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师编离职与工作分享
语见
记录部分:
用整整一年时间在职三跨备考研究生上岸。五月公示期结束。
六月初,找人事主任和校长谈话,表明辞职意愿,提交书面辞职申请。
六月中旬,学校开会通过。
七月中旬,学校把材料交教育局。
七月下旬,教育局开会通过。
八月初,档案寄出。
八月下旬,联系接受档案单位,确认收到档案。
九月初,开学。再次回到学校里当学生,可真开心呀!
分享部分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共性问题回答在帖子里,个性问题回答在评论区
个人情况:2021年本科毕业暑期入职某卷区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满三年
叠甲:以下信息基于我个人获取的信息和个人体验经验,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不保真,高中不了解,仅供参考。
大纲简介:
- sz教师编上岸难度
- sz教师编工作内容、强度、氛围
- sz教师编适合哪些人
- 一些真诚的建议
- 辞编流程&我的辞编原因
- 小学语文和班主任资料和电子书分享
一.sz教师编上岸难度
应届校招不难,社招考编很难。
应届校招:领导说这几年想招到好学校的应届毕业的人越来越难,比前几年招的学历层次降了。所以如果你想进来,即使二本硕士学历也可以一试,而且这边有些区招聘可能持续到暑期八月(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八月才找到的)。要注意的是:
- 本硕专业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参考历年招聘要求)
- 是否拿到教资、是否有教学经验是否认真准备过笔试和面试(包括主动搜集真题、各区各校信息、进行刻意练习等)
社招考编难,报录比一般是几百比一,有好多人一边当三方教书一边考编考好几年。有人可能考着考着放弃了,在小区里租房办午托晚托班,赚得也不少,也是一条路。
二.sz教师编工作内容、强度、氛围
首先和其他大部分地区教师工作内容和强度相似;其次再具体的话,就是强度和氛围看学校领导、看学生生源、看家长,强度和能否适应看你个人。
1.和大部分地区教师共性的工作内容
非班主任教师:上课,备课,改作业,教育学生,看早晚自习/延时,看午餐午休,教研,开会,继续教育培训,自己参加比赛、带学生参加比赛,写论文,写材料,主动或被动参与学校n种活动,以及其他各种杂事(比如监考等等)。
至于班主任的工作内容……除了上面所述和下图中的学校任务,还有大量的班级管理、处理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家校沟通、协调科任、开会翻倍、写材料翻倍、杂事琐事翻n倍,以及处理学生情绪和家长情绪。

如果是干事,有额外的行政工作内容(比如写材料翻倍、开会翻倍等),以及帮领导干活和处理杂事(比如端茶倒水、帮领导上课、帮领导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等等)和承接领导情绪。
2.看学校领导
学校领导直接关系你在这个学校工作强度、工作内容和工作幸福度,包括大领导和各直属领导。
基本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需要大领导(指校长)拍板。如果大领导相对佛系且关注学生,恭喜你比较幸运。但这类型大领导毕竟少数,尤其在sz这样一个讲奋斗的城市。大部分领导还是很需要一些政绩为他们的升职加薪添砖加瓦的。那政绩从哪里来呢?相信大家心里都清楚。所以这会导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成绩
中考成绩是生源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有些区里会对学校进行排名,所以对于初中学校来说成绩就是第一指向标,领导们就会更重视学习成绩,初中比小学更重视学习成绩。于是就衍生了大量相关事情,比如名为巩固练习实为月考及相关事情(监考、改卷、写质量分析材料、开质量分析会及排名),比如为了提升排名必要的每周甚至每天培优辅差。这是分内之事,只是会占用一些时间,容易加班,这其实还好。
痛苦的是情绪劳动。质量分析会上好的领导会请排名靠前的同事分享经验,某些领导则当众批评甚至pua、辱骂、道德绑架,认为排名倒数是你不够努力、不够付出,把班级某科排名落后=老师人差老师不行,完全不顾客观的现实生源情况或个别特殊学生。另外,领导对成绩和排名的期待毫无上限,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些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也会重视成绩,因为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优生输送到本校初中部。所以也会有以上的劳动需要。某些学校为了招到优生,整些噱头比如所谓“清北班”,就是让这个班里六年级的优生提前学习初一的知识,初中的优生提前学习高中的知识。但这样做真的对孩子好吗?有些孩子确实很喜欢某学科知识,非常有学习主动性,他会自己搜集并学习更高年级的内容,但对其他学科呢?其他“优生”孩子呢?
