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回避擅长用施虐制造他人的忠诚
来自:爱笑的凯茜
最近看精神分析,有一个理论是:
“爱制造分离,但施虐制造忠诚”
各位回避的家属们,你们仔细思考一下,在和回避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拉扯之中,明明知道你和这个人不会有好结果,就算在一起了也不会开心幸福,很可能会一直这样拉扯下去,可是你仍然不愿意放弃,用尽各种办法想要满足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有大好的前程和更美好的感情摆在面前,但心里就是放不下这个让你最痛苦的回避?
以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沉默也是一种控制手段,不说话,不联系,也是一种暴力行为。
回避们前期惯用的手段,就是对你百般讨好,理解你尊重你懂你,为你付出。突然断崖式分手,作为家属不管焦虑还是安全,都通通变成焦虑。他们反复拉扯,让你感受到他喜欢你,但是又让你困惑不解。于是你就开始了永无止境的痛苦和内耗。
“如果我没有能力让你用“爱”来记住我,那么我就要让你痛苦,痛苦是让你记住我的最好的方式。痛苦会让你内耗,让你怀疑自己,让你相信你和我一样是不值得被爱的,让你一直陷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的漩涡之中。” 但是他们本人并不会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一切都发生在潜意识之中,冰山以下的部分。
如果你体验过让人舒服的关系,真正的“爱”。那么你会知道,真正的爱让人感受到的是舒服惬意愉快,你们会沉浸地投入在当下的时光,过后不会反复思考和内耗。这样的爱会在无形之中给你生活的动力和勇气。因为真正的爱,会培养出来两个独立自由的人格。
但在回避的潜意识中,从小就没有经历过高质量的爱,父母对他们要求严格,爱是有条件的。父母的潜意识害怕和孩子分离,给孩子关心的时候总是无意识地施虐。久而久之,他们长大了以后谈恋爱,也学会了在潜意识深处用虐待制造忠诚。
说到底,回避们十分害怕分离,不希望伴侣离开他们,但是他们偏偏要让伴侣痛苦。因为只有这样,不管伴侣以后去了哪里,有没有和他在一起,伴侣会永远记得这个曾经给他带来伤害和痛苦的对象。那么也就在心理层面上实现了“永不分离”。
(ps.以上分析更适用于恐惧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对方是不是回避女?回避程度有多少,大神解惑 (莫相离)
- 回避型其实很好判断 (林树学长)
- 如何判断一个人爱不爱你 (林树学长)
- 对方为什么能够理直气壮的不理你 (林树学长)
- 什么人格容易出回避 (九宸的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