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虫,蛹,所有的明天。我对高等动物改造低等动物的肉体的恐惧
来自:谬缪(普通猫)
生物课上做实验,老师让把桌上的蚯蚓切成两段,所有同学的蚯蚓都还活着,唯独小明的死
了,老师走过来一看,喊到:谁让你纵着切开的!
这只是一个搞笑小段子,当时我想着,是啊,就算有着蚯蚓的再生能力,如果被从中间竖着切成两半的话也活不成了吧。但是某一天,我看到了某本教材中有关涡虫的这一页。


当初第一个想到要这么切涡虫的科学家,当时在想什么呢?当他看到涡虫再生成这幅模样时又在想什么呢?被切的涡虫当时在想什么呢?它再生出来的两个头分别在想什么呢?涡虫的思考能力并不允许它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这对涡虫来说或许是一种幸运吧。
蝴蝶的幼虫在吃饱后就会找个安全的地方结茧,变成蛹,然后过一阵子,美丽的蝴蝶就会破茧而出啦,那么,蛹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其实,幼虫体内就携带着未发育的成虫的器官,当幼虫化蛹后,就会把自己转化为一团营养丰富的浓汤,然后成虫的器官就会吸收这些浓汤,组装成成虫,最后破蛹而出。
如果我们对幼虫或者蛹动些手脚呢?


一位科学家用绳子紧紧地勒住一条蛾子幼虫的身体,负责分泌激素来刺激幼虫化蛹并让蛹发育成成虫的腺体在幼虫的匈@部,所以当幼虫的身体被绳子勒住后,激素无法传递到后半身,于是这条幼虫只有前半身化蛹了,后半身还维持在幼虫的状态。

这位科学家又把一堆蛹连接在一起,变成了如同蛹体蜈蚣一样的存在。然而这些蛹都是从匈@部截断的,所以它们都得不到匈@部分泌的刺激发育的激素,所以就一直维持在蛹的状态。

而当这位科学家为其中一只移植了匈@部之后,这一整串蛹又重新获得了激素,便成功发育成成虫了。

这位科学家又选出了4枚同年生的蛹,第一枚放着不动;第二枚从中间切开,并在切面盖上玻璃片,使伤口愈合;第三枚不仅切开,使用玻璃片愈合,还用一节玻璃管道使被切开的上下部分连通;第四枚在第三枚从基础上,还在玻璃管道中放了一颗钢珠。

结果是:第一枚成功发育成成虫;第二枚由于只有上半身能接收到激素,所以只有上半身发育成成虫,下半身保持在蛹的状态(事已至此,这只蛾子还能算是一只蛾子吗?);第三枚在管道中发育成一根管道将上半身和下半身连接在一起,通过这根管道传输激素,上半身和下半身都发育成成虫了;第四枚直接停止了发育,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钢珠可以在管道内移动,组织了伤口的愈合,于是便整体都停止发育了。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枚蛹竟然还成功飞起来了,只不过剧烈的运动破坏了那根本就脆弱的连接管道,第三枚蛹化成的蛾子在首次飞行后就死掉了。

这个实验还没完,科学家又把一枚蛹切成两半,并把匈@部的腺体移植到后半身,再用玻璃片盖住切面,使伤口愈合。结果,这枚蛹的后半身就这么独自羽化,发育成一枚独立的毛茸茸的蛾子屁股了...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只只有半身的蛾子,竟然还能正常交配,产卵...
看到这里我真的胃里一阵翻腾,这位科学家的实验打破了我的“啊啊,生命就像是精密的仪器一样,一但被打破,拆开,就很难活下去了。”的概念。蛾子的蛹在他手里,就好像泥巴在女娲手里一样,随便怎么切开,塑形,组合,反正只要放到地上就能活过来。
......女娲在造人时,会不会也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捏过几个奇形怪状的人,把他们放到地上,使他们活过来?
2006年, 土耳其插画家C.M. Kosemen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篇名叫《All Tomorrows》的科幻小说,说是小说,其实更像是一本科幻插图册。《All Tomorrows》属于一种叫“进化科幻”的风格,这种风格主要描绘生物的各种匪夷所思的进化形态,经常和“身体恐怖”这种类别融合。小说讲述了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的科技高度发展,开始殖民全宇宙。在扩张的途中,人类遭遇了残酷的宇宙霸主,Qu。

Qu把人类视作改造的素材,于是便轻松的摧毁了人类文明,并把人类改造成千奇百怪的形态,投放到各个星球上。

这部作品非常的长且配图十分猎奇,所以我没法在此处详细的介绍文中讲述的故事和百改造得千奇百怪的人类。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搜索去了解一下吧。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模糊之物|联觉症好神奇 (Aww)
- 模糊之物|也许我们也并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Momo)
- 模糊之物|养了一只智能宠物,但懒得给它充电 (Yinanaa)
- 模糊之物|有人会爱没有四肢的小猫,甚至人为制造 (momo)
- 不怕不怕了|我,包罗万象 (嗨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