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感悟|下班后如何开始新的一天
孔迎
毕业后人生似乎很少再有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事,很容易感到人生漫无目的。
上班心力交瘁,下班后懒得动脑,又没有目标,一不小心,就刷了一整晚的手机。
时不时觉得愧疚,浪费时间在一些没有营养的事情上,最关键的是,自己并不快乐。
日子被“上班”和“不上班”划成了非此即彼的两个象限,有点想要完成的事就说“周末再说”,但事实是,周末又无所事事一整天……
学校和家庭,从来没有教过我们该如何与自己的时间相处,如何掌控时间,又如何调理上班后的种种突发事件、如何安排下班后的时间,如何平衡目标与目标、欲望与欲望。
下班后该干点什么?这是我毕业以来一个恒久的疑问。
探索副业,增加收入渠道?学点兴趣爱好,丰富自我?
借由这本《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我有了更多头绪,所以我把它推荐给我的社畜朋友们,现在也打算分享下我的读书笔记。因为进行了大量重构,所以可能会比较主观,大家可以自己看原书。
一、观念
根据本书内容,我整理了几个常见的观念误区。这部分比较主观,因为是我概括并且自己转述的。
误区1:工作日就是上班的日子,周末就是不上班的日子。
其实工作日也有很多能自主安排的时间,我们不是分分秒秒都在上班,何况我们还有晚上的时间。
误区2:做事必须有大段的连贯时间。
确实是的没错,但其实我们不需要过分长的连贯时间,因为人的耐心和注意力容量有限。过长的时间反而容易让效率下降,所以周末的效率未必比工作日高。
误区3:做事就是在消耗能量。
看做什么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未必。做自己喜欢的事,反而能增加能量。
我有类似的观察: 一个反直觉的发现:当你感觉不好时,多做事 (douban.com)
误区4:下班后一天就结束了。
如果只把时间和生命寄托在“上班”这件事之上,那我们退休之后要怎么办呢?失业了怎么办呢?
误区5:我必须找到我生命中唯一的使命,并在这个领域内深耕,成为一名专家。
如果执着于寻找远方潜在的唯一使命,我们可能会错过当下。
并且,很多人未必要成为专家,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再在其他领域去寻找一些乐趣也是很好的事,不一定非要精通点什么。
误区6:什么时候能下班是很重要的事。
重要的是,下班后要做点什么。
误区7:退休后只能坐吃山空。
可以主动创造一份不用退休,能够做一辈子的只属于自己的工作。
误区8:辞职之后,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一句话是,我们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有的人可能没辞职过,但我们都当过学生,上学时兴致勃勃地说放假了要学新东西或者好好学课本上的知识,但作业是怎样回家的,就是怎样回学校的,主打一个完璧归赵。
那些我们上学时以为放假就会去做的事,实际上,假期里做了多少呢?又真的做了吗?
误区9:我做的工作和我的梦想毫不相干,我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作者一开始想当话剧演员,后来却成了一名兽医,他认为:
自己不是放弃梦想、与现实妥协的人,而是现实和梦想兼得的人。况且,并不是⼀定要把梦想的事情当作“职业”才算实现了梦想。
误区10:我要把兴趣爱好做成副业赚钱。
作者认为:
无论多么喜欢的事情,只要目的是赚钱,就会觉得那是作业,因此感到疲惫。每天关注订阅⼈数和收益,难免会感到疲惫。所以如果能抱着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出于喜欢才做,能赚点零花钱更好的想法去面对,就会轻松很多,可以长久坚持下去。我也会不断提醒自己,这是和上班生活同时进行的事情,不用太执着于收入的多少。
能够借由副业增加收益很棒,但能将下班后的⾃由时光过得有意义,即使赚不了钱、不能为人所知,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误区11:我搞砸了工作,我好没用。
如果只把个人价值和工作挂钩,那么自尊感的来源就会很单一,很容易因为工作上的琐事陷入较大的情绪波动,相反,如果一个人有自己别的擅长或喜欢的事情,至少她能知道,自己不是废物,只是没有放在合适的地方。
我去年刚工作时就容易内耗,同事都是有经验的,只有我纯新人真小白,后来我也想通了,人家看似和我同龄,实则在这个领域开始得比我早多了,换个我擅长的领域,我也很优秀。
作者还有灵魂问题:
问自己:你是否因为明天的压力而浪费了今天的时间?
