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审计人辞职去日本当码农-下
momo
4. 中日IT对比
她职道:无论是在自学的过程当中接触到的一些代码,还是说听你的码农朋友们讲过他们自己的工作,你觉得日本IT界的这个工作内容、流程、团队合作方式跟国内比会有很大的差别吗?
拿铁:我觉得主要是项目推进的侧重点,跟国内的区别应该是挺大的。从结论来说,国内的风格是快速开发出一版初版产品,上线后继续更新迭代,不会在前期的开发设计上花太多精力,开发周期比较短,比较看好技术强的大佬。而日本是花大量时间做非常详细的设计,coder只需要根据设计书敲代码就可以,做到接近100%完美后再上线,开发周期长,可能1-2年的样子,不太重视实际敲代码的人及这个工种,而是重视做开发设计的人及工种。
像我现在这个项目,据说要后年才会上线,所以至少要花一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很多人调侃日本的开发是面向Excel开发。他们会把整个设计写得非常的详细,详细到你照着他们这个设计书说明书直接上手敲代码就可以了,不需要额外的去思考太多。敲代码的时候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在日本,具体敲代码被称为下流工作,开发设计被称为上流工作,然后大家都觉得上流工作是挺有前途的一个工作。
关于中日开发侧重点的差异,我跟我 leader 简单讨论过,大概是因为日本的开发以外包为主,重视责任的划分,因此大家非常重视开发成果的质量,乙方尽可能在交付之前做到100%完美。不然,假若上线以后出现线上故障,不仅仅是谢罪赔偿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口碑下降、客户流失,无法在业内生存下去。
她职道:嗯,我想问一下那设计的工作是谁在做呢?
拿铁:设计的工作其实大家都在做,只是说设计它也分为比较简单的设计跟复杂有高度的设计。简单的设计的话,像我这种新人就可以做,有几年、几十年经验的前辈也在做。还有一种,比如说整个框架整体的重要功能点之类的,都是一些 senior 在做。
她职道:所以也都是 senior programmer 在做,并不是说有一个产品经理在负责这件事情,但产品经理本身不敲代码,不是这样的状况?
拿铁:我觉得也看你这个设计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更偏向产品的,可能是产品的在做,偏向 UI 的是 UI 在写。但是因为就像我说的,它也有很多针对开发本身的设计,那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多 senior 的 programmer 来写。

她职道:所以就是说,在日本 IT 行业里面,只会敲代码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就是你一定要很快地开始进入类似于像是Architect这样的角色,对吧?然后就是你要负责整个软件的架构和设计,这样才是被看作是真正的开发。我不知道你说的上流也是相对于工程师来说,还是说别的。
拿铁:我目前的理解是,上流可以相对于工程师来说,也可以相对于整个项目流程来说。
她职道:那听起来感觉日本这种开发模式不是敏捷开发是吧?
拿铁:我觉得整体比较偏传统,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日本 IT 不发达的一个原因,就太传统、太封闭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外部IT世界。
她职道:而且就是我听你描述,我感觉你们在项目中不是只做后端,而是需要负责一个简单的功能点。但是你需要从前期的设计开始,然后经历整个开发流程,到最后的写后端、测试之类。也就是说,你其实只能接触到其中一个功能点,是吗?或者并不是说所有的前端都给你来做。
拿铁:这一点我仍然在探索,目前了解到的是,一般大家会做全部流程,每个人负责几个页面或者功能,当然如果遇到部分人只会前端或者后端,没办法做全栈开发,那就没办法,只能只做某一部分的工作。
她职道:所以听起来日本的 IT 行业还是挺保守的。
拿铁:非常保守,所以我真的担心我的技术还没起飞就要废了哈哈哈。
她职道:也不会,我觉得就是第一年,第二年还是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的,等你觉得学不到东西的时候就是该离开的时候。
拿铁:嗯,是,但是我觉得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像我目前在学习新的知识——前端。我的心态是学到就是赚到,各方面都了解一下。
她职道:好,那我们已经知道了,日语帮你就是拿到了现在的工作。那除了日语之外,你觉得就是在转行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其他的软技能和硬技能也帮助了你?
