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和失去的,留下或是离开(港硕总结)
争渡
时间像疾速的高铁,到来时不留情面地发出强烈刺耳的声音随后消失,只留下脑中的轰鸣。去年9月到今年4月的时间在我身上仿佛未留下痕迹,但我确信我得到了一些什么,同时,我也失去了另一条路上的风景。不过,人生不再来,我们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不如就沿着这条路摇摇晃晃走下去。为了防止记忆在流逝中被磨灭,被打扮,遂写下这篇记录。
我得到的和我失去的
显而易见,我得到了一个文凭,一个全球QS排名前50的文凭。这个文凭未必能对我的人生起到多大的帮助,至少我获得了普世意义的认可。当然,如果你就需要这些,那我欢迎您来。香港中文大学MSc in Mathematics向您敞开怀抱。我还得到了一顿免费的大餐,时间是某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地点在港中文的一个食堂。在这里我听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的系主任讲述他求学时的经历,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取得了本科学位。他口中的求学岁月相当惬意。天气好时应该出去玩,因为天气好的时候适合划船,当时学校旁边就能划。天气不好时应该在家里玩,因为赶不上去学校的地铁。除此之外,我坐在系里一位老教授的旁边,他普通话说的很好,所以我们聊了很多。当时我非常迷茫,我问了他许多关于就业和继续求学的问题,试图在他身上找到一条我可以复刻的道路。但他仅仅是说,我当时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就只是这么读下去了。我又问他是不是见过很多天才学生,他说我见过许多刻苦的学生和比普通人脑子稍微灵活一些的学生但是真正的天才我没有遇到过。我总是执着于问这类问题,说到底可能还是没对学术祛魅。他还开玩笑地跟旁边的系主任说,这里有学生想读PhD,你招了吧。系主任说,不来上课的学生我不招。当时他已经知道我经常不去上课的事情了,我不去上课的原因也很正当,因为我住在深圳,通勤很累,系主任的课又在上午9点。但他随后又补了一句,年纪大了不招学生了。事实上,他确实年纪很大了,应该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他在港中文待了38年左右,本科在中大,博士在英国,随后又到中大任教,一直到现在。他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似乎也在回味自己的过往人生,脸上流露出不可思议又理所当然的样子,似乎在想居然在一所学校度过了如此之久。没在旁边的老教授身上得到关于人生的答案,我又向系主任去问。关于他自己,他也只是说我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只是就这么读了下去。他说当时能读到港中文的学生很少,找工作不成问题,所以他就没急着就业。说到这儿,我便知道了当时的经验对当今来说并不适用。对年轻人的建议,他说的是还那么年轻,多去试试。这句话应该是我除了不甚美味的粤式晚宴之外整个晚上得到的最好的东西。
还那么年轻,多去试试。
在知识的学习上,对于一个本科不是数学系的学生来说,我学到了很多,但对于本科就是数学系学生来说,我想她们只是把本科的知识重新回顾了一遍罢了。下图是我选择的一些课程,Linear Analysis是系主任教的,教的很好,只是我没认真学hh。Financial Analytics一共4个大作业,一个Mid term一个Final,让人忙到吐血,我在最后Final还因为迟交了2min而荣获20分Penalty。Probability对于没学过随机的人来说有点难,但挺过入门之后就还好。Image Processing我强推。Optimization是PhD Level的课程,对我来说难度实在有点高,只能说是去体验数学系PhD的生活了。微分方程很简单,过。计算数学上课很难,考试都是作业题,easy mode。Game Theory无力吐槽。

上半学期一边忙着上课,一边准备申请PhD的事情。参加了很多场面试,但最后还是没有选择PhD项目。不过这些面试一边让我可以给自己不甚顶尖的GPA找到一个借口,一边让我更加自信和坦率地面对之后的各种面试。下半学期拿到了想要的offer之后就开摆。
对于整个课程的总结如下:有点难度但不多,有点意义但不多。
我第一个term的主题是:就业or读博。所以我积极地跟老师们交谈,约Office Hour,想得到一些建议。这里的老师都很和善,如果你去找他们,他们一般不会拒绝。我也确实得到了一些建议,至少这些交谈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更加确信。
另外,中大校园真的很巴适,在伍何曼边自习边欣赏海景。下雨的时候还有雾蒙蒙的山。作为一个从小镇/农村出来的学生,以及体验了本科在工科院校的压抑,我在中大真的有被治愈到。

我失去的是我未曾走过的路。如果我没来港中文,我可能会去科大的ddm。如果我没来港中文,选择直接读PhD in Economics。如果我没来中大数学系,去了中大物理系。这些是我当时面临的抉择,但我都没选,我选数学系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对Math感兴趣,我对Data并不感兴趣,对Physics好像也没那么感兴趣。另一方面是Math申请Econ PhD会更加具有优势。但我最后还是没去Econ PhD。本科时候的我会后悔本科专业的选择,但现在的我尽管没有走上预先设想的道路,我也不再后悔了。除了众多未曾到来的可能性,我也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权衡来说,我确实做出来当时我认为的最好的选择,如果从来一次,我还会这么选。
离开或是留下
有一段时间很想很想留在香港,想在香港找一份金融业的工作,想在港三读PhD。初来时,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被包裹在山川和草木之中的繁华都市,既可以随时去CBD体验现代科技和文明,又可以去山里感受风和溪流。也被香港的文艺气息所吸引,当时还去探寻了好几家旧书店。看图片时心向往之,等七拐八拐经过破旧又狭窄的小楼终于到达目的地时又倍感失望。也许是我们期待太高。


作为一个大陆人,想真正融入也是不可能。语言就是最大的障碍,刚到时我扭捏于在食堂用普通话点菜。我总感觉食堂阿姨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我也听不懂她在港什么。当然后期我就放开了,随便吧。这只是冰山一角。当我听着教授和香港local“亲切地”用粤语交谈时,我感觉自己被隔离开来。我像是闯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无法再把这里当作我熟悉的土地,因为从事实上来讲,我不熟悉,我完全不熟悉。融入这里和融入西方文化其实没有什么差别。当然这仅仅只针对不会粤语的朋友。Language is everything.
留下是为了包容开放的环境,为了所谓的“高工资”,为了照片中遥远的美丽,但是留下所即将要面临的问题我也都一一体验了。强烈地想要留下的想法被消解,本质上我是一个想要在熟悉的土地和环境生活的人。
再见中大,再见香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用gpt写论文然后生成了虚假文献 (😈)
- 留学准备|拿出全部家庭积蓄去留学,现在是个好的选择吗 (I said)
- 留学准备|问问大家要不要出国 (Pooooooser)
- 大家觉得区别大吗 每周回家一次 / 一年里在家住2个月 (momo)
- 留学准备|有没有适合的路径建议… (tNx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