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而且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也是用近年来的独立音乐举例
最近的话,全世界都是创作歌手更吃香
如果是全华语乐坛范围,那建议换成:词作比唱歌更好。如果放在世界范围进行横向比较,那也未必比唱功的表现厉害到哪里去。 我们发展的确晚,没啥不好承认的。 但是近些年华语乐坛的发展其实是突飞猛进的,虽然动不动有人嚷嚷华语乐坛已死,但实际上只是主流乐坛不温不火,但真正玩音乐的却是越来越多元创新,这是好的表现。 所以,对华语乐坛普遍创作能力不要太乐观,但对未来发展也不用太悲观。
全世界都是创作歌手更吃香
全世界都是资本强势 行业百草枯
[内容不可见]
我觉得是多了。滥竽充数的太多了。打个比方 以前创作是1000人 大家的关注点就是在和1000人,突然某天资本来了,一看创作者太少,还性格倔强 不屈服资本。不利于营销 然后自己选俊男靓女 买行业写手 给他们写歌
包装成他们为创作歌手 ,因为唱功歌手太容易露馅了! 选进来5000 资本利用媒体 占有绝大部分的人们的目光,在人们的眼里 原来的创作者消失了。 其实实际情况是没消失 只是他们的新闻占整个娱乐信息的比重太少了、
刀郎就是这样的例子 刀郎要不是因为特殊情况 有人还记得他还在创作呢》?人们只记得2023年的山歌寥哉 可实际刀郎2021 2020 都i有专辑 有几个人知道呢? 人们的精力大部分都被资本捧的偶像们占走了、你不想看也不可能 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现在就是个营销时代!
所有资本喜欢修音 包装。这样他才能大批量生产偶像! 这样他才能赚钱。 唱功歌手需要长时间的锻炼 出来时间长 还需要坚持 不能停歇 在资本看来 风险太大!
我有点看不明白这个议题当中指的“好”是什么意思 是指 创作者地位高于单纯的歌者?还是指 作品上 优秀的创作比优秀的唱功更出彩? 但是不管是哪种层面的比较,我觉得都仅限于优秀的创作和优秀的唱歌之间对比,而不是扩大到整个创作和唱歌环境--因为混子实在是太多了,有些人一方面拿不出手,就蹭另一方面给自己贴金,实际上要一头没一头。
资本包装需要吧 不一定是歌手想两头都走。 唱功这个宣传点 对资本来说风险太大 需要天赋 需要坚持 需要时间 还需要自律 就算这样谁也不能保证嗓子不出问题。资本不可能大力宣传唱功歌手,谁知道你嗓子明天坏不坏、
所以需要宣传创作 而且容易宣传 找写手写就是了。这样就会出现大量工业化流水线歌曲。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 听众已经很难再从大量的信息洪流里 再去找 原来保证质量的歌手了。
拿wsl举例,他该到歌手占个资源吗?其实是不应该的,并不是说创作型不配上歌手,而是你的唱功根本没达到《歌手》竞技水准,这种就属于捞过界了。(不过捞过界的,已经是业内常态,国外像见过宇多田光这种创作型天后参加live竞技?) 创作型吃音源,唱功型吃这种竞技舞台,本来各有赛道倾向,只是都不满足罢了。
拿罗大佑举例,他的创作那是一等一地牛,但他的大部分歌我都希望是别人唱🤣
嚷嚷的凶的人往往是根本没有关注过现在真实乐坛的人。虽然资本利用信息差引导市场捧烂人也很可恨,但现实来说容易被引导被欺骗的也恰恰是这些没有真正关注过实际情况的人,可谓被人卖了还在替人吆喝,可悲。
创作者不配上歌手不是创作者的问题,是歌手现在这种比较形式太“反”流行乐坛了,其实也是整个音乐市场的问题,现在全世界创作都是主流,乐坛式微不懂点创作的新人很难出头,音乐的进步其实很快,如果光说音乐制作相信华语乐坛肯定是在进步的,只是现在音乐制作的门槛也在降低,给人一种大浪淘沙的感觉。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