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感悟|感觉吴艳妮的“显眼”激活了集体潜意识深藏的羞愧
来自:心可溯源

27岁的川妹子吴艳妮是女子100米栏的全国第一、亚洲第二,本次更是代表国家出征巴黎奥运会。
吴艳妮在国内人气非常高,当然不只因为她的惊人的成绩,更多的是源于她鲜明的个人色彩,她爱美、爱展现、很飒、很有野心…..,这些都在她成绩还不错的时候得到了大众的赞美,但在一次抢跑犯规没有得到奖牌后,遭遇了强烈的网暴,之前对她性格的褒奖之词一夜之间都变成了贬义,变成了“显摆、爱抢镜、招摇…”。
记得林巨老师关于这个事件的总结,他说:这些讽刺背后的含义是“你没有成绩、你就啥也不是”、“你没有成绩你还好意思做各种动作还显示自己…..”,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吴艳妮“突显自我”的这个性格特色把我社会集体潜意识中深藏的羞愧全都激活了。。
在过去的传统观念里,尤其是对女性的教育是“生来羞愧”的,而网络上那些人的评价其实不是对吴艳妮的,是很多人内心对自己的评价。在过去的传统教育里人们的心中被灌输了很多压抑的“声音”: 你不能展现自己、你是个什么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被当成一个生来就有价值的、多彩的生命在对待,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当做“东西”在对待,要有用才行的东西。
所以当你夺冠了、创造记录了,人们就觉得“嗯,这还行、这还可以”, 然后一切都变好了,但是当你没有取得好成绩时你就啥也不是,这就是集体潜意识深处的“成败论英雄”,意思是“你这个人本身不值得一提,除非你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在这样的潜意识里作为人本身是很羞愧。
而吴艳妮无论成绩好坏都敢于展现自己、显现个性、大胆着装,大胆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状态把人们深藏的羞愧感全部都露出来了,心里觉得“什么成绩都没有,怎么好意思展示呢?”,是一种深深的不配得感。
吴艳妮最可贵的不是她有成绩之后,而是有成绩之前也敢于展现自己。
而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只有当我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想法是本末倒置的。因为,一个人是先觉得“我本就是值得的”才有内驱力创造出价值。
而心里有一种“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我就什么都不是了”这样的自我贬低的念头,反而会影响这个人活出自我价值。
——————
补充:这样的讨厌和这个人的对错其实没有关系。
举个例子:
比如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女孩们即使不认同他们的状态,自己也不是同性恋但女孩很少讽刺和强烈的反对。
但男性群体就特别讨厌同性恋,特别是对男同,其实不是因为男同的行为的对错,是因为很多男人小时候一点点不够爷们儿的样子他就能感受到他的环境的否定他的,所以即使他很爷们儿他的环境很认可他的存在,正常情况下他们也对自己很有信心。
但看到同性恋的时候,他们内在的害怕不够爷们儿的一面被否定而焦虑的羞耻感就出来了。
女生对这个部分没有太多的定义,所以即使不认同也不会有情绪,只会无感。
但男人这个部分是有危机教育,里面充满警告的,所以会点燃他们的情绪,还有批判。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想找一个长期聊天搭子 (荒野猫)
- 女生都想要被爱吧 (ʕ ᴥʔ)
- 为什么我谈恋爱只是为了有人陪 (逗你玩)
- 紫微斗数随缘看盘(请认真看帖子内容) (猫甲)
- 人际&亲情|没有社交的生活正常吗 (小地摊在逃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