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开篇第二节读得不是很懂,关于俄国十九世纪中期对于“美与崇高”的讽刺,有什么资料可以了解多一点的吗
我可能是那种“神经坚强、不理解快感之微妙”的人,这之后的内容才开始进状态
一切都是因为无聊,我真的非常容易感到无聊,做很多事情的初始目的就是为了找乐子
这部分的讽刺真的相当厉害,一句话骂到几个人… 学一下
人若问起:这是个什么人? 便答到:一个懒汉! 哈哈哈
七&八节 陀想论证自由意志是存在的:人会出于一种“独立的意愿”而违背利益体系,仅仅是为了“我想要”。但是我想,是否这份独立意愿也是在设定的程序之中的,一种“random”的设定,一定程度上看来是随意的,但实际上也跳脱不出某种框架。 关于自然规律和理性的讨论,“理性只知道它已经知道的东西”,现代社会确实是用西方这套理性和逻辑的世界观看世界的,现代社会的“正常人”也越来越多地过上了那种经过精密计算的程式化的生活了,他们知道什么“有利于自己”,“这像数学一样清楚”。为了追求所谓的“利益最大化”的精确的稳定的生活,而丧失了生活本身的未知和探索的快乐。 以及我认为,我们根本证明不了自己不是琴键
关于“任性”
在一个充满不安全感的社会之中,人是没办法“任性”的;然而在一个一切都由数学逻辑建构出精密体系的社会之中,人又不会蠢到去“任性”。那人什么时候才能任性一把呢?
第九节
人喜欢达到目的的过程,而非目的本身(我也思考过很久自己到底算是个过程论者还是结果论者,最终发现:当目的真的达成时,我并没有那么在意)
意识是痛苦产生的原因,也是人最大的不幸
这部分提到的关于“在屈辱感中找快感”,是否有人有过切实的体会呢? 我还是不太能很好得理解这种感受
读到了,陀在第二章“湿雪”里解释了,阿Q式的
两天读完了,第二部分“湿雪”真的看得我蛮气的,地下室人是我最讨厌的、最不想成为的那类人
第二篇的主人公太虚荣和虚伪了,太不珍视爱了,看得我想摔门(侧面看出情节张力还是比较到位的)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