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更新~资深营销运营人士来拆解艺人捆绑/CP后,从0到1引流到上位、如何培养粉圈、解绑提纯、收割流量与达成热度口碑的一系列底层逻辑和精细动作
来自:公孙大娘武鉴手(如今终于慢慢清醒了。)
✔更新,基于楼里讨论意见更新完工的升级版本。
➡结论先行,也就是省流版:
我将cp营销运营的全过程总结为这套公式,区别只是运营的精细程度不同:
捆绑组合提升曝光 — 圈定受众对象提升好感 — 把受众培养成粉丝增加活跃与好感,人设引导 — 出现事件达成某种拆散/引导怜爱其中一方 — 产生cpf对立面,有了共同攻击对象 — 与其中一方割席,达成提纯 — 解绑
首先,也要说明几个概念,然本文涉及到的公式化运营流程基于cp营销,但捆绑营销不仅包含cp,前期在大众传播层面(也就是路人眼里)更多的还有诸如四大、四旦双冰这类的捆绑,甚至很成功;乃至论坛和营销号常见的捆绑碰瓷、向上撩架绑一个对家,也都属于捆绑的范围。这一步可以提升知名度,相当于引流,但对于用户留存乃至转化的属性较弱。
那么,在我们要讨论的CP营销流程公式中,其实就涉及到了以这一步为基础,从大众传播的公域一步步将观众引进粉丝圈层这类偏私域的传播场,从平台的大面积营销变成粉丝内部的精细营销运营(洗脑),渐渐留存转化出有作用的粉丝的路径,逐渐本质是一条公转私的用户链路。我们来看全盘的路径示意图。

所以阶段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此用户的数量也是呈现漏斗型,一点点进入更深度的用户阶段时人数也在减少。

第一阶段,尽可能扩大能引流的路人盘,把漏斗的开口做到最大,并做后续的铺垫,也就会多营销曝光,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追星俗称捆绑)。快速借助他人提升知名度,甚至借此完成对大众的心智占位,也可以快速改变路人眼中的人设印象标签。在这一阶段,路人观众为主要营销传播对象。
第二阶段,路好粉丝已经进入KOL矩阵、豆瓣小组、本人社媒账号、搜索互动引发的推流形成的专属空间,接受更垂直的用户培养。这个阶段,重点是留存路好粉,这也是领嗑员潜移默化放大特质来洗脑人设的重点时间,再以不同内容和群组筛选、分层,(追星俗称埋线、洗脑甚至辣菜),小规模摩擦对立事件得以必然出现,开始试水不同话术方向ab test,cpf粉在圈内总体产生倾向后带偏大多数人,少数人无法认同这种倾向或动作就会离开、边缘,等于被筛选出去。
第三阶段,继续在对粉丝分层激活,第一类是高忠实度粉丝基本会有被培育出来的偏向了,第二类是还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的粉丝,用一个到数个的关键事件尝试转化 (俗称大规模提纯) ,即使转化不了成唯粉的,也会在公域场尽量营造态势,尽量留存成怜爱单人的路好,对单人后续曝光有利。所以很多cp会在播出快完结时突然结合剧情卖惨,戏外也有可能(印象比较深的案例是琉璃的云歌会),营造全部人和相方都对不起XX的舆论。
这次关键事件(类似营销里的节点大事件)如果选择高讨论度的方式,那么产生的结果又很容易能影响外部观点,比如很多闹得轰轰烈烈的一些cp的be(极端例子比如当初的陆地),会再次影响第一步时所有对此组合曝光有认知的观众对你的印象,也就是还停留在第一层的用户。所以,cp提纯的话术就很关键,当有一方更对不起一方(这个一方经常是包含艺人和艺人唯粉的),那么具体是什么样的错误就关乎转化效果,可能也和艺人真正的关系有关了吧🤣因为很多涉及rps会上升到一方人品的程度。
