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她是真女权吗……
以前觉得她是女权 真的蛮喜欢她的😅 她的行径很难评啊……爱男实锤了
她和阿特伍德都接受过采访,两人都明确表示过自己不是feminist
不觉得这是个“八卦”,门罗错在作为一个母亲没有及时发现丈夫对女儿的畜生行为,而在她漫长的92年生命里有无数次机会帮助女儿,可她却选择了逃避并且公开对畜生表达爱慕,这对她女儿来说无疑是半生的伤痕和噩梦。作为一个曾经强烈喜爱门罗的读者来说,从前无比希望身边人都知道她的小说,现在都希望大家知道她的虚伪冷漠与无能。
但女名人不管是不是女权主义都会被当成女孩子的role model来宣传的 从这一点来看我是挺理解感觉被她背刺的读者,我看报道她女儿选择要揭露的导火索之一也是因为门罗去世不久又要被选入什么30位女作家代表还是什么的?
这事经历过很多讨论和定性了lz可以抽空去浏览一下,但我还是好奇门罗有表达过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吗?她的作品也完全看不出有女权主义思想
读了《逃离》读得很痛苦,没看出女权倾向,最多也就是女性视角。书里的女人都离不开家庭和男人,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有意安排的……
建议去听随机波动讲门罗那一期
对,我只读了第一篇,女主在女性朋友的帮助下逃出去,又跑回来我真的破防了,感觉是作者内心的价值观倾向
怎么看?用眼睛看啊。我看的是作品又不是八卦。再说了只有作品是永恒的,那些八卦不过是边角料。好的作品可以流芳百世,而不好的作品哪怕人品好到爆炸也默默无闻。古往今来大部分作家都是靠作品出名而不是靠八卦,毕竟时间久了,谁知道家长里短的那点破事。就像追星,追的应该是鼓舞人心,激励前行的勇气而不是毫无演技的小鲜肉。
门罗作品不管是内容本身还是写作技巧,感觉就是很一般。
立意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是一个作家
作品没得说,最强的那批现代短篇小说家之一,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写出了现代生活里那些难以言喻、无法说明的褶皱,虽然不如契诃夫有那么强的开创性,但是读她一些短篇确实让我有读当初《三姊妹》的那种感受---原来生活是这样的。她声称自己不是feminist,但是她作品中有流淌着的对女性心理的精准捕捉。 这件事情发生之前,门罗是我最喜欢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但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恶心,我完整地看完了她女儿的报道,越看越觉得恶心,那篇我很喜欢的《熊从山的那边来》现在看就像个笑话。至于说《逃离》,中产阶级女性深陷不幸婚姻的泥沼,果断自救的才是少中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老驴拉破车,凑活着过罢了,普通人的一生放大了看都是写满了不干脆不尽兴。很多女性在婚姻中不幸,把痛苦和控制欲转移到子女身上,也是丈夫/父亲的缺席,不然怎么会有人戏称母亲和子女的对决是”代理人战争“。出了这件事,越看越觉得很多文章也是她自身境遇的投射罢了。
哦,我倒是无所谓。毕竟我的看法还是买的书是看的,不关系写作者的情况。
说真的,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女作家的作品中看到过真正的女权主义,只要她们笔下的女性角色还在赞美爱情、陷于自伤自怜、同情一些男性的所谓困境,我就觉得她们总有暴雷的可能性
说实话,能不在乎这件事的你猜都是什么人
没看法,从来不关心她和她的书,早就知道她,但是完全没有任何了解和翻阅她作品甚至相关介绍的欲望。现在想想我的gut feeling还真是准到可怕。
关于她女儿这件事,非常烂。书的话如果正常看书可能没影响,如果把她的书当做是女权之类的应该会挺难受的吧
喜欢作品无可厚非啊。当然无法接受不能再喜欢了也无可厚非。评论区也不必给读者扣帽子,我们只是读作品。(以及想申讨也要去详细了解吧,女儿很早就告知生父和继母,然后生父继母让女儿不要告诉妈妈,一块瞒着她直到她六十多岁才被女儿告知。希望所有人指责母亲的时候别忘了指责父亲。)
(没读过作品也不了解作者的其他相关,仅就这件事来说)跟女权不太挨边吧,离不开男人的恋爱脑还差不多
出版社是不是太喜欢营销女性作家“女权”了,金爱烂也这么营销然后招骂。个人建议喜欢女权作家想了解女权还是看社科人文类的作品吧。
虽然说有出版社营销,但是读者也有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这方面感受,读者也是会骂的
一样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没读完这本书的原因,看得非常痛苦
她是媚男的
我读完了也很痛苦,这本书里还有一篇是写一对母女的,女儿有一天突然离家出走后几十年不和母亲见面,我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很奇怪,结果没多久她女儿发表声明,好家伙这是写实啊...
