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花|最近读到的好书:在语义的冰棱中等待黑鸟的光临
来自:兔纸灿
每天早晨等红薯蒸熟的那几分钟里,会听着蒸汽呼呼往外冒的声音读两页,觉得是我每日的禅定时刻。有时候读着读着,总觉得恍惚间读得听到了那么一两声鸟叫声,于是把他们草草记下,分享在这里。
(uu们如果可以的话也请安利我一些最近读到的好看的书吧😭有些书荒了…😭
1. 《星辰时刻》
又读了一遍。于是第两万次感慨李斯佩克朵怎么这么会写!怎么能完完全全就这么四两拨千斤地把我死死钉在这本书里!单薄苍白几近枯萎的玛卡贝娅却让我感受到了“广袤的生命的吹息”。读得我遗憾于自己能读懂文字,又庆幸于自己能读懂文字。百爪挠心,恨不得在原地大声尖叫。我永远爱李斯佩克朵。
2. 《初老的女人》
不知是不是天气热的缘故,这本里的伊藤比吕美女士不再那么洒脱,反而读起来有些黏糊糊汗津津的。仔细想了想应该是因为这本的主题,人总是要接受“老去”这件事不那么愉快的一面啊。而文中穿插着的对于往昔的回忆有些像腐肉上的蚊虫,无论刚出锅时是什么滋味,放久了再挖出来总是能隐约嗅到某些奇怪的气味,是女性被蒙骗、被苛刻、被审视的时光在透不过气的回忆里发酵的味道。到后面写自己授课、诗歌的时候,反而轻盈流畅。看来文学对于伊藤比吕美女士而言是难得的阳光飞出窗外的时刻呀。
3. 《青年翻译家的肖像》
又一次奢侈的阅读体验。在地铁上读到,但是仿佛听见读书时宿舍头顶风扇“呼呼”作响的声音,一下从人群的疲惫中缓过神来,转而步入词藻的雨林,眼前一片郁郁葱葱的青翠与蓬勃。我眼看着作者在隐喻的冰棱中投掷了一颗又一颗的石子,等候着黑鸟的光临。(ps.包慧怡真是拥有令人嫉妒的语言天赋……
4. 《中国乡村的基督教》
打破了以往居于权力上层才能体察的“基督教传入是西方列强意识形态侵略手段”的叙述逻辑,将“人”本身置于“社会身份”之前,以小见大地罗列了传教士、信徒和村民作为“人”的交往与联系,反而展示了中国乡村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与传统文化的桎梏,以及,更重要的,“人”的复杂性。这样的视角会有某些瞬间觉得带着某种超乎“人造的隔阂”的(也许是宗教里的“上帝”)共情与悲悯,所以即使各种案例稍显絮叨,还是忍不住打了四星。
5. 《心经解读》
好喜欢好喜欢,是让文字捉襟见肘的存在啊!印象中德里达说过,语言无法脱离某个中心性的标准,使得我们的思维也一直被困在那个对形而上学的本质的追求里。因此一直很好奇脱离中心性的语言是什么样的,原来是写在佛经里啊!
所以虽然没读懂,但是仍然在那些可以言说的“是”下,感受到了无法言明的“非”,而这两者无一为佛所说意,合而为一也并非佛所说意。当如此说时也正在与“法”偏离,甚至“偏离”也是……如果冰川无所谓消不消融,又何来春光观照呢。
“身与万物同有,其有不有;心与太虚同无,其无不无。”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于是在如此层层叠叠,以致梦幻泡影的文字中,似乎隐隐约约真的听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6. 《洋食小川》
是琐碎、平实的日常啊,零零散散的随想和生活小事读得让人想去揉一揉猫咪肚子。小川糸女士,一起做个四处闲逛,做无用功的人吧。
7. 《开场》
好爱这本😭感觉在和每一位老师狠狠拥抱😭“强的”“弱的”“公共的”“个体的”我都爱,有所区别的互相矛盾的理念我都爱,我无法认同的不曾理解的难以触达的观点我也通通都爱。“把散落在风中的女性声音汇集,我们一起诉说,也一起辨认那些属于女性的生命与生活经验”——女性啊,是各式各样不同颜色的光,汇聚在一起,让人觉得耀眼得睁不开眼。(ps.毛尖真的好会骂…(pps.好喜欢包老师啊😭
8. 《女性健身全书》
非常好的女性健身入门书!思路清楚,讲解详细!本来只是打算随便翻翻,看着看着起身找本子开始记,谁懂啊!!推荐给所有姐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座谈|谈谈你对斯蒂芬金小说的印象 (🐷)
- 拔草|【公开】针对《卿本著者》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诉求与建议书 (王哪逃)
- 拔草|对《卿本著者》翻译质量及译者提出公开批评和质疑 (王哪逃)
- 求解|求推荐一些适合我看的心理学书籍 (momo)
- 求解|求推荐适合在火车上看的书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