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fo教研究,最近和师父去打禅七回来了
来自:.Yahan.(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打禅七。打,就是举行的意思。打七,指于七日中克期求证的修行,专修禅宗法门者,称为打禅七。“打七”是以七日为一个周期,在七日之中静心禅坐,称为一七,如此直到第七个七日,称为“七七”。坐禅,是以燃香来计算时,故又称“坐香”。
平日坐香,在早饭前后、午饭后、晚间各一次,共四次;“打七”期间,必须延长时间,叫做“加香”,共为六次。每坐完一支香,再“行香”一会儿。行香又叫跑香,即是在两次坐香之间的跑步活动。监香的师父会对堂内外的放逸者认真督促,并被授予执法的香板。
我们这次主要都是居士参加,所以没有那么严格,大致的时间安排如下:

在这期间我们都做了什么:
1️⃣学了禅宗法门的一个观法,其实修行的方式很多,大家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其实就是要锻炼专注力,禅七的话要全程止语,收手机。等你过了七天之后就发现自己所谓“我的世界”是多么虚假,有你没你世界一样转。要坚持,就像“安稳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做一炷香会到楼下跑香。
2️⃣学养生知识。任督二脉、脉轮这些,中医知识真的是有用的,大家要多养生。早睡早起是特别重要的,可以补充我们身体的气。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可以变聪明哈哈。身体和心灵息息相关,能量高的人气往上走,对睡眠和食物不会有太多执着。大家要先养好身体再说精神修炼的事情,日常的学习工作也是如此。
3️⃣进行开示,如何座上磨刀,座下保刃。也就是如何在生活中修行、与人相处。包括说一些修行的境界和状态,为什么有些东西是存在的,因为法师很有实修功夫,所以开示很精彩。
我的感受:
1️⃣关于人:
因为平时都生活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周围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经历体验都是高度同质化的,或者说有闲的精英阶层的爱好和价值取向是高度相同的,而不会因为年龄大小有所变化。但在这里我看到除开社会里种种身份之下人的状态:真诚鲜活放松。
有很多事业有成的人,退休之后的人,经历变故的人……总之比学校里精彩的多,但又很单纯。因为大家来到这就是放下社会身份一起学习新的知识,不会谈论世俗的东西,吃的也是清淡的素斋。相互帮助,整个氛围都特别好。
2️⃣关于法:
因为我自己也是学这个理论研究的,之前命理、西玄也接触过,实修也有。我的感受是:头上三尺有神明。大多数人是不懂因果,也不懂修行。并不是坐在那里坐枯禅才是修行,你说你的修行高,但是你的慈悲心、包容心有没有?你的承受力有没有?如果你的慈悲心、包容心、承受力这一切都没有,那你的修行如何体现呢?在你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儿佛的影子,也看不到一点儿佛弟子的行为和素质,那怎么能够体现你的修行呢?难道因为你有了神通?或者因为你比别人多看了几本经典?
一个修行越高的人,是越慈悲、越智慧、越无我的人,越能够包容人、理解人、服务人,这就是他修行高的体现。如果一个人每天嘴上说的很好听,说自己的修行有多高、境界有多高,但是一看他做人做事一塌糊涂,说话也不算话,心胸狭隘,还对别人产生各种嗔恨,每天在那里抱怨。这样的人,你说他会有修行吗?他不会有修行的,他的修行只是嘴上的。
所以说,检验一个人内在的修行,要看他的待人接物、做人做事。你做的每一件事、你对每个人的态度、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你内在的反应。这里面慈悲心占了多少、无我占了多少、菩提心占了多少,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看出来的。
大家要仔细分辨,包括身边一些所谓的大师和修行的人。还有就是有敬畏心,头上三尺有神明!谨记‼️
3️⃣关于空性和爱渴
很多人不理解大乘佛教所说的空性,其实菩提心、空性、般若都是非常美好而实用的概念,其意味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结,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独立的存在:我所在的这个禅堂,因为有不辞劳苦奔波而来的源慧法师,才有了这七天中精彩的开示以及修行法门的传承;因为有了各位义工师兄的付出,我们的入住、就餐和修行才会如此安定,在结束之后还有视频记录可以留念;还因为有每一位在此次活动中认真体验,真诚分享和不断坚持的修行人,每个人在这次活动才会有这么多的共鸣和感动。
没有一个人的感受有独立的实质,我们都在联系中存在,甚或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如此。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所以懂我们说到空性的时候,是非无非有的。
这次很多人也问到了家庭关系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要理解,人的关系基于爱,真正的爱又是什么样的呢?“慈悲喜舍”是真爱的四个层面,真爱的第一个层面是“慈”,即给人快乐、喜悦的愿望与能力。为了培养这种能力,我们必须修习深入地观察与倾听,如此我们就会知道,行为举止应如何取舍,他人才会快乐。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若你给予的事物是他或她不需要的,那就不是慈。你必须看清对方真正的处境,否则你给予的事物可能反而为对方带来不快。“爱”是个很美丽的字眼,我们必须恢复它的根本意义。maitri这个字源于mitra,即“朋友”之意,所以在佛教中, maitri的本意即是“友谊”。
真爱的第二个层面是“悲”,即解救、转化苦与减轻悲痛的愿望和能力。“悲”通常英译为compassion(同情),但这种翻译并不完全正确,因compassion这个字是由com(共同)与passion(受苦)所组成,但我们无需为了解除其他人的痛苦而受苦。一句慈悲的话或一个慈悲的行动或心念便能减轻他人的苦,让对方喜悦。一句话能安慰人、给人信心、破除怀疑、助人免于犯错、调解冲突或开启解脱之门;一个行动可救人一命或助人把握难得的机会;一个心念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为心念能引导言语和行动。倘若我们心中有慈悲,每个心念、每句话、每个行动都能创造奇迹。
真爱的第三个要素是“喜”。真爱总是会为自己与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喜悦,倘若我们的爱无法让彼此喜悦,那就不是真爱。“喜”更深层的定义是满怀平静、满足的喜悦,看到别人快乐时我们感到欣喜,也为自己的安乐感到欣喜。倘若我们不为自己感到喜悦,又怎能为别人感到喜悦呢?喜悦,是为所有人而发的。
真爱的第四种要素是“舍”,意即平等心、不执著、不分别、冷静或放下。“舍”的梵语是upeksha,upa表示“位于上方”(over),iksh表示“观看”(look)。要爬上山,才能俯瞰纵览整个形势,不为任何一方所限。若你的爱带有执著、分别、偏见或依附,那就不是真爱。不了解佛教的人有时以为“舍”表示漠不关心,其实真正的“舍”既不冷漠,也非漠不关心,二是每件事情都享有同等的爱。如果我们爱一个人,但若不了解对方的愿望、需求、难处,所爱的人就会被囚禁在一个名为“爱”的监狱里。真正的爱让我们保有自由,也让挚爱拥有自由,这就是“舍”。
时刻用四无量心检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能放下很多自我的执着。
我是一个00后修行人哈哈,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继续问我。回来之后我就调整了作息和饮食习惯,精气神儿会改变。人的气脉通了,精神守住了,呼吸调好了,才建立好修行的基础,大家一起加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互助交流|我家是中医兼道士世家 来分享日常生活 欢迎大家来问 (海德格尔)
- 互助交流|讲讲针灸推拿专业的大学生活 (lexal)
- 开眼了|藏族人讲藏族 (Dan)
- 互助交流|(完结)什么,朝鲜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啊! (胡萝卜)
- 互助交流|抑郁症的表现 (孤独的干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