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晓自身的分裂,但无法解释原因|《梦游人》线上共读会
快闪楼
已结束
KEY-可以文化(浙江文艺上海分社官方账号)
大家好,这里是可以文化·豆瓣Club,今年六月,我们推出了德语文学巨擘赫尔曼·布洛赫的成名之作《梦游人》。在此,我们邀请到了本书译者黄勇老师为我们领读《梦游人》,一起开启为期18天的阅读之旅。
豆瓣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次的领读人黄勇(明诚致曲(douban.com)),很高兴能带领大家一起共读《梦游人》。
作为本书译者,我深感荣幸能将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呈现给大家。我想说,和布洛赫的相遇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希望大家也能在共读中有所收获。
为什么要共读《梦游人》?
《梦游人》是布洛赫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一举跻身文坛的成名之作,被誉为“继《尤利西斯》之后不朽的杰作”。本次全新译本由德语原文直接翻译,是中文世界首部德语直译本。
小说由彼此独立的三部分构成——《1888年:帕瑟诺或浪漫主义》《1903年:艾施或无政府主义》《1918年:胡桂瑙或现实主义》。身处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动荡年代,布洛赫以这样三部曲的形式塑造了三代典型的“梦游人”。
托马斯·曼说,这是一部令人钦佩的作品。阿伦特为《梦游人》英译版作序时说,它处于不可挽回的过去和还未到来的未来之间。《梦游人》的创作,深深植根于时代的精神,呈现世纪之交欧洲思想激荡变革的不同阶段,饱含对世界的真挚关切。而这份焦灼、深沉的思想,在当下,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

什么是“梦游人”?
布洛赫说,“梦游人”是“想着逃跑,想着无边自由,却只能在笼子中摇晃笼栅的人”,是“深陷没有尽头的梦游之中,再也无法脱身”的人,是寻不到路的“迷失在不可见的黑暗中”的人……
梦游人是一个意象,是布洛赫悲悯于时代的创造,是无力反抗的年代下人们精神状态的浓缩,也是今天不知何去何从的每一个人。
世界正极速变化,超乎想象,或荒谬或离奇,仿佛我们每天都在重新见证历史。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时代,如何自处,甚至是如何好好地生活?

关于他的时代,布洛赫说,“这是一个比过往任何时代都懦弱、怕痛的时代,它正在血海中淹死,在毒气中窒息;一群群银行职员和唯利是图者扑入铁丝网中;精心打扮的人性和博爱,不去阻止战争发生,而是摇身变成红十字会,为战争制造假肢……”
但这不是全部。布洛赫用写作的方式继续发问:“这个时代,总会在某个地方有一种纯粹的求知欲望,总会有一种纯粹的艺术意志……”我想,《梦游人》本身就是一个回答,也期待大家的答案。
如何参与本次共读会?
共读说明:
共读书目:全新德语直译本《梦游人》(黄勇 译)
共读时间:7月29日—8月15日
领读人:黄勇(《梦游人》译者)
答疑&主题讨论时间:8月6日&8月14日 当天19:30—20:30
参与方式:
本次共读包含打卡&自由交流、两次主题讨论&答疑
打卡&自由交流:
共读开始后,大家可以每天来评论区进行打卡,同步自己的打卡时间、阅读进度等等;
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读后感、书摘,或者和其他读者一起交流讨论。
主题讨论&答疑:
共读期间,除了自由交流之外,大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并在提问时加上【提问】的前缀,方便我们更快看到问题;
同时,本次共读还会在评论区发布2次主题讨论,并注明【主题讨论】的前缀,你可以就你感兴趣的主题和大家一起进行更为聚焦的讨论;
我会在8月6日&8月14日当天19:30—20:30回答大家的提问并参与主题讨论。
8月6日主题讨论:《梦游人》中的哪个人物形象令你印象深刻?你是如何理解他/她的?
8月14日主题讨论:《梦游人》中令你感触最深的一个片段。
活动奖励:
本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从打卡留言并坚持到最后的读者以及分享精彩读后感的读者中,评选3位朋友送出《梦游人》定制藏书票和帆布袋各1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