问自己:除了眼前的工作,你是否还有其他想要做的事?
问自己:只靠现在的工作,能养活自己一辈子吗?
问自己:那些你打算辞职之后就去做的事,辞职后真的会去做吗?
问自己:难道真的只有在公司里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吗?
问自己:你有因为现实原因放下自己的梦想吗?试着在下班的晚间时间把它找回来吧。
问自己:一天之中,有多少事情是你真正想做的,多少事情是别人叫你做的?
二、实践:如何找出下班后能做的事?
在做晚上的计划之前,需要考虑几点:
1.选择那些能够让你稍微忙起来,但是心理压力比较小的事情
2.提前计算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3.先试一试,不合适就干脆放弃
1.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
别往下拉太快,先来判断下:
·熟练使用Excel、Photoshop等程序。→ A型
·喜欢用文字整理想法。→ B型
·喜欢画画,喜欢可爱的东西。→ C型
·喜欢到处拍照。→ D型
·喜欢钻研某个特定领域。→ E型
——-————结果在下方——————
A型:可以尝试通过销售在线课程变现
B型:经营营利型博客
C型:手绘周边、表情包的制作与销售
D型:销售图库照⽚
E型:开通以同好为目标群体的YouTube频道
这部分作者只是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实际上还有更多更具体的东西,但那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了。
2.晚间计划第一步:确定大小计划
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意义,因为它是我们的终身动力,潜伏在每一件我们发自本心做的事情里。作者没提但我觉得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也不要过度思考,让思考困住我们行动的步伐,因为有时候走着走着,路才会出现,有时意义浮现在行动之后。
作者把晚间计划拆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A锚定大目标; B寻找意义; C确定项⽬; D制定行动计划。

制定计划的方法可以采用曼陀罗计划表,网上能搜得到,这个我就不贴了,每个人的不一样。
如何达成目标?书里有给详细的方案。
如何处理茫然、不敢失败的情绪?书里也有写。
我是心理学专业,看了很多相关的畅销书,自己都还写过很多相关帖子,来来回回都是那点东西,人都麻了,所以这几部分我都不总结了,感兴趣的大家自己看吧。
3.晚间计划第二步:赢得时间自由
今天都做了些什么:利用时间轴计划表回顾每⼀天。
每小时回顾,找出高专注时间段,也察觉自己又在干些什么浪费时间的事。
这里原书中也有实操方案,但是我也不总结了,贴上一句话吧。
时间管理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休息时间,而是既没有好好休息,也没有好好工作,只是马马虎虎地度过的时间。
做⼀件事所需的信息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只要有少量的基本信息,就可以开始做任何事情。例如,如果 你想成为YouTube博主,那么没有必要⽆限制地搜索“成为网红的方法”,马上拍⼀段影片上传即可。无论什么事,开始做了之后所学到的东西,才是真正有帮助的信息。即使真的因为功课做得不够而出了 错,下次修改过来就可以。因为网上冲浪的时间不够长而导致信息收集不充足,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失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我的一个感想是,一本畅销书很好写成,无非收集相关资料并归纳、延伸些个人经历,但最精华的部分永远属于作者:作者不仅在实践中让自己养成了良好习惯(这是最重要的),还把事后总结写成了一本书,卖出版权,属于一鱼两吃。
对个人而言,如果不行动,这类书籍将毫无意义。
4.晚间计划第三步:打造固定日程
不靠意志力,靠习惯做事。
具体方法我同样也幻视很多之前看过的书,不总结了。。
三、心态篇
这部分的内容在书中后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包括应对完美主义、厌倦期和低谷期等等。
如果你有类似困扰,可以看看,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看了很多畅销书及/或心理类书籍,这部分也不用看了……
总结:对我个人最有用的是澄清了一些观念,但本书总体上还是脱不开建立良好心态和行为习惯的那一套,来来回回就是那些。最关键的仍是行动和实践。
很多时候困难不是困难,只是我们以为它难就不敢直视它,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该如何应对,更没有行动过。
但好消息是,只要你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操作的方法就全都写在书里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思考及感悟|警惕过度旁观博主的人生 (一只鹅)
- 思考及感悟|关于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 (Sæglópur)
- 实用小贴士|改善与他人已成型关系的方法就是主动 (panda白白)
- 思考及感悟|暗示的力量超乎我们的想象 (不爱吃肉的胖纸)
- 思考及感悟|学会给关系降级,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少内耗、不内耗 (J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