拿铁:那可能就真的是学校跟前公司的经历吧。我的学校还可以,所以面试的时候对方可能会对你毕业几年后再转行的接受度会更高一点。另一方面之前的公司其实说实话也不错,是一个特别大的公司。面试官可能会觉得至少你是校招进去的,那你已经通过他们的筛选,应该还是不错的。另外也在里面接受了两年的高强度的培训、训练,这些方面可能都有一些帮助。
她职道:嗯,那你觉得原来的这份审计的工作对你现在的职场生活有什么特别具体的培养呢?
拿铁:我觉得其实我的工作习惯还不错。
她职道:嗯,怎么说?
拿铁:其实都挺基础的,比如说各种资料要备份,或者写一些工作计划、工作要留痕、及时查看邮件、及时跟团队沟通汇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把问题抛给上面解决、工作中建立个人信誉、个人品牌,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当然还有作为社会人要读空气,大概就这些吧。
我前司对适应能力、抗压能力要求比较高,其实跟目前的公司及行业也有一点相似。比如审计也是给甲方工作的,你可能会临时组成一个新的 team 去给新的客户工作,跟现在的工作模式是非常相似的。另外审计的话,一般职级一年一升,每年都会面临新的更高难度的挑战,这时候你就需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我觉得跟现在也是非常相似的一个模式,要一直学习新知识、接触新行业等。
她职道:就是不断地升级打怪,是吧?
拿铁:对对,就有很多相似的点,我真的每次都感叹太像了。

5. 一些建议与观察
她职道:我要问一下,就是现在你还是刚刚上岸,然后你也不清楚说以后这个工作会不会让你满意。但是如果你以后要离开就是现在的 IT 行业,你会有什么想要其他的想要做的事情?
拿铁:其他想要做的事情可能是,可能因为我非常喜欢喝咖啡,我觉得我可能会开一家咖啡馆。哈哈哈,或者我也很喜欢宠物,而且我有认识的人是宠物医生、宠物美容师,所以我会考虑进入宠物医院或者宠物美容店之类的宠物服务业。
她职道:那挺好的,就是咖啡店还是有点危险,因为据说咖啡店、奶茶店、还有蛋糕店这3个是中产的小资梦想,但是会导致你破产的。
嗯,对,逐渐感觉还不错。虽然目前 IT 的行业情况非常的糟糕,但还是有想要转码的人,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拿铁: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其实你可以不用像我一样裸辞,然后花这么长时间来转码,因为负责任地说,风险其实是挺大的。我觉得不如看一看你现在所在的行业或者专业能不能结合一下 IT ,找一些交叉岗位或者领域,可以去转岗。
另外一个建议就是,不要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如果你的意愿非常强烈的话,就赶紧付出行动吧。不要被那些“年龄大了,文科生,女生”等各种标签给限制了或者被劝退了。
她职道:那你当时在裸辞转码的时候,你有想过你刚刚给出的第一条建议吗?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拿铁:当时有人给我的建议是去做 IT 审计,或者说做一些财务跟审计结合的数据分析这样类似的工作。但是我当时认为 IT 审计太水了、太窄了,它没有办法达到我想要的一个效果。数据分析的话,我其实当时也想润嘛,但是据我了解,数据分析对候选人的外语水平(不管是英文还是说当地语言)、学位的专业相关度的要求应该挺高的。而且当时我不知道有什么途径可以让我直接转到数据分析这一行,就是没有有效的信息来源,所以综合考虑没有走交叉岗位这条路。
她职道:所以当时你有试着要去找这样的信息吗?还是说你觉得那就是听起来不像是你想要做的就是未来的工作,所以你其实这方面也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寻找这方面的信息。

拿铁:我其实基本上没花时间去了解,我就想先从纯码农做起。
她职道:嗯,因为你不喜欢原来那个工作的内容吗?
