到老家,麦承欢和姚志明踏上寻找母亲的路途,脚下漫过的是同一段生命的河流。面对故去亲人照片时的呐喊和哭泣,是难以自抑的乡愁与追思,令人望见的是时光无情催人老的沧桑与怅然;面对女儿来寻时慌乱地涂一抹鲜艳的唇色,是不想让家人看到自己苍白憔悴的模样,令人望见的,是一名母亲的心。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点子期待明天的物料 (布布丁丁)
- 一夜承明 收图盖楼 (艇仔粥)
- 刘婉玉这样的人是怎么养出这么听话的两姐弟的? (momo)
- 你怎么不等明年清明节烧给我 (麦当当在逃薯条)
- 很喜欢《承欢记》的一点就是它很好地讲述了爱意消亡的过程 (若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