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之辩,其一——姜明与姜绝之,姜明入魔原因
还是他娘的公平
说实话,以前看不明白为什么女苑杀了人,姜明还和他师父一直争辩。毕竟无论理由有多么充分,你害了无辜弟子,被人找上门来报仇雪恨,那再正常不过了。姜明为什么要强咬着说女苑不是恶,恶的是人心,不管怎么看,多少有些强词夺理。
所以一直不能理解。
于是,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姜绝之发现姜明与女苑私会时的场景。(PS 此时蜀山早就开始发生流血事件了)
看完以下对话,就会发现一件事,他们并不是在讨论女苑害人对或不对。
或者说,姜绝之压根就没提到过死去的弟子。

姜绝之一开口就是怒斥女苑勾引蜀山弟子,接着又强忍怒气朝姜明质问。
而此时的姜明还不知道女苑是妖。(前面有怀疑,但见到女苑宁愿咬掉指甲也要证明自己不是妖,又相信了女苑。)




我们看一下姜绝之说了哪些话。
“ 你这个妖女竟敢勾引蜀山弟子 ”,“ 你知不知道,你惹出了一笔什么糊涂账吗?你又知不知道她到底是谁? ”,“ 你可知道你所犯的要受到什么样的刑罚吗? ”,“ 错,你犯的是死罪!是死罪!是死罪!都是因为这个不寻常的女子,她是个妖物!”
我们可以发现,从看见姜明和女苑私会到给姜明确定好罪名,姜绝之一次都没有提过女苑杀人之事。
并且姜明所犯之罪要受到的刑罚在二人视角中也并不相同。
姜明视角中,自己与女苑私定终身犯了门规戒律,所以需要鞭笞千遍,被驱逐下山,不得习练蜀山武功。
而姜绝之最后给出的判罚却是死罪。
这是因为姜明私定终身动凡心的基础上,还有与妖相恋的罪,而这只妖还害了人,当然,或许在姜绝之眼中就没有不害人的妖。
【第一阶段,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女苑受缚,姜明问道的剧情】
第二阶段:
在屋内,姜绝之质问姜明。
“我们蜀山的教规是什么?修道之士,你要遵守的是什么?这二十年我教了你什么?你又学会了什么?你快说,快说!”
姜明思考二十年所修之道,痛苦不堪,而屋外蜀山弟子口诵度人经的声音愈发响亮。

接着,姜绝之将姜明拖出门外,立剑身前,直接下令让姜明杀了女苑。

姜明发问,“试问道在哪里?”
这句话很重要,已经为接下来的对话定下了方向,姜明与姜绝之的争辩在于二人对道的观点碰撞。

首先是蜀山众弟子口诵度人经作为回应,以典籍回答姜明的问题。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度人经,原名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其主张一直是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思想,讲究济度不分贵贱,只要人们诚心修斋、行香、诵经,积累功德就可以消灾、登仙的修行方式。
而何谓“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其意在于告诫人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作为道门中人,不仅要度己,而且要负担起度人的社会责任。

而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让姜明解惑,于是再次发问,杀了女苑就能回正道吗?

对于姜明的困惑,姜绝之的回答也很直接,“不能省觉,自蔽阳光,任性肆意,念念不停,思维不返,尽被贪、嗔、痴、淫、杀、盗、恶寇、绮语、两舌、妄言十恶,并尘境外缘,扰乱身心,致使六根妄动,甘受驱驰劳苦,流浪生死无休。”
这是出自道教典籍《初真戒律》的内容,姜绝之所言是入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姜绝之这是在质问姜明是否忘了自己所行之道,是否忘了求道时的所学。
而其内容与佛家十恶亦是大同小异。
但对于姜绝之的回答,姜明继续反问。