拿铁:其实工作内容本身我觉得是挺有意思的,但是国内审计行业环境太糟糕了。
她职道:因为压力太大吗?
拿铁:压力大,而且我现在也依然坚持认为,审计是一个走向没落的一个行业。
她职道:怎么说?
拿铁:我原来是在四大工作,虽然四大一直喊自动化、数据化的口号,喊得非常响亮,但是实际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根本都跟数据化什么的沾不上边,你很多时候你可能还是需要手动的,或者甚至有时候你需要肉眼的去核对一些东西,就是你不得不这样做,而且市场越来越不好做了,经常出现大家低价竞争项目的恶性竞争,是一个恶币驱逐良币的状况。
她职道:我还以为是说就是 AI 会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呢。
拿铁:我觉得不会,人我觉得是必不可少的,还是少不了人,就是 AI 会多多少少简化你一点工作,提高工作效益。但是这也意味着,你的老板们不会说工作简化了,就让你也放松一下。相反,这种服务业会接更多的客户单子,会给你更多的工作。这样就形成一个人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的一个境地。我是这样认为的,就是这个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现实,就是科技的进步有时候很理想,但在某些行业、领域,落到具体某一个打工人头上是相反的一个方向,可能也是因为利益驱动吧。
她职道:那你觉得就是现在审计工作越来越卷,前景也不是很好。跟中国的很多外企都不断离开这个有关系吗?
拿铁:其实我当时刚辞职那会儿,还没有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
我觉得在国内你想要做审计其实挺难做的,尤其是如果你的客户是国企、央企这种,也有可能是我 level 太低了,我是觉得其实审计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就是你作为一个第三服务方,相当于你收着人家的钱,要给人家的财务报表、公司内部的一个流程之类的纠错,或者说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其实你没有太多的话语权,经常需要妥协。
她职道:就作为乙方就是要让老板、甲方满意,就这个感觉是吧?
拿铁:我觉得审计还跟一般的乙方不一样,如果是,比如说你是税务或者你是咨询的话,其实双方的目标、利益是高度一致的,都是想要为公司比如说更好的盈利,或者说是减少费用、节约税金等,总之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着想。但是审计的话,其实你在这种方面很难为对方提供一些便利或者方便的。你这就是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查账,最后也没有产出什么富有生产性的成果物。
她职道:所以你们的目标是有一些冲突的。
拿铁:对的。
她职道:对,那面对比较强势的客户的时候确实会比较难。
6. 性别意识觉醒
她职道:嗯,我再问一下,刚刚你提到过可能想要离开东亚,因为作为一个女性确实会面临很多这种在性别方面的歧视也好,压抑也好,那你觉得到了日本之后在这方面有比国内要改善吗?
拿铁:有些地方是有改善,但有些地方可能还不如国内。改善的地方,比如说,其实我觉得在国内除了你作为一个女性之外,你还是一个底层韭菜。
我指我自认为自己在国内是一个底层韭菜。作为一个出生在小镇重男轻女家庭的普通女性,我通过高考、工作,一步步来到了一线城市后,在日复一日的加班中发现:我不想回故乡,但如果想要在房价高的一线留下来,注定要996卷生卷死一辈子,才可能立足。这样一个不合理的规则,我一定要遵守吗?为什么不能跳出规则,利用外语的优势、以及还算可以的学习能力,探索一些别的出路呢?
到日本之后,韭菜感得到了一些缓解,因为日本加班不是很多,工资房价比也算友好,生活有点盼头。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日本社会对女性的规训比国内要更严重一点。但是我在尽量得以外国人这个身份去抵抗它,就因为我是外国人,我可以选择不去遵从你的这些所谓对女性的、对人的一些莫名的规训。
她职道:那在具体的职场环境里面你也感受得到对你性别的规训吗?