(2)奖项、活动、特色学校
奖项包括老师参加比赛获奖和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奖。深圳的比赛非常多,市级区级校级各级别、图书馆等各单位。每学期大型比赛(指准备和比赛时间以月为单位计算)至少1个(比如秋季学期教学比赛、春季学期的班主任比赛),小型比赛n个(比如论文比赛、作业设计比赛、n个征文比赛等等等等)。好处是积极参与总会有奖项,能力强的话两三年就有厚厚一叠奖状,你在学校就会相对有些话语权和自由度,也有资本去更好的或更想去的学校;坏处是这些比赛都要自己花大量额外时间去准备和参与,换言之,加班加班加班,忙时7117也常见。如果想要多拿奖项,尽早和教学处或负责比赛上传下达的同事搞好关系,在工作第一年就留意并记录各个比赛时间、积极参与并学习经验,已备来年提前准备。
某个学校活动的数量可以直接从该校公众号里看出来(所以要想知道一个学校累不累,直接看该校的公众号就知道了)。深圳的大部分学校每个月会有一次大型学生活动,艺术节音乐老师累,运动会体育老师累,朗读节语文老师累……但不管什么活动,班主任都要负责组织和管理,班主任是最累的。当然也有教师活动:有些学科片区或区里的教研活动或比赛在学校举办,可能需要教职工去当志愿者或做一些杂事;有些区里的教职工球类比赛、啦啦队操比赛等也需要有此特长的老师去组织和培训参赛老师们。
有些学校校长为了在任期间做出一些引人注目的政绩,会想把学校搞成具有某些特色的学校,并找一些媒体进行宣传。想有什么特色,相关老师要做的事情就会多一些。比如某校曾经实行的“双师制”,一节课两个老师在场,相当于每个老师课时量翻倍。所以,在跑招聘时就多看看和琢磨琢磨学校公众号里写的该校理念和体系,最好能实习体验一下。
(3)关注的重心不在学生,学生工具化,老师工具化
这点是对以上内容核心的概括。某些领导眼里只看得见学习成绩,却没有学生。举个例子,某校一定要小学生七点半就到校上早读而家长举报都没用——其他小学基本都要求小学生八点多到校,孩子的睡眠这时候就不重要了吗?
某些领导眼里只看得见老师能否一人多用、能否被参加比赛能否获奖,但这个老师的其他方面一点儿都不关心。举个例子,以深圳某些学校和北京某些学校对新人的培养对比一下。深圳大部分学校新人(尤其是主科)一进来都是要当班主任的,而深圳招的人有很多是非师范出身,也就是说,新人在一无所知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学习的情况下,需要很快学会如何教学和管理学生、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协调两者——在完成各项工作中进行学习,只能多主动多加班或者两者暂舍其一。而北京某些学校新人前几年是不需要当班主任的,这样就可以第一年先学习和研究如何教学、教学适应得差不多后再学习如何如果管班。
对于这些领导来说,学生和教职工都不过是他们完成任务和升职加薪的工具人罢了。
还有些稀里糊涂的领导、朝令夕改的领导、互相推诿扯皮的领导、把下属当学生管理的领导等等,实在太常见了,这里就不说了。
3.看学生生源
生源不怎么好的学校学生能搞出来的幺蛾子实在太多了。中小学生守则每一条应该做的事情他们都会做出不应该做的,有些孩子的行为和家庭会刷新你的认知下限。有时让你觉得是不是见识到了人性最初的恶。对比之下,遵守校规校纪的孩子都能被称为“天使”。在教学管理上,耗费心力的除了心理问题的孩子,更多的是某些刺头和顽固派,放任不放任都会容易气得七窍生烟。
4.看家长
有一种家长叫做sz家长(调侃一下)。有些家长最擅长使用的工具是投诉,有些家长最能干的事情是推卸责任。服务型政府本身很好,但有时到具体事情时就可能会变成,指鹿为马,无中生有(唉不敢明说啊)。
生源好的学校家长素质高,不用担心学生成绩,而且他们对活动的配合度较高,会提供一些支持。但同时他们对老师的专业性和服务性的要求比较高。有时有些家长会“指导”你的工作,有些对你不满又不想好好沟通的家长可能会整些花招。同时,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也高,所以控制型、焦虑型、宠溺型等家长也比比皆是。对了,还有一类家长是暴富型家长,乘着东风坐拥几栋楼,对于孩子的学习双方都无所谓。
生源差的学校家长素质比较低,他们大部分是务工人员(比如在工厂超市等打工、村里开个小店等),他们的孩子数量比较多(>2个),他们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有些甚至没有意愿去关注孩子。举些例子,有学生小学六年最大的愿望是“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有些学生放学回家后要带弟弟妹妹,有些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是自己一个人做晚饭吃晚饭写作业刷视频睡觉,爸爸妈妈在他睡觉后才回到家。这些孩子有一种“超一线城市留守儿童”的感觉。所以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动机比较低,成绩自然不高,会出现一些学生小学阶段语文考四十以下甚至个位数的现象。这种学校类型的家长也有好处,就是家长没时间没能力经常投诉。
