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喜报|一位猛女能做引体向上了!(附复建记录
来自:东大(Poivrottes.)
今天在健身房试着一拉,可以拉一个标准引体了,太高兴了!但我没摄影摄像,所以放上上周拍的对比图,当时离下巴过线还有一定距离。

从去年年底开始念叨想做一个引体,这对我来说算个阶段目标,在去年秋冬距骨骨折之后。准备也记录一下我的复建之路,鼓励其余有类似情况的姐妹们。
十月中旬,攀岩时摔断了距骨,未手术,12周石膏制动,生活灰暗艰难,偶尔振奋起来时我会划着轮椅(后来是拄着拐杖)去公寓健身房锻炼上肢;偶尔在浴缸里石膏套着塑料袋“游泳”慰劳自己。
12周以后拆掉石膏,一个月后伤脚开始落地承力5kg,尝试用拐杖学习双脚走路,开始每周一次的康复师复建训练,以康复师按摩缓解疼痛为主。肌肉因为三个月的制动,萎缩严重(大小脚明显),脚也正式成了扁平足(想哭),脚踝筋膜和关节活动程度太差,受骨折后遗症影响,无法正常走路。连每次20分钟的复建练习内容也无法承受,更遑论恢复运动。二月底时,尝试了受伤后的第一次骑行,骑行对踝关节要求小,比走路还轻松,这成了我的主要运动项目。
二月和三月开始游泳和骑行,骑了山路,也骑了几次80公里长途,除了脚踝疼痛以外,感受不错。山路遇陡坡较挑战,无法蹬腿用力;以及脚踝受伤影响全面的运动能力,我发现我没法转弯,需要停下来推着自行车走;蛙泳没太大问题,自由泳脚踝活动受限。
四月时搬到海岛,公共交通连接差无法走路,于是更为依靠自行车。在海岛上游泳和长途骑行,其中一次爬升超过1100米,破了个人记录。后来265km(累计爬升4km)的骑行环岛计划因为天气太热和岛上交通过于危险取消。
五月六月意识到增肌对我恢复的重要性,开始规律去健身房,每周三到五次,依心情和体力而定。训练以力量为主,附带脚踝复建的内容。不做其余有氧,因为做不了也因为不爱做。海岛物价便宜(三文鱼吞拿鱼没少吃),甜品难吃,这个阶段饮食平衡有力量,深蹲可以带杆55kg。也是这个阶段开始大概三分化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引体向上(弹力带引体/练背等)。(这个阶段为我的暑假骑行跨国搬家做训练,1200km,爬升过万;但好说不说自行车搭子也受伤骨折了,计划取消)。
七月八月搬回内陆,暑假较懒散,两周时间松弛发现对健身力量影响很大,不想受伤,力量全面退化,目前深蹲带杆45kg还觉得好累。但受伤以来的最大心得体会是,好好听身体的,保护自己不要受伤,所以退化就退化吧。暑假饮食方面没法吃得太健康干净,资本主义的冰淇淋俘获了我。每舔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好在我学会了不要对自己的饮食那么苛刻(不然会被反噬嘿嘿)。

受伤快十个月了,运动中断/受限了五个月(虽然目前也受限,无法徒步弹跳走长路等),受益于以前的运动习惯,我在海岛时朋友们常常夸我的耐力(海里游泳2km,长途骑行等),目前健身房进步也挺大。我想,各个年龄段都要保持运动才好。也希望大家一起科学运动,更了解自己的身体,降低运动风险。
最后再给姐妹们分享几个健身房碎片:我之前没有去健身房(差旅时偶尔用酒店健身房),今年是第一次勇闯力量区,感受很好。1. 欧洲健身房太高,够不到单杠,健身房员工建议我用史密斯架做引体,还真的很有帮助。灵活的人生处处受益。以及多问,女性们总是很乐于帮助我。
2. 在海岛时一次做器械,一个长得就很bully的男性大块头来问我还有多久。我回答之后,他又来很不耐烦地问(催)了我几次。我断定,如果我是一个男的,他绝对不会这样对我。我盯着他问(吼)他: I told you I have 4 more sets, what's the problem with you? !他离开了,再没回来过。后来把这个分享给女性朋友们,她们都表扬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打卡&吐槽|上了三十节私教课居然都不知道自己的重量是多少 (黯)
- 心得&分享|力训一周年大汇报 (WITCH_Diane)
- 打卡&吐槽|自己监督自己——只要运动就打卡 (Yo me amo)
- 交流&提问|不上重量的力量训练有用吗? (豆瓣用户0321)
- 打卡&吐槽|南瓜香料拿铁的运动打卡楼 (南瓜香料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