姜明的第一个疑问:“我做的是不是恶?”
姜绝之给了肯定的回答,“是!”
(根据上下文语境,这里的”恶“显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恶,而是姜绝之所说的十恶,而他们两人接下来辩论的恶,也是这个语境下的十恶,这点我相信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吧)
确实,按照戒律,姜明犯了“淫”的戒律,这是恶。
而姜明也并没对这一点进行反驳,他的疑问在另一个角度。
师父你说了十恶,先贤们在道经上也说了要规避十恶,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十恶。
好,然后呢?
我们这些修道的要如何放下这十恶?
不曾经历,不曾拿起,要如何放下?
师父你让我们严守戒律,可是我转身问了师兄弟们:“你们见过这恶吗?”
他们一张张茫然无措的脸庞,没有人能告诉我答案。
没有见过,没有认识过,究竟要如何放下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还是只看着经书典籍,听着师父的告诫,却依旧忙茫无头绪,只能人云亦云。
姜绝之认为入道需要严禁十恶,绝对不可犯禁。
姜明原本也是这么做的,可是女苑的突然闯入,让他对以往坚持的道路产生了怀疑。
前面有提到,姜绝之所说的十恶与佛家的十恶类似。
而在佛家净宗修学求愿往生的道路上,先贤认为每个修行的人一定要准备好三资粮。
这三资粮分别是“信”、“愿”、“行”。
信你所修行的东西,接着找到你所愿的东西,最后按照你的方向进行修行。
而一切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信“的前提下,有信就能继续明悟自己的所愿,有所愿才能继续修行下去,所以”信“是修行的根本资粮。
可以说,此时的姜明已经对他过去所修行的道路产生了怀疑,而这便为他之后的入魔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姜绝之能够回答姜明的疑惑,或许其结局还未可知,可惜他不能,姜明的问题他也无法回答,只能强撑着,怒斥姜明执迷不悟。
所以,姜明才会强硬反问,并且以行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当姜明把女苑外衣卸下后,蜀山众人纷纷避开目光,回避他们心中所认为的“淫”,不敢直视他们心中所谓的“恶”。
这让姜明更加确信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继续输出。

姜明说:“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思量作恶化为恶鬼,思量修善化为善神,人间色相本来就是空,若心中无邪念,又怎会被眼前所见牵动情绪。”
这也是出自《初真戒律》,用姜绝之最常用的理论来回击姜绝之,你们修的道若是对的,真的放下了十恶,这时候又怎么会惧怕所谓的”淫“
而姜明接着说:“你们说她是恶,她是吗?还是我们的内心才是魔鬼?”
我小时候一直认为姜明在强行洗白女苑,毫无来由的说杀了人的女苑没有罪。
可是完整的看下来之后,我们就能明白,姜明这说的压根就不是女苑杀人对不对的事情,或者说根本就扯不上关系。
翻译一下,姜明说的应该是:“究竟女苑是十恶中的淫,还是我们内心潜藏的魔鬼才是淫?”
当然,这里的恶还有一层含义,不过要等到姜明入魔剧情时再继续展开。

到了这个时候,姜绝之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反驳,姜明的问题超纲了。

因此,姜明才会说他想找到出路,可答案蜀山一方没能给出来。
那有人会说,女苑杀人的部分不还是没有解决吗?姜明又为什么因为一滴泪入魔?
其实我是故意留到这里,因为一起说会更容易理解些。
首先,关于女苑害人的部分。
明确一个点,女苑杀人是罪孽,这个是绝对不能洗的,救同胞也好,还是其他原因也罢,杀人就是杀人了。


对于此次蜀山流血事件,一边是从小长大的师兄弟,一边是自己的妻子,姜明无法做出选择,所以他最后的决定就是让自己的死结束双方的争端。
女苑杀人的罪过,他来受,就此一切了断。
姜明入魔前的剧情,基本梳理完全。
这段剧情中所展现出来的,姜明和蜀山的分歧不外乎一点,那就是双方对于该如何求道的矛盾;至于女苑杀人是否有罪,姜明都愿意以自己的死来接受惩罚了,难道他还认为女苑杀人是无罪的?
有人可能又要说了,姜明就不可能是因为自己辜负了师父的培养,自己犯了戒律,姜绝之本就打算处死他,姜明这是为戒律而死,不是为了女苑杀人。
那么问题来了,姜明前面一直在驳斥姜绝之绝对禁止十恶的求道法,又怎么会为自己都不认可的东西去死?
唯一让姜明主动求死的,便是想要保下女苑,而女苑杀人是事实,所以站在姜明的视角,他只能选择自己承担这份血罪,血债血偿。
明明有师父,义父,还有妻子,双方却站在了不同的立场,让处于中间的姜明满是无力。
这也是为什么他中了一剑后,会说:“我是一个孤儿,虽然我有一个师父,还有义父,还有妻子,但是我还是一个孤儿。”
接下来就是姜明入魔的剧情,而他之所以入魔,就又是另一个分歧点了,而经历了先前一系列事件,他本就在奔溃边缘,眼下的分歧成了逼死他的最后一个稻草。
【晚点再补,先吃个饭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仙剑奇侠传将于五一期间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 (把酒叹知己难求)
- 理性讨论,经典回顾之李逍遥的强盗逻辑 (冷面)
- 游戏原著本来就烂,我是来看哥哥的! (美国阿猴Okami)
- 喜欢贴标签的人,建议想一想,这些标签,怎么就能让你认为一... (还是他娘的公平)
- 姜明之辩,其一——姜明与姜绝之,姜明入魔原因 (还是他娘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