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很想找人分享,,特别是国内朋友一起玩忽视我的时候。难道人到了新环境就是需要社交吗。
因为在国内我们都是majority,不存在融入的困扰,那么此时个人的自我需求自然更重要。但到了国外,自动成为minority,人类寻求归属(community)的本能就会自动上涌。 不过海外留学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社交关系都是为了躲避loneliness、有期限的低质量社交,甚至很多人在你出来之前都是你压根不会有交集的群体,回国以后也自然会断联。真实的友谊无论在哪都是稀缺品
我觉得是的,可能在新环境里面不仅没有社交也没有其他能让你感觉熟悉的东西,那就社交吧
我完全相反哈哈。在国外,天天8-5接触好多人(同事,患者),累死。对我来说已经完成我需要的社交了。只是偶尔去参加同学聚会,让自己不会显得太不合群。 但是回国状态就是度假休息,这个也想见,那个也想一起去聊天吃饭。
真实,每天处理各种事情都快累死了,发邮件沟通对我来说也算社交,用英语交流脑子一直无法放松,所以我办完必要的事情根本不想动不想社交。
是的,在国内想躲避的低质量社交,在这里却会想念,想要联结
感觉像主动选择一个人和被迫一个人呆着的区别
而且国内娱乐活动多,一个人也不会无聊
真的。。。。
是的 我感受到了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格格不入 在哪都很孤独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 但是在国外社交能力会减弱成原本的10%-20%。。。
没有社会支持系统和高质量的长期朋友吧。在国内有很多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就算我出国留学了也一直保持联系,什么事都可以聊,有一种安心感。在国外因为来到了新环境所以要重新建立社交圈、找到可以互帮互助的人(毕竟山高皇帝远,生活中有很快的需求的时候国内朋友也没法满足),但因为语言文化差异认识新朋友就要花更多精力,如果是结交中国留子的话因为留学时间和个人发展的原因可能朋友关系并不能长久,这样的话又得去重新认识新朋友…
说得好好
我小时候在国外住了一段时间,所以社交圈断层了,导致我国内外朋友都不是长期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在国内的时候更容易精神正常点,因为人多。😂我发现尽管自己很内向,但是我还是会通过周围的人吸取能量,哪怕只是闲聊。 比如我出国之前的工作有些有毒,但是因为人多跟同龄人在公司+租房互动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所以看清个别人有毒的本质之后过得还行。我现在的实验组导师很好,但是人少,平时很多人不在同一个地方办公,室友也各干各的事,导致想互动必须提前预约,久而久之一切都要appointment,就开始心累了😂
我之前也思考过! 对我来说,在国内的时候,就算我一个人呆惯了,推开门我也知道要去找谁,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我永远可以找到在那里期待我的人,就算是回家/回宿舍也一样。 可是在国外,我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尤其是回到家里,我感到很迷茫,因为好像这边的生活是没有锚点的,就算交到了朋友,也觉得她们跟我一样,过着浮萍一样的生活。 再加上国外一个人的时候,是真的会很长久地,得不到拥抱,得不到足够的关怀,人也会更脆弱很多。
每天起来一个人在房间晃荡😂,然后看国内同学又上哪儿一起约了
啊啊啊是的🥲,有的时候朋友的近况也完全跟不上,会更失落
能理解你,楼里有个朋友已经说的非常好了。我自己来说其实也不是需要社交,因为我也不爱和别人出去玩,在公司和同事也没话说。只是想有时候回到家有个说中文的小伙伴能面对面的哪怕随便聊几句,如果能在我迷茫的时候可以交流交流就更好了。所以现在还在尝试找到同频的人一起合租做朋友互相扶持,但其实挺难的,经常觉得自己是一颗浮萍。。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