个人认为,虽然情节安排上是卡拉再次回归家庭,但隐含作者并非支持她的回归,而是为了以第一人称视角突显现实条件的无奈&男主的成功PUA。不然结尾不会写卡拉心里有什么东西永远死去了。
骟货,有你发言的份吗?
给人家扣帽子,又给别人摘掉,再攻击别人?
写作训练老师之前就和我们说过门罗并不是一个女性主义作家,她笔下关注的对象其实更宽泛一点。门罗一个短篇《漂流到日本》里面就有写女性逃离婚姻,但不能摆脱社会关于“母性”的规训的这种痛苦,不过最后女主人公带着女儿又找了一个男的就挺难评。或许她看见了女性困境但精神上又忍不住爱男
还是得去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看书, 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这里被当做工具
你爹强-你儿子也会无所谓吧
感觉被背刺了
某层将门罗事件评价为八卦的可以说是拥有超绝钝感力了,不过看一眼主页性别,一下子明白了,你不能指望一个田力人理解女性的痛楚。
不是女权也影响不了大家批评她吧?是个正常的母亲都会保护好女儿,这跟她有没有女权立场没关系,跟她是不是出生有关系
想想男作者并没有因为个人的生活道德问题而被禁,或者评选出色人物出色作品因为私生活罢免提名(比如卢梭之流把5个亲生的孩子直接送到孤儿院)。就觉得可以对她的书宽容点。支持她的书不代表支持她的价值观。爱看就看。反正她也挂了。版权费估计是给女儿吧?
觉得她作品里把女孩子一些小的情绪小的残忍抓得很精准,所以作品应该还是会去看的,然后作者人品什么的,只能说之前就没抱太高期待,所以并没那么震惊,毕竟她写的作品里,有篇《Hired Girl》(好像是这个名字)里面女主故意问女主人她的一个女儿,在完全知道那个女儿很小就夭折,因为大人搬家具的时候没注意把她砸死了,还有有一篇里女主是个作家的时候讲了她用了一个女生给她讲的小时候妈妈因为灯泡在手上爆炸最后烧死的事,当时对这些女主心境的描写,就觉得作者本人是懂残忍的,那种普通人也会有的残忍
你可真牛逼,阿特伍德能写出那种作品就说明她是,不论口头上如何
…那你去告诉她?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是这样啊。 谢谢啦
我就没发现过她有女权倾向,实际从她人生经历看,她是从男权社会获益的,书肯定还会读,但不希望别人把她当成女权代表来推崇
梁文道的付费播客八分半这一期讲的非常好。可以去听听,都会有收获的
首先我觉对对门罗对她女儿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好恶心,,完全是一个自私的人。。。但是,,,看到舆论,,我也深切感到其实人们就是天然的对母亲这一身份有着高要求的。。。。。很矛盾
她对女儿的指控有回应,大概就是“要求母亲为子女付出是一种集体性厌女的压迫(所以女儿和继父的事情是他们两个人的事,和自己无关)”
就也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吧
作品真的可以,价值观嘛……很难评
恶心的人哪个行业都有,只是个概率问题。作品和作家分开看,管他下蛋的鸡长啥样了
1.根据您转述的说法,就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呀……门罗女儿被伤害的时候只有九岁。不论是男是女,作为成年家长,保护好未成年子女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有法律义务,是一种底线,而不是针对母职特有的付出。“厌女”指的是针对于女性性别的结构性压迫,但是门罗的问题换个性别也应当被指责,这个时候扯厌女(再考虑她否认自己是女权主义)真的很讽刺。 2.更完整的门罗回应是,女儿告诉门罗时“为时已晚”。这是很关键的,因为女儿已成年,从法律上讲,她不对其负有监护义务了(还有其他一些细节,比如门罗当时并未和女儿一起生活,所以不能苛求她发现并阻止女儿所受的侵害)。否则她这种行为直接是不作为的违法犯罪。但即使是现实的情况,门罗为此受道德指责一点也不冤。 3.她的恶性排在继父(犯罪),生父(不作为的违法犯罪)后面。
厌女不能用作对性犯罪帮凶的辩护。她确实在支持那个男人。不要求母亲对子女无底线地付出,但至少不能作为帮凶存在。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