这样,也应该就能很好理解,这过程是不以观众自身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定会“被推动产生对立事件”的,也就一定会打架的。
整个流程里,主要工作是关键节点的全网营销、营销号和kol的投放推广、基于粉丝圈层的精细化运营,所以整体费用看规模,组合拳配合得好不会花费特别高,毕竟精细化这三个字等于“省钱”,而运营部分(粉丝俗称的脂粉洗脑-羊骨-提纯步骤)才是转化的关键。
这样打造的故事也很重要,我们来看理想化的故事模板:

一些前提:
现在播剧综艺都有埋线捆绑、营业或组合曝光、很完整的脂粉领嗑、事件产生后不同平台联动、提纯话术发放传播一条龙。 cp营销作为艺人弯道超车的重要上位手段,和配角掀桌带着类似的动机和运营逻辑,因为有机会迅速扩大路人盘知名度,还能收割一批粉丝,这已经成为了某种可复制的公式,而无论成熟的粉圈人士还是营销运营团队,都对这些操作并不陌生了。之前也在豆瓣看过相关脂粉对于提升人气进行A与B捆绑到提纯操作的科普。
➡详细对每一步都做拆解分析的全文版:
本文将从运营理论和实践出发,分析拆解这些场景下完美的精细化营销配合粉丝运营的步骤。也就是粉圈常说的发洗脑包、捆绑、拉踩、立人设、引导粉圈打架,这一系列动作并非孤立,而是遵循线性逻辑,为设定好的阶段目的服务。
作为从事用户运营、平台营销领域数年的我知晓并从事的真相是,人心的喜爱是明确可以打造并建立出来的,甚至这过程中运用情绪力来引导。那么,反过来而言,厌恶是不是也可以被打造出来呢?而且这更容易。其实,用户被引发的情绪也都是可以被打造出来的,成为用户精细化运营设计和实施的一环。
备注,核心案例取材于真人秀选秀节目🌊五的官推,因为这个案例中的干扰因素较少,所以比较标准的呈现了全过程,可以详细拆解。作为综艺,cp的同时还提到了团魂、并受选秀的故事线影响很大,有更多话术和事件的空间。在剧播的cp因为时间更压缩,精细程度通常没有这么高,除非很早就开始埋线买股的圈。并且现实情况通常由双方脂粉、大粉的介入,所以节点的爆发更不可控,很难为单一群体完全掌控,受运气影响会更大,很难形成完美的理想化公式下的情况。当然,谁提前营销铺垫得更好更完善,大粉心智培育得更好,谁更能抓住关键时机,更易得利。
1️⃣第一阶段:
核心目标:引流,并尽可能在目标受众中扩大引流的收口,继而达成初步留存(或好感留存)。可粗浅理解为扩大曝光尽量吸路好、捆绑埋线。
✅核心步骤:利用兴趣标签圈潜在的好转化的受众营销 一 建立路好 一 捆绑其他知名度/路人好感更高的对象形成双人或多人群体引流更广泛受众的好感 — 打造cp/群体密不可分的团魂,留存路好强化提升她们的好感
关键词:捆绑,比如CP/团魂
舞cp时可以强化被捆绑的更强的A为什么主动奔赴/喜欢B的形象,以此抬升观众对B魅力的隐性认知,也产生对B的好奇心理。
舞团魂时可以阶段性打造不愿拆分的团魂,并塑造团体内部的魅力或吸怜爱/可爱的人设,什么最吸引泛好感的爱屋及乌就用什么。
此阶段可以发初步的利用被捆绑他人给公众的明确印象来抬高自己的洗脑包建立个人印象。顺序:放大他人夸赞抬高自己—明一起夸实则抬高自己—明夸所有暗踩部分—小规模比较,踩其他人突出自己。
用户心智过程:认知好感A-进一步认知B-怜爱/好奇B-共同好感AB-进一步认知好感B
2️⃣第二阶段:
核心目标:重点培育留存的路好粉,筛选、分层激活成为更深度的服务个人的粉丝。
✅核心步骤:
1.初步心智培育阶段完成,也有了供更深度意见输出的内部团体空间,开始准备建立矛盾,制造对立。
2.所以,逐步营造被捆绑对象的错误,也就类似于初步提纯,但这一步不是为了提具体的粉而是整体带偏路好的心智,为吸忠实的粉丝做准备。也就是尽可能带偏带走更多路好成为自己的流量池。(这步因为初步转化,所以不能直接与被捆绑的A对立,要给A情有可原的负心理由,设置外部迫害她们拆散她们的对象)
