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与资料|30+未婚未育,靠看【育儿书】重新养自己
来自:Chill湫楸秋(恨无所迹,爱无所终。)
当我们谈到「重新养自己一遍」,势必会自然联想到另一个热门标签:「疗愈内在小孩」。
有天我突发奇想:既然我们内心住的是一个「小孩」,而我们又希望重新养育的,是这个「小孩」。
那我何不去育儿书里,找找重新养自己的诀窍❓
作为一个知识付费编辑,我很感恩在工作中可以接触到许多我不曾踏过的领域。
未婚未育的我,正疯狂从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类目书籍里吸取养分💕
面对我内心的小孩,
🌟当「她」感到快乐时,我不要对「她」说:
“别高兴得过了头!容易乐极生悲!”
因为那不是我真实的想法,而是我继承了原生家族潜意识里的恐惧。——《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
🌟当「她」犯了错,我不要对「她」说:
“你看看你,怎么这么笨!教这么多都不会!”
因为孩子在错误中已经自主学习、体验、有所收获了。纠正和职责只是多此一举。——《大教至简》
🌟当「她」受到了打击,感到难过,我不要对「她」说:
“哪儿有这么严重!事情根本没那么糟!”
因为父母轻描淡写的安慰,只会疏远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以后可能再也不愿意分享心事了。——《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她」办错了事,我不要对「她」说:
“既然你做错了,就要接受惩罚!”
因为“惩罚只能给父母带来期望的短期效果,只能帮孩子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和挑战行为。”——《孩子:挑战》
🌟当「她」沉迷短期快乐,我不会骂「她」短视、不自律,
而是反思,是不是大脑正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不能做出延迟满足的行为。——《延迟满足》
🌟当「她」想在周末熬大夜、睡懒觉,我会及时制止,告诉「她」:
“这样做只会给你留下「工作日都是不愉快的」错误观念,保持「规律生活」才是你真正追求的。”——《孩子:挑战》
在育儿书里,我发现了自己曾被亏欠,不被理解、不被看见的需求。
在努力做到理解、接纳「内在小孩」的过程中,也更深意识到了爸妈的费心和困境。
各位群里的宝爸宝妈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育儿又育自己的知识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思考及感悟|我竟然会对自己“该不该不舒服”这件事,进行审批 (韩天澍)
- 思考及感悟|你以为你是吃太多,其实你是吃太少 (韩天澍)
- 思考及感悟|暗示的力量超乎我们的想象 (不爱吃肉的胖纸)
- 书籍与资料|幸福的秘诀之一是心流呀! (一罐流星)
- 思考及感悟|所有你不想做的事都在过度消耗你的精力 (奥兰多Ruthb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