5.看个人
除了以上影响因素外,还看你自己。客观身体条件上,你是属于“精力丰沛”型还是“气血不足”型;主观意愿上,你是“卷王派”还是“躺平派”。不同的条件和意愿会有不同的强度和体验。见过有人入职短短几年卷得飞起直接获得省级奖项,也见过有人被职场毒打彻底躺平深得摸🐟精髓,这都是让人羡慕的心态和能力。最怕卷又卷不起,躺又躺不平,一直内耗自己。
这一点上,有三点建议:
第一,尽快认识自己身体的客观条件在“精力”或“能量”这一尺度上所处的位置。现在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是极其耗费精力的,尽快认识客观条件,能尽早明白自己能够付出的极限,及时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
第二,尽早想清楚在这份工作中你最想获得的是什么?不管是什么,答案千万不要是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容易让你的教育热情早早消耗殆尽。
第三,如果想未来一直当老师,尽早想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是“教学名师”路线、“名班主任”路线还是行政路线?提前了解信息,提前规划,及时争取。
三.sz教师编适合哪些人
从家庭和经济条件来说,借用楼里“线条小狗爱好者”豆友的回复:
- 家在深圳或东莞惠州这种周边城市但考不上广州的
- 有钱外地人,家里能给几百万买房钱又喜欢深圳的
- 家里有些小支撑,和对象共赴深圳打拼的
- 家里穷原生家庭差,一穷二白不婚不育的
我身边同事留在深圳的也基本是这几类,其他的或已离开,或在考虑或准备退路,或在拖延。
从教育理想和自身情况来说:
- 在承受上文中所写种种之后,仍有很高教育理想和热情的
- “能量”或“精力”比较高的
- 喜欢稳定的,图寒暑假的(且能承受上文中所写种种)
- 能把工作上的事情归事情,不会影响到个人生活情绪的
四.一些真诚的建议
- 构建自己的生活,培养“能量储蓄池”
- 放下“过度责任感”,明确边界
- 放下自我感动, 降低预期
五.辞编流程与原因
1.辞编流程
在上文“记录部分”中也有,建议放假前一个月提离职。
- 找校长提出辞职意向,建议面谈,表达出自己的坚定
- 校长同意后和人事主任沟通离职时间、离职流程,他会告诉你需要什么材料。我离职的时候只交了书面辞职报告和调档函
- 学校过行政会,党会
- 负责人事的同事将材料提交教育局
- 教育局过会
- 过会后通知你调档
- 在等待的过程中交接工作
因为我个人是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所以档案转到了研究生的学校里,医保用大学生医保,所以这一方面不太了解。
2.离职原因
- 身体原因:工作前我的身体非常健康,从工作第一年开始接二连三出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各个地方长结节、腰椎间盘突出、荨麻疹等等,其中乳腺结节动了手术, 莫名的发烧数不胜数, 我知道,这是身体对我发出的警报。
- 工作原因:无法摆脱的班主任工作与繁琐的事务,无数无用的形式主义的工作(比如手写教案),每天对各种意外无尽的担忧,夹杂在领导、家长、学生、我自己不同的期待中,且热爱自由的我却要规训学生违背天性不能跑跳叫笑玩......所有的一切都在消耗我自己的情绪和能量。我在打磨学生,我也在被这个系统所打磨。
- 职业的副作用:原来非常安静的对很多事情无所谓的一个“淡人”,变得越来越急躁、易生气、对一些小事都会斤斤计较,开始有控制欲——而我自己非常不喜欢这样的变化。
- 个人原因:找到了自己更喜欢的专业与方向,了解到足够的信息并进行了一些探索后打算转行,考上了研究生。
- 天气原因:我是北方人,深圳长达八九个月黏糊糊的天气适应了三年还无法习惯,那么,就拜拜吧。
最后还是这一句:大形势不好,离开需谨慎。
七.小学语文和班主任资料和电子书分享
(还在整理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人能借我50块钱吃饭钱吗?实在撑不下去了 (小羊)
- 班主任|顶级牛马的心声 (林探惜)
- 分享交流|还要告家长,不把老师当独立的人 (momo)
- 校长拿了代课费,同事拿了休假,我拿了大量工作 (三一)
- 分享交流|不考编也能快乐的生活 (汐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