3.紧接着,需要核心刺激事件,快速转化这时共同好感A与B现在这个瞬间倾向于更好感B的大规模流量池。将此刻对被拆散无能为力的伤感情绪化为对B更进一步的好感,甚至有些粉丝那里可以化为“我可以直接为哥哥姐姐做什么”的力量与行动,这样的交互行为又能建立更强更紧密的关系,也就是用户促活。
动作:有限度的部分切割或设置外部对立面,引导对其中一人的更深好感哪怕只是瞬间怜爱 — 外部核心事件刺激,利用外界某突发对立,激活初步粉丝的怜爱并可以做出力所能及的参与
关键词:外部对立、分离转化、固粉促活
cp粉里常见的是强势方的唯粉与cpf的根本矛盾,所以造成核心刺激事件的对象常常是一方唯粉(这个是必然会发生的,造成的意思在于只需要引导在为我所用的节点上)。
2中那个初步切割A和B恶势力的还可以引导为平台、其他外部对象等大魔头的迫害,更偏向某种不可抗力,因为切割是必然的,这步只是为了分离而不是最终想达成的目的。
3中核心刺激对象最好需要替换为可以直接斗争的对象。在这个案例和很多节目里,恶势力和斗争对象因为情节的关系,被有目的放大与变形事实后,巧妙替换成了具体的人与粉圈。
3️⃣第三阶段:
核心目标:依旧是分层运营,一是尽可能吸取更多流量池里的好感用户,二是对已收割用户进行培养,持续提升粉丝粘性
✅核心步骤:1.将A一步步引导到与迫害A与B势力趋同的并创了A与B的cp/团魂粉丝当时的那个对立面上,让B尽可能吸取当时共同好感AB的用户,尤其是对粉圈套路乃至营销不敏感的浅层用户,恰好反感/乐子在浅层用户那里更易传播。
2.这里还有个重点是引导不看A不关注A,这样就可以将关注聚焦到B身上,引导拒绝再度接收A的魅力点,A能吸到初始粉就说明能吸好感,是必然要营销矮化的,引导原好感受众不再与A连接,如果很难达成,就强行用率先发洗脑包的方式洗脑对方失去魅力。或者利用外部事件刺激,引导强化对B的更关注。
3.此时,还需大力塑造B的单人形象,吸引关注。也可能在引导不关注A的同时,用提升预期的方式,对新转化来的好感粉丝提升士气,留住放大粉丝们对B的关注度。比如基于打造能更续航的那些满足一定慕强心理、深度怜爱心理的形象进行营销内容的设定、话术的设定。也就是既打造一点点变强的形象吸粉固粉又造出虐点惨点怜弱吸粉固粉。
4.等用户心智培养得差不多了,整个路好群体对B的关注、喜爱、期待高于A了,再利用关键性大事件推动粉丝转化,也就是粉圈说的提纯。(关键事件可以有很多次小规模的,提纯也可以有很多次。提纯不仅提唯粉,关键还可能影响cp触发的路人盘浅层的观点,这个初始的最大流量池才是吸粉的蓄水池,而非已经wpg转不转化都有了偏向的那几个cpf)
以上所述的这些过程是可以反复筛选粉丝、反复分层反复震荡的。相同的套路可以不同规模不同程度反复使用,最终吸引并留下所想要的且能被话术洗脑的粉丝。
这样的粉圈,还会经常引战以偏激导向洗出低龄粉并让她们对内的粘性提升,从而深度陷入粉圈内部的信息茧房 — — 打架固粉 — — 粉圈羊骨带风向潜移默化改变观点 — — 出现刺激性事件,逼迫转化立场 ;这也是吸引路好并将路好洗成粉丝的过程。一次次用户筛选之后得到想要的容易被引导且指哪打哪的粉,把不听话不容易被洗脑的都筛出去。
后续阶段也可能进入更日常运营的阶段,大粉也可以替代部分脂粉。根据具体每个粉圈的性质,会有不同的目标和做法。偏激的粉圈日常就会正炒反炒保持活性和热度,固粉、引战、虐粉,再碰瓷、撩架、虐粉固粉一条龙。尤其在关键节点如氪金、做数据前拉练、虐粉盘活粉圈。当然粉圈不可避免会更偏激、信息茧房,那么有时会有出手引导内部的极端对象对立而离开粉圈,让更新的没有那么极端的粉上台主导,延缓粉圈偏激的进程。
而遇到新的扩圈活水机会,也可能会从头开始做。
