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在哪里
无用之言
结合上一次大家那么精彩的评论,特别开心,之前是战战兢兢,也不确定对不对,跟大家交流过觉得还是没跑偏,悟出来,被大家证实,那真是快乐中的快乐,钱买不到的快乐。
延用上次的定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智慧?知识,就是别人告诉的,无论是人生哲学,还是一些自然科学,我们都把它统称为知识。那么,智慧,就是所有自己悟出来的,自己想出来的,自己感受出来的道理和规律,统称为智慧。
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是不是现在越来越不需要智慧,只需要知识了?因为应试教育嘛,都是以知识为主,培养的是记忆力方面的东西,你教会了领会了就可以了。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他不是来自于自我的考量,它是相对独立的,这也是我认为为什么知识一般可能不容易产生快乐。更深层次的快乐必然来自智慧,因为智慧来自于自己,来自自己的感悟。智慧的产生同时就带着“自己”,带着“个性”。出现之后,本能就带着领悟者自己的状态。所以我认为,智慧,他天生就是“个性”的,而知识是非“个性”的。而深层次的快乐,必然和“个性”紧密相关。
智慧,未必是适合所有人。它可能更适合“领悟者”,但不只是适合“领悟者”,但又不是适合每个人。而知识可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知识缺少“适合自己”的判断,那么智慧结合知识可能就更好一些。
以创业为例,我们听到的很多这样的创业故事,有这样、那样的各种各样的创业故事。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也想去创业的话,我们必然面对另一个问题:哪一种适合我们?再比如说,我也想创作一个小说,我也想创作一个音乐。那么多的知识,现在知识都已经爆炸了,因为每个行业都在进步。那么多的知识,哪种风格,哪种写法适合我呢?
这就是我觉得是“知识”跟“智慧”的区别。普遍性和个性,而人的深层次快乐,必然和“个性”紧密相关。所以应试教育只能学知识,考知识。而后又反过来,应试教育又成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智慧”显得没有“知识”重要了。
这个文章不是去争论和论证“知识”和智慧谁更重要,而是目前在社会当中所处的状态是“智慧”的地位远远低于“知识”了,甚至低于“金钱”。那我们是要追求快乐的,那在“知识”和“金钱”里,我们怎么快乐呢?随着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知识”早就成了主流,然后人们开始抛弃智慧。我觉得不是。我觉得人如果想要深层次的快乐,如果想要找到他自己内心当中的深层次的快乐,或者,如果像哲学上那样“找到自我”,“发现自己”,那所需要的,就只能依赖智慧而不能依赖知识。当然,知识可以解决你很多现实当中的现实问题,它必然是极其重要的。这个不是在衡量或者比较这两个谁更重要,而是说智慧现在被放弃,被忽略的太多了。我是想把智慧再重新提出来,让我们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家长也好,学校也好,也能够再去重视培养“智慧”,在有知识的情况下也能重视智慧。而智慧跟知识相比,我觉得智慧是不能被抛弃的。即使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去教授孩子们智慧,但我认为智慧是不能被放弃的。不能被放弃的原因就是智慧是来自于自己的,它天生带着“适合自己”。无论“知识”也好,“荣华富贵”也好,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而是适合。也就是说,悟出一个道理,产生一个智慧,这个道理,它对和错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适合自己。智慧是自己给自己往前开的一条小路,路虽不宽,但自己可以往前迈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社会规律|我觉得中国人柔韧性强的原因是 (之澄与诗织)
- 社牛女儿V.S. 社恐妈妈 通过观察女儿我发现的社交规律 (人间烟火)
- 校园单位|打工人真的没有不可替代性 (镭神大魔王)
- 校园单位|蓝领不体面但真赚钱 (六个夏天)
- 校园单位|我发现中学时的交友方式像星露谷! (辰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