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经验|父母过度控制,孩子真的会长“歪”
来自:凌子
疫情期间,每天早上六点整,妞妞必须坐在电脑桌前准备听课。
妞妞的字写得像印刷体一样整齐漂亮,她的作业本上找不到一个错号。
听说妞妞上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五年级的课程学习完了。
除了知道妞妞成绩优秀,我常听见有人说“妞妞心眼多,不像个小孩子”。
我曾见有人逗妞妞说“妞妞啊,你一天不往高长,怎么光长心眼呢”。
妞妞和我同住在前院。
巴掌大的地方,几乎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有一次,我见妞妞和果果一起在路边玩。
正玩得高兴时,妞妞拿起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就砸在果果脸上了。
果果哭着说:“妞妞,你干嘛打我呀?”
妞妞愣了一下,忙捡起那块石头,然后对果果说:“这块石头打着你了吗?我们把它扔得远远的,好不好?”
当时,我真的被妞妞的话震惊到了:我以为妞妞会先说“对不起”,然后再解释说“自己不小心……”
我完全没有料到,妞妞会直接怪罪于石头。
也许有人会觉得妞妞这样做,不正说明她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问题吗?
而我看到了另外一面:妞妞不愿面对自己的问题,习惯找借口逃避自己的责任。
“人之初,性本善。”
向“善”是我们本能的追求,孩子更是如此。
不小心伤害到别人时,我们本能的反应是害怕和内疚,而不是先找逃避的借口。
妞妞的本能却是逃避,这完全违背了孩子善良的天性。
我们的言行举止,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这两者中,环境又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因此,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力更大、更深远。
而孩子主要的成长环境,是家庭。
所以,孩子大部分的行为,是家庭环境的衍生物。
某天下午,我和儿子在路边锻炼时,妞妞她们一家人也过来了。
妞妞的妈妈和我寒暄几句后,就带着妞妞去旁边跳绳了。
刚过一会儿,我听见妞妞说她跳够100下了。
妞妞的妈妈说:“我数着只有80个,再跳20个”。
妞妞说:“明明就100个”。
我看见妞妞的妈妈抡起跳绳,在妞妞的小腿上抽打了两下。
妞妞的爸爸还说:“妈妈说几个就几个么,你犟什么呢。”
妞妞流着眼泪,又甩起了跳绳……
听说妞妞要是吃了其他小朋友给的零食,那当天她妈妈就不让她吃饭;
妞妞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一周她都不能出去玩;
妞妞要敢和妈妈犟嘴,挨打肯定是少不了了……
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控制和惩罚,那她一定会费尽心思地寻找,可以逃避惩罚的办法和手段。
当平常的方法不能让她摆脱困境时,她必然会注意到一些不正常的手段。
这种情形,就像在一棵刚破土的幼苗上方,压上一块大石头。
当幼苗无论怎么努力,都推不开头顶这块巨石的时候,生存的本能可能会领着它,从石头下面的缝隙探出头来。
最后,幼苗可能会见到阳光,但它被压在石头下的部分,一定是弯弯曲曲、歪歪扭扭的。
去年放暑假的时候,妞妞来家里找阳阳玩。
当时,我正打算带儿子去体育馆。
我建议妞妞说:“我们一起去体育馆玩,赶吃晚饭的时候回来,咋样?”
妞妞说:“妈妈没说让我去体育馆玩。”
我又问道:“那你想不想去玩呢?你去问问妈妈,看你能不能一起去么。”
妞妞回应道:“妈妈出去买菜了。妈妈说我可以出来玩,没说可以去体育馆……”
被父母过度控制的孩子,一定会压制住她的自我意识:
她忽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她要用全部的精力和心思去取悦、应付父母;
她在任何时刻都不敢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更不会做出关键性的抉择;
最后,她成了父母的附属品,再也没有机会去体验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更糟糕的是被过度控制的孩子,甚至会减缓生长发育。
妞妞比阳阳大两岁。
阳阳要比同龄人矮一些,而妞妞比阳阳还矮一点。
妞妞妈妈身高1.65m,她爸爸身高要1.80m了。
妞妞爸爸妈妈身高加起来,比我和老公身高总和,高出近25cm呢。
妞妞的妈妈常带着妞妞看医生,中医西医都看遍了,但情况并未好转。
妞妞的妈妈,已经打算给妞妞注射生长激素了。
对“注射生长激素”我不是很了解,但我从很多书上都看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孩子一整天心情愉悦,晚上睡着后生长激素分泌的就要多一些;
相反,若孩子心情压抑,分泌的生长激素要相对少点。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未来能出类拔萃。
而当父母把孩子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掌心时,他们同时把孩子锁进一间沉闷、狭小的牢笼里。
在这样的牢笼中长大,孩子如何能超越父母,如何能生活得更好呢?
爱孩子,就应该帮他展开翅膀,而不是强迫她戴上“紧箍咒”。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幼儿园午睡的被子有推荐吗 (momo)
- 求佛问路|自从有娃后莫名焦虑 (想想)
- 求佛问路|双职工可以6月龄送孩子去托班吗? (木木瓜不说话)
- 清扫鸡毛|別人的妈妈好厉害”,二年级的女儿说。 (林渺渺)
- 清扫鸡毛|求助各位姐妹,收拾屋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旅ガエル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