我用资深运营+营销的工作思路一步步拆解流程,觉得案例里粉运配合营销节点、联动,主线清晰,堪称精细化运营, 是经过验证可以跑通的一整条清晰的粉丝运营思路。这里要说一个前提是,粉丝与路人不同视角下,舆论的认知方向往往是反向的。所以这也是总说cp粉会怜弱,乃至cp吸到的路人盘也可能普遍怜弱的前提。
因此再贴两个我认为影响比较大的,其他影响因素:
1.cp粉圈成熟粉丝自发行为:通常而言cp中花妈会更多一些,花妈主动拉cp的可能性也更高,会有更多所谓战略性工具糖。因为比较能吸梦女的一般唯粉会较为强势,不会特别需要cp粉中的粉丝数量。从粉丝效果来看,花妈/嬷嬷相对可以算是只为一方服务的。
2.观众自带倾向:节目/剧的故事线与领嗑员打造的人设息息相关。所以,有一些情况下,花妈无法胜利,因为观众自带一些磕cp是为了苏某一个人的倾向进入cp粉圈的。不过这一类有可能不会太深入,后期转唯的可能性比较高。不过这一点,也可以提前通过公域营销强化倾向。
当然,这每个CP最终轰轰烈烈提来的粉丝,其实作为路人是不太理解的。所以最后,也对于这套营销+运营的必要性做了一些猜测,为什么屡见不鲜屡试不爽:
1.运营门槛不高。当前因为底层执行人员和用户心智已经培育出来了,部分会玩的粉丝和执行逻辑的脂粉对流程很熟悉,直接改变一下话术就可以运营下一对。很多实际上人数并不多的rps也有这套流程,节目/剧结束之后走完全套,有时候一群脂粉就可以完成效果。
2.目标人群转化效率高。其实我很好奇这些cp粉的用户画像,除了短期氪金,非常容易被洗脑的其实很容易被营销操控情绪,很明显在人群中的占比不高,而且很可能会在衰退期被强营销洗到另一个圈去。但是确实是营销能打穿的受众,比较理性的人群本来就不是这些营销的受众,再多营销效果也不会好,那营销的作用就体现在这些目标人群上,也只能转化她们。而选择用哪些KOL与投放标签,其实等于在内容分发的营销阶段就已经筛选了想要当作目标的粉丝了。
再说一下粉丝的作用,不光是氪金,能做数据能产出的粉丝其实有点类似于品牌喜欢培养的种子用户的作用,还是有意义的,而粉圈还具备ownership能自己给自己打气,日常运营提升粘性。
3.争议本身就是热度。埋下一些外界动乱因素,比如建立粉圈之间的矛盾,是不是也是帮忙做数据、顺便固唯粉的方式呢?那么这个外界动乱因素是要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所以,cp粉圈的规模就需要被控制,也就有了解绑的第二重目的。当它自行发展到矛盾,一定是不如自己去主动下刀,让结果往可控性上靠拢。不排除极少部分主动be,与其日后有发展壮大的麻烦不如撕掉,闹难看些新粉不会产生、中性cp粉双脱的概率又会上升。
除非cp粉比唯粉更强大,那就尾大不掉了,比如dg某几对的情况,那么从运营的结果视角看,必然需要改变工作思路去做cp粉的工作,而不是只靠唯粉了。这种情况,只能尽可能脂粉发人设潜移默化的洗脑包,让cp粉圈倾向改变,虽然是两个人但转向更爱一个人。一般而言,各种层面的弱势方(人气更低、人设更付出,不过这个不能是工具人舔狗、本人更惨)相对会更有被怜弱的可能。但本质上,仍然是双方甚至多方的运营博弈。
最后,也想说明的是,其实目标不只是最后一步,而是每一步都是目标设计下的内容,停留在任意一步都是进入彀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5年 4/25 云合估值 (猫发财🐱)
- 商业价值|虞书欣杂志汇总4.24 (哈哈哈耶耶耶)
- 数据追踪|云合累计播放量女演员50人综合版(勿搬,需核实) (Lulula)
- 四月闲聊楼 (我的小吃货宝贝)
- 第20届华表奖提名名单公布 (Michal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