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被抄家后,众人结局真的会非常惨吗?
来自:abc
转发下知乎讨论,说了很多,很热闹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736780/answer/3518194995
其中一位的说法,
金杯白刃《No!我不是大清正史》《康雍乾:大清盛世100年》作者 关注19 人赞同了该回答
如果说的是曹雪芹家,那其实还好,雍正和乾隆对曹家都还可以,没有做什么特别严厉的惩罚,京里还有房子有地,不算很惨。
古代抄家是分很多种的,完全看皇上是不是想整死你,曹家就属于皇上没下狠手的。
其实皇上亲自下令抄家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人根本不够格要皇上来下令。一般来说这种事刑部或大理寺就办了,皇上最后只看个结果。如果是皇上亲自过问,那一般除了抄家还要附带流放,为奴,直到满门抄斩这种随机赠送的待遇。
明清两代抄家的流程大概如下。
首先是封门。
封门第一是防止人犯逃跑,第二个是防止转移财产。
门封了之后在没有上级命令下达之前,准进不准出,不管你是走亲戚还是看朋友,来了就别想走。要等主持抄家的官员进行甄别后才能放行。这个过程可长可短,短的当时就有人来,长的十天半个月也没人管。张居正家被抄封门后,十几天没人管,没人管就不能开门,最后打开一看,里面饿死十七口。
在封门之前其实就有人直奔官员原籍,原籍和官邸同时封,待遇一样。
接着就是抄捡。
这个抄捡是个很复杂的工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抄人,一部分是抄财产。
先是抄捡人,榜上有名的官员自然是跑不脱,开门就绑起来走。要么大理寺,要么刑部,也有送都察院的,清代如果是宗室直接送内务府或宗人府。
家属的处理要看上级命令,以清朝为例,一般命令会写明比如“妻子俱充发宁古塔(或其他边远地区)与披甲人为奴”,“妻子俱籍没入辛者库”等等。
其中以发配宁古塔为最惨,这地方基本就是人间地狱,有去无回。别说妇女小孩,就是男人也少有能活着回来的。三大织造里的李煦就是被发配打牲乌拉,最后活活冻饿而死,那比宁古塔可强多了,就可想而知宁古塔是个什么环境了。
辛者库全称叫“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俗称的“包衣奴才”,这就是剥夺原有社会地位,成为了奴隶。这个其实还好,大部分就是分到皇庄或是王府下面干点粗活,也不一定都是罪犯家属,而且飞黄腾达的也不少,比如我们熟悉的《延禧攻略》里的令妃,她家就是包衣出身,并不影响她当皇后。还有道光的亲妈,嘉庆的皇后,也是包衣出身。
如果特别开恩,家属免入辛者库,那有娘家的可以回娘家,没有娘家的还会给你留点房产度日,曹家就属于这种。
这种人其实也不少,比如乾隆朝的直隶总督杨锦素,他抄家之后,乾隆亲批:“加恩将伊家产内酌量拨给三四万两以资养赡,其余分别估变解京”,还给他留了好几万两银子。

如果是明朝就比较惨了,因为明朝有专门的机构接收犯官家属,就是大名鼎鼎的教坊司,也就是官妓。一般来说明朝官员被抄家都附赠教坊司待遇。明朝教坊司前期主要工作人员是蒙古人,“皆元人后 没入教坊者。”后来慢慢就以犯官家属为主了。
铁铉当年阻挡朱棣造反,他死后家属就是教坊司的干活。“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方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为乐妓。”五十六了都不放过,直接送进去了。教坊司男性工作人员的制服是绿色头巾,所以今天才有了绿帽子这个词。
请注意,这里的家属是指官员的直系亲属,不包括家里的奴才丫鬟。
奴才丫鬟是不算在人里的,算在哪儿呢?算在财物里。
抄捡财产就比较复杂了,因为牵扯的多,官邸的财产,原籍的财产,有没有隐匿的财产,如果有,那么隐匿财产的去向,何人帮其隐匿,隐匿了多少。这个工作是极其严谨的,几乎没有蒙混过关的可能。只要是帮人隐匿,那与主犯同罪。
如果财产里有御赐的,那这个没话说是要上交的,其它私人财产分为贪污受贿所得和正常收入,这个由刑部专业会计进行核算,包括不动产和动产。大部分是收归国有或是就地变卖,奴仆一般是就地变卖,钱归国有。“贵重之物,送到北京城,平价之物,当地变卖”
但是,清朝有个规矩,就是抄家不抄祖产。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证明你某些财产属于祖上置办的,那这一部分可以给你留着。当然,这只是个规定,具体认定要看负责查抄的官员手黑不黑。还有就是家学财产不抄,比如官员捐了某块田地给家族里办的私塾,作为私塾产业的话,这个财产也是不能抄没得。
总得来说如果红楼梦写的是明朝的事儿,那众人结局就很不乐观了。
女眷成为妓女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以清朝为背景,那稍微好一点,要么当辛者库,要么流放死了拉倒,还算给个痛快。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红楼梦》后四十回为什么读起来不舒服?(转发) (abc)
- 感觉有些人魔怔了,没人说陈晓旭演技好,王扶林都说了,陈晓... (龙骑士)
- 是薛宝钗坏,还是林黛玉好,都不是 (栗子)
- 87版《红楼梦》凭什么能成为无法被超越的经典? (孤單芭蕾)
- 很经典 (ka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