拿铁:我目前还没有体验到对我个人的一个规训。但是我从整体上来看,比如说这家IT公司里,中高层里女性占比真的很少。
她职道:那是因为女性在结婚之后一般都会回归家庭吗?还是说你的所在的行业的原因导致?
拿铁:我觉得一方面可能真的跟行业有关,就是IT这一行,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国内,女性从业者本身就是比男性少。另一方面我觉得,日本职场跟国内职场一样有毒,不太想要提拔女性,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感觉,但我不知道,我不去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她职道:那我期待你跟 women who code 在东京的组织聊一聊之后,可能有一些新的想法,到时候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她职道:刚才你也提到了,就是我们聊了关于女性的歧视。那我们在采访过程当中也会问受访者,就是她们很多人在转码的过程当中伴随着国内的女权思想的传播和接受。那你觉得对你来说有这两方面并行的情况吗?你的女权思想的成长有在转码过程当中给你一些动力吗?
拿铁:我觉得是有的,而且非常强烈。
她职道:好。可以给我们推荐两本书或者视频,就是你觉得对你这个转行的过程当中帮助最大的一些资料吗?
拿铁:转行过程中,其实我转行过程中我没怎么看书,我一般都是直接看网上有用的学习资料这种。嗯,那我觉得其实你在国内的话,其实 B 站就已经够用了。当然你也可以去Udemy、油管上面去找一些全英文的课程去学一学看。嗯,另一方面,但我其实更想推荐的是女性主义这方面的书,我非常推荐《第二性》,是我的女性主义启蒙书,另外也可以看一看上野千鹤子的几本书,对东亚,至少是日本的女权主义有一些了解。
她职道:嗯,好,所以就是波伏娃的还有上野千鹤子的书。那我可以再追问一下吗?那你觉得就是可能就是阅读这些女权的经典著作在哪一方面帮助了你成长呢?
拿铁:我觉得波伏娃的书,帮助我印证了我在过往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些疑问,或者说帮助我意识到我的一些想法其实是正确的,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看法。
她职道:可以给我们一个例子吗?
拿铁:比如说,其实我家长是重男轻女的家长。就像波伏娃的《第二性》里面描述一个女生从幼儿到青少年、成人,这整个成长期间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事情,及她为此所做过的思想斗争,我完全可以在我的成长中体悟到同样的。就是周围人对你的期待,是基于你的性别,以及基于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规劝。
我当年高考的时候,我爷爷就跟我说你要当医生、当老师,女孩子就是要做这些工作,好嫁人。也包括我后来转码,我当时已经拿到工作offer了,他跟我我讲,他其实特别不看好我转码,因为我是女生,女生的的思维能力怎么可能比得上男生呢?趁早放弃吧,类似于这种非常封建愚昧迂腐的话。
她职道:这就是每个中国女孩都会听到的一些话。
拿铁:再比如说上大学期间,我那个时候意识是完全没有觉醒的,我在大三暑假拿到了 offer ,因此大四有很长的空闲的时间,当时是想学点代码。但是我当时男朋友就特别不看好我学代码。嗯,大概就是说 programmer 都是工具人,你不要学这个,你要做有机会能成为管理者的工种。
她职道:那你这位 EX 是程序员吗?
拿铁:不是,他在金融届工作。好吧,那我现在觉得,谁不是工具人?难道你在金融行业工作,你不是工具人吗?是吧?如果我自认为我有领导特质,那我在任何行业都能够成为一个领导者,而不是工具人。
而且我觉得这也是大家普遍对程序员的一种刻板印象,认为我们就只是敲代码的工具人。但是其实我们也可以像现在一样(她职道平台),通过技术实现一些非常好的ideas,做一些帮助女性的有意义的事情。
她职道:谢谢拿铁接受我们的采访!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姐妹,考虑过轻体力技术工种吗? (momo)
- 女性访谈节目找嘉宾! (宜琳)
- 买内衣心得 (章欣妍)
- 有没有媎妹想一起学ai的 (originmaker)
- 如果你是执行力超强的有想法的疯子 (origin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