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
来自:闹闹(你抬起我的下巴,我就冲你笑一个)
我是B型血,喜吃羊肉,最早可以追溯到没上小学时自己可以去80岁老爷爷摆的羊汤摊子那买羊汤自己喝。为什么说血型,大概是因为很久之前我说我爱吃羊肉,友人问我什么血型,我回复B型后,他说那就正常了,你这是匈奴人的特征。
匈奴人的主要血型是B型。 这一结论基于对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研究,特别是在长城两边的古老游牧民族中,B型血占了大多数。匈奴作为这些民族之一,其B型血的普遍性得到了多次提及和确认。
《史记》一书不仅称华夏人为炎黄子孙,也将秦人、楚人、吴人、越人、蜀人和西南夷、匈奴、古朝鲜说成是炎黄子孙。
山西多面食,不过我出生的时候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很多,我姐总说我小时候吃的鸡蛋得有一卡车那么多。除了爱吃鸡蛋,我家吃肉也还可以,我们家吃肉排序:猪肉、羊肉、鱼。
猪肉食用方法:1、买生猪肉切片或丁,炒好后放到冰箱里,每次炒菜时会配一些。2、买成品卤的或熏的猪头肉凉拌吃;3、过年时买大块的猪肉,先煮后蒸,蒸完需要用黑酱或者蜂蜜在猪皮上抹一层然后进油锅炸制,主要在过年吃蒸锅火锅的时候切片食用;4、买成品卤制的猪大肠,配青红椒炒制,非常的好吃。5、去我家对面的饭店买水煮肉打包回来吃。
羊肉食用方法:羊肉一般就过年才吃,平时主要是喝羊汤。老家的羊汤其实是羊杂汤,羊汤的汤是用羊的骨头熬制是白色的;羊杂的杂包括肝肚肺肠血,不配羊肉,现在会加一些粉条子,喝这样一碗羊杂汤要放很多葱花和羊油浇制的辣椒油,非常的美味。小时候配的主食就是我妈蒸的馒头,是那种老发面的,馒头偏实在,泡在汤里会吸饱汤汁,十分的可口,汤是免费加的,一般2碗起。现在一般会配饼子、麻花等。
过年就好了,会买好几斤的鲜羊肉。我们吃的羊肉有3种:1、羊肉胡萝卜馅饺子,我妈负责拌馅,然后葱花让我切好了拌,我负责擀片,我爸负责包,我妈负责煮,我负责尝熟没熟;2、炖羊肉,炖好后每次吃一些会配上黄萝卜喝好几次;3、酥肉,把上好的羊肉剁成馅加入调料用筷子团一个大致的形状后炸制,过年时聚餐会拿出来几块先切成小块,配上水加上调料做成酥肉汤喝。这个酥肉是我姥爷教给我妈的,我打算今年过年学一下,可不能失传。
鱼肉的使用方法:山西是山区,物流不发达的小时候基本上没吃过海鲜,海鲜就是干虾米皮或者是带鱼,虾米皮用来提味的,比如在饺子馅里放一些提鲜,我在虾米皮里发现一个小螃蟹都能开心半天,比绿豆大不了太多的那种螃蟹。
说回到鱼,平时吃就是鲤鱼或草鱼。清晨去早市,店家的三轮车用红白蓝塑胶袋包装好,里面放着水库捞上来的鱼,都是鲜的,活的,乱蹦的,挑一条或几条回家炖鱼汤吃,味道也是鲜美。我妈怕我卡刺,基本上都会把刺给我挑好了吃,等我上班后第一次黄河大鲤鱼因为没人挑刺自己吃,结果第一口就被卡住了哭了一中午。
过年我们才能吃到带鱼,我爸买回来就开始接受我妈对于带鱼提出若干意见(买大了买小了买贵了买的不新鲜等),然后我爸在和我妈的争吵中完成带鱼的处理,我爸处理好后我妈会偷偷再处理一遍进行腌制,如果处理时被我爸发现,又会吵一架。腌制好的带鱼如果煎就不裹面糊了,如果炸还会调个面糊,做好后也是冻在冰箱里等过年时炖着吃。当然炸好或煎好的带鱼都会给我先吃一些。
其他肉肉:鸡肉我基本不记得吃和做,可能和小时候姥姥养鸡下蛋为主,鸡是生蛋的,吃鸡也就是坐席时吃吃。牛肉也吃的少,也基本不会做,主要是贵。一般逢年过节我们会在街上碰到一个三轮平板车,车上罩着一个白色的布,布的下面是一大块牛肉,你要多少,老板会用一个特别大的刀去给你片一些,很少一些就很贵了。我还吃过马肉,很柴,不好吃。
说些难忘的瞬间
有一年的正月二十,那时候过年都有庙会,还会放烟花,我爸带着我去看烟花,路过卖羊肉串的摊子,给我买了羊肉串,那个羊肉串是用自行车条串好在炭火上烤制的,我已经忘记了味道,但那个正月二十真的好开心。
我妈不吃葱,所以我和我爸出去喝羊汤时会放好多的葱花,真是美味啊,我和我爸是羊汤搭子。我们基本上把老家市里所有的羊汤店都喝过一遍,每次都放好多葱花。
15年第一次做库布齐沙漠徒步项目,在穿越了25公里后的次日清晨,宿营地提供了羊杂汤,这是我这辈子喝过的最好喝的羊汤,是因为前晚看到了银河星空还是羊肉确实美味,内心已无从考证,但那个味道估计以后也无法被取代。次年依旧带着团队走了一遍库布齐,宿营地已经没有那么好喝的羊汤提供了。
自从带着老公回老家喝过羊汤,他就爱上了老家的味道,每次回来总会暗搓搓的不好意思的提起外卖一些给他,想来也是好笑,他也从北京羊杂汤进化到正宗的羊汤必须是原汤熬制,必须配羊油辣子。
疫情期间,自己动手包了羊肉馅饺子、做了炖羊肉,前几天还做了焖面,这些都是我对于家乡的珍藏和延续。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下一个目标吃个小鲜肉吧,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