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宋的由来
沉默是金(最可怜神的是他们不能自杀。)
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观中,宋朝一直被冠以“弱宋”,然而随着对宋的了解的深入,发现宋不仅不弱,甚至无论从政治经济上都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军事上,宋朝初建国就与鼎盛的辽旗鼓相当,并对西夏进行军事弹压,随着辽的式微,西夏几乎灭国,然而北宋末年徽宗好大喜功放弃原有策略转而攻辽,功亏一篑,成就了更加野蛮的女真,进一步成就了蒙古。而南宋后期,蒙古占领了亚洲的大部分土地和欧洲的部分土地。在战斗力悬殊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数十年,不可谓不强。 文化上,唐诗宋词自不用说,更重要的是,宋朝文化提倡一种真正的文武全才。宋朝的文人退可洁身自好,进可安邦定国。例如范仲淹就是对西夏作战的武官,而辛弃疾的故事更是传奇。虽然《满江红》是否为武穆亲笔仍然有些疑问,但是小重山等词也能表现出武穆侯的才华。而文天祥,陆秀夫的故事更是不用说。可以看出,宋的文化并不迂腐和文弱。而对外的影响力更是不用说,例如日本最大的寺庙坐落于奈良的大佛寺即采用的宋式建筑,而所谓和式也是一种宋式的变体,而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唐式变体,这点连很多日本人都没有认识到。(来源于日本艺术史老师,日本人,本人在日本求学) 政治上,宋朝的政治也是中国历史中的异类。对待开国功臣与前朝皇族都没有大开杀戒,这和开过皇帝的贵族出身有关,同时,宋朝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皇帝,早就北宋盛世的真宗与秦皇汉武比起来名气相去甚远。但秦皇汉武的名气却是以百姓性命换来的,开疆拓土虽然威震四海,但是却弄得民不聊生。 即使如此,为什么还要将宋冠以弱宋之名号呢?我认为这和中国传统的社稷为上的观念是分不开的。虽然孟子说过,民为上,君为轻。但从中国的历史上看,这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催眠式的麻痹。一个国家强盛与否,在文人看来就是要开疆拓土,以此来满足自己所谓为国效力的浪漫。而至于百姓疾苦, 这个文人就不关心了,至于史书,无非是帝王将相的故事罢了,谁会记得隔壁家老王过的好不好。如果将中国的朝代比作现在的国家的话,汉像以前的苏联,穷兵黩武,唐朝像现在的美国,虽然强势但是危机重重,凭着强大的国家信用称霸一时但是仍然有很多百姓生活于疾苦之中(本人最喜欢的国家是美国,但美国确实有很多问题,例如治安很乱、种族歧视,确实存在,并非为d说话)。而宋朝就像现在的澳大利亚,人民生活富足,较为安定,按照多极化来说,当时的宋朝只能在文化、经济上算是两级,政治、军事上还说不上,也类似于现在日本在亚洲的地位。 弱宋的名号也来自与中国最大的这种传统思想。在中国人思想中,中国就是中央之国,永远最强。然而,就想意大利到现在也觉得自己是欧洲的中心一样,这样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中国自从五胡乱华以后,中国在东亚大陆上的地位就一直低于北方游牧民族国家,长达数百年间东亚大陆实际上处于一种双中心的状态。而宋亡之后,东亚仍然处于双中心状态,即中国与日本,东亚很多海岛由只向中国进贡到像中日两国进贡进而只像日本进贡,最后并入日本。只是由于中国属于大陆文明对海上历史认识不足。 因此,弱宋并不弱,弱的只是我们的认知水平。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推荐一本有关宋史的书吧 (魏无忌)
- 雷家聖:南宋高宗收兵權與總領所的設置 (云若)
- 强烈推荐一本北宋通俗读物《汴梁如梦正繁华》 (Amy)
- 欧阳修|来世,我还做个耿直的boy (苏牧之)
- 为什么开封不是四大古都? (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