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间花销——抗焦虑日更版【结束】
来自:Yume
记录总括/存在问题
关于时间记录,大约是2023年年初接触的,除了早期的一点点探索有用别的软件尝试过以外,后面工具一直是用toggl,前后一共有4段左右时间比较长的记录,一共加起来4个月左右,但是中途总是放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我为什么要记录?目标不够明确与有意义,只是模糊的感觉能坚持记录自己每分每秒时间的花销是很酷的
- 初期设置比较麻烦,一直想找到完美的方法【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好几次】
- 当有比较长时间的摆烂之后,出于愧疚感、逃避心理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的原因就不想记录了
- 记录缺乏情绪判断,回顾时很平淡
- 记录之后没有用于指导现实生活,很少对时间花销进行系统复盘
明确目的/心态建设
- 我的时间是目前我最宝贵的资源,我不能再把时间虚掷在手机、焦虑中,我要振作起来学东西,要努力把我的生活经营好,让它充实而有趣。
- 我要记录就意味着我必须诚实对待自己的时间,必须直面我的摆烂,当我觉察到自己的摆烂后才有可能及时醒悟然后调整过来,而不是玩手机到筋疲力尽了、玩无可玩了,才意识到我该开始学了
- 我记录的目标不是尽可能的压缩消遣时间、扩大学习时间,每一种类型的时间都有意义【都要适度】,最重要的是时间花销的结构是相对合理的。我希望我的生活是丰富的,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做一些开拓眼界、积累性的事情。
调整方法/具体实施
- 时间大分类包括:提升【如阅读 锻炼】、主线【如各种备考】、平淡【如三餐 通勤】、交流【如家人朋友】、消遣【如刷手机】、睡觉。大类将作为一个统计维度,大类下面有项目,任务归属于且只归属于一个大类,一个时间归属于且只归属于一个任务
- 原先的时间统计是忠诚于实际,但是时间比较零碎,提高了记录的难度,现在调整以15分钟为刻度,不足15分钟的任务四舍五入,不要求每一分钟精准记录,把握大的方向即可。
- 记录任务时添加当时的情绪【包括事件亮点】以备后期回顾
- 每天打卡前一天的时间花销【出于隐私考虑 是最大的分类维度界面】 一是向大家确认 “对的,我还在记录”,二是回顾一天的时间,对时间花销的结构做出整体性评价,三是记录一点当天的小确幸。
最后,很高兴加入这个组,欢迎大家督促我打卡时间记录或者在评论区一起交流时间记录、自我成长等内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日有所获!
2024年6月30日更新
将时间花销数据从toggl中导出,记录了2024.4.25-6.9中42天共749条事件记录。大类花销及其占比如图所示。这一个半月,在已经记录的时间花销中,消遣时间是提升时间的两倍,而不记录期间比记录期间个人保有积极生活态度的概率要小得多,因此保守估计在实际情况(同时考虑记录与不记录)中无意义的“消遣时间”是有意识的“提升时间”的3倍以上。

为什么没能坚持记录?为什么哪怕记录的时间里消遣时间仍然这么久?
首先是大块时间的使用迷思。比如坐火车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中途一边等车一边刷手机的时间怎么算?通勤还是消遣?再比如和朋友出去玩,在路上的时间怎么算?通勤还是陪伴?
其次是时间定性的问题。比如毕业论文迫在眉睫,却还是选择anki模板修改、探索XXX的学习路径,在漫长的网页浏览中,这段时间能否纯粹的被归为“提升”?(是的,准备工作确实也重要,但是在当时情境下这一时间花销的选择真的明智吗?)
此外还有豆瓣打卡,爬楼在评论中更新有点麻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单纯只有记录,关于复盘的考虑太少太表面,很少有指导实际。
先写到这里,关于时间花销记录还没有完全放弃,如果有新进展,可能还会回来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记录|山⛰️ (高 空落体)
- 一无所有,那就祝我生日快乐。 (蝴蝶晚餐券)
- 2024_你永远不知道你当下会做出什么选择 (不要挠头!)
- 中转| 芜湖起飞🛫 (高 空落体)
- 自用 (UN李政縣眼包)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