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书友寄来的盲盒
来自:鲁味蘑菇
蘑菇有一些书友群,有打卡读书的,有发布好价信息的,有交流读书体会的,有出版社组织的。每天接受海量信息,不得已折叠了一部分群。包括蘑菇在内的群里的这些发言者,是没有鲜活气息的电子生命。在群里吐槽调侃一番,彼此都是过客。偶有几个聊得来的互相加了微信,也仅仅在图书方面有过交流,并没有走入各自生活。
在群里认识了一个小兄弟,从他身上看到了十多年前蘑菇的样子:对这个世界满怀好奇,对热点事件急于发表看法,觉得满腔热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对于身边发生的奇闻异事热衷记录(手机拍照),对于他乡景致也想长久地保存起来(也是手机拍照),甚至对于他茁壮成长的妹妹也经常掏出手机记录每一个值得回味的瞬间——他一直憧憬有一部单反相机。
蘑菇不想当这种冷冰冰的电子生命,于是群里赠赠书,发发红包,大家乐呵乐呵。兄弟就大为感动,要了我的地址,说要给我寄东西。蘑菇乐见其成,心想这兄弟知道我爱书就会给我邮寄一本。他曾许愿给我一套人文社平装的四大名著,我老期待了,并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馈赠,毕竟宝刀赠壮士,投其所好最好了。
兄弟在群里说去物美超市,我也想起在北京生活的经历,也总去美廉美和永辉,和暗恋的女同事去田老师红烧肉,还有北京特色的稻香村(和我老家的老鼎丰一样好吃),庆丰包子铺,回龙观真大当年满大街的链家和我爱我家。嘱咐兄弟有时间去圆明园看看,我十多年前去过一次,没有在远瀛观和大水法旁边拍照,让兄弟替我拍摄维克多雨果和他说的话。兄弟叫苦不迭,说北京现在太热了。于是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非鲁迅口气,是那种真实的快活)。
顺丰邮件很快就从北京寄到我这个边远农村,我去快递站点取,嚯,好大一箱子。夹在臂弯里总往下掉,回家的那段上坡路我走的喜气洋洋,真想和不认识的人炫耀一下:看,我的书友,好兄弟,给我寄的好东西,倍儿有面!
我迫不及待地用我祖传的修脚刀拆开箱子,有气泡填充物——想着这书一定没有磕碰。七手八脚地祛除包装,里面的东西让蘑菇错愕不已:就是上午我们聊的稻香村,满满一箱,各式各样的糕点,我试着尝了一块,有那味儿了,此刻手里再拿着一玻璃瓶北冰洋汽水将绝杀。
兄弟知道我不按时吃饭,怕我饿到。兄弟知道我十多年前在北京待过,怀念老北京的味道。兄弟知道稻香村这个牌子送出去有面子也有里子。兄弟是一个心细而且善良的人,不像蘑菇浑身是刺。
这糕点比书强多了,书也不顶吃不顶喝的,甚至何年何月拆看还是个未知数。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慰藉不如传递脚踏实地的关怀。兄弟才二十出头,大有可为,会是一个很好的丈夫,我等着参加他的婚礼。
此刻,读书对于蘑菇来讲就是一种逃避和自我放逐,而兄弟的一盒稻香村糕点把我从蛮荒之地拉了回来,认真注视着人世间的蜚短流长,针头线脑。觉得世间最美的风景应该是人,并且永远应该是人。而能从互联网上,豆瓣里,读书群中形形色色的电子生命里找到这个最美的人,无疑是蘑菇的一种幸运。
我们曾经像一群鲨鱼,争分夺秒地啃食掉猎物之后,归于平静,各自散去。现在大促结束了,都把各自的中重心回归生活,等待双十一再次绽放。京东的2.74元的书也到了,那是蘑菇绞尽脑汁一夜的成果。
再尝一口糕点,唇齿留香,回味绵长。才渐渐懂得:要做具体的人,并爱具体的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谁有《怎样读历史古籍》电子版 (陋室藏书)
- 求购转让|不包邮 出 (也无风雨也无晴)
- 如何抑制买书的欲望? (平静的心)
- 中华书局的聊斋不知比人文社高到哪里去了 (eminem)
- 看了几个文学征文活动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