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苔藓共鸣,在「偷感」生活中低调幸福着
归林
近来,“偷感”在社交网络上横空出世,一跃成为了热门词汇。
生活中,偷感人似乎总是活成小透明,小心翼翼、畏畏缩缩,与这个鼓励表现自己的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偷感生活一定更辛苦、更隐忍吗?
当我们回忆起自己的偷感故事后:不愿争第一,宁愿不被老师关注;旅行不发朋友圈,只写在日记里……
我们发现,偷感的生活方式有时也是低调的幸福密码。避开更多的关注与评判后,才得以活得更加自在。
一次观察苔藓的经历后,我们更加笃定,没有微不足道的角色,但有低调美好的生活。我们希望,每一个你都值得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

阿狗:
“上周我写完了一个创意性的产品文案,交给客户的前后,我内心都超级紧张,偷感很重。因为我交的东西不是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的看法都会不一样。如果对方和我的想法太过不同,我就会不自觉地开始质疑自己。
交一份创意性的作品,无论受到何种评价、怎样的修改意见,其实都是非常合理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慢慢调整自己内心的一些尺度,减少内心对自己的批判,不用太过于紧张。”

灵濛:
“这也让我想起我转学时,因为方言听不太懂,所以成绩一下子从中上掉到了倒数。想着单纯靠老师也不行,于是自己私底下默默学习,一年后,考到了全班第二。
我当时很恐慌,因为一下子老师的关注度都到我身上了,开始希望我考得更好,给我更多的福利,接着同学们也开始对我产生了嫉妒,我感觉,反而没有偷偷学习的那段时间那么轻松。
这种情况下,偷感并不是不好,而可以减少一些被评价、被瞩目的机会,从而使我们更安心。没有那么多的焦虑和恐惧,自己做好当下的那件事就可以。”

阿狗:
“我上学的时候和你差不多,也是成绩一直在中上。大家对我不会有太多的关注,我便可以在舒服的范围内学习,允许自己有时候考得好一些,也允许自己稍微失败一点点。
高三时,大家学习已经非常忙了,但是我还是习惯放学后在家旁边散一圈步,晚上学习也不会超过 12 点。”
灵濛:
“我恰好相反。因为老师的期待很高,我就害怕下一次成绩考差,于是我就会逼着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去学,学到 12 点之后再睡,早上又 6 点起床,结果上课时总想睡觉,本末倒置了。”

阿狗:
“我很难心安理得地给自己放假。我做自由职业者已经一年多了,虽然大家可能在社交网络上会看到很多,比如说数字游民工作完后去看一场夕阳、去旅行。但其实放假对我来说是很挣扎的。
工作日的时候,经常会和在公司上班的人去对接,所以也想要保持自己实时在线。到了周末,还要去完成他们给你布置的一些工作。所以,工作日我休息也不心安理得,周末休息我也不心安理得。
刚开始做自由职业的时候,有一次出门办事,我心里觉得,自己好像被主流世界抛弃了,街道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为什么我在这里成为了一个‘社会闲散人员’?
内心的这种矛盾感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我才慢慢地适应:原来自由职业是可以自己给自己安排时间的,可以工作完之后就休息一下,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并不需要像全职工作那样固定几天去休息,其他几天必须要工作。”

灵濛:
“你就已经把忙碌当成了自己的日常,以至于放假变成了一种偷感。上周,因为周末会下雨不能出去,所以我就想调休一小时,早一点下班去散散步。结果当时内心挣扎了一个小时,我该说什么理由好?
无论是这次的调休还是之前的请假,感觉都要讲一个看上去很严重的理由,才能请到。明明请假和调休都是我的正当行为,为什么我干成了一种偷感很重的事?写理由的时候我会害怕,会不会领导觉得我不认真工作。
无论是放假还是请假,我们的社会好像都会习惯性认为,休息就是偷懒、不敬业。但休息和高效工作并不是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既要承认自己已经很努力工作了,也要好好去享受我们休息的时间。”

阿狗:
“这个时候我就好想让自己回忆一下高中时候的自己,大大方方散步的自己。
因为我在家里学习是最有效率的,所以高考前几天,我就跟班主任申请,想这几天回家自己复习。老师说:‘我工作这么多年,你这样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结果我申请失败了。
可能我们的社会希望大家一起学习、全勤工作,即使放假也要去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

灵濛:
“我最近也是在告诉自己,休息这件事并不是我需要偷偷摸摸去做的一件事情,而是光明正大的去做的一件事情。休息时不用感到内疚,放松去享受自己的生活就好。
其实我们休息出去玩、旅行时,我们会悄悄地在日记里、相册里记录下来,并不会大张旗鼓地发到朋友圈。因为朋友圈里的有些朋友,TA 看到后并不会真诚的点赞,而是‘哎,你怎么又出去玩了?好潇洒啊’这样的出发点。
所以渐渐地,我也不会再去发朋友圈告诉别人我当下有多么幸福,而是这个幸福自己知道就好。”
阿狗:
“可能朋友评价我们潇洒、自由自在,TA 只是看到了我们忙碌之后去放松的那一个时间点。但这只是我们真实生活中很小的一个片段而已。”
灵濛:
“这个时候偷感挺好的。偷偷去幸福,偷偷去承受生活中的一切。”

阿狗:
“上个月,下了连续好几周的雨。有一次停雨之后,我们去到旁边的公园散步,意外发现很多树的树皮上,长满了绿油油、毛茸茸的苔藓。以往我们很少看到苔藓,它们习惯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而这次终于在阳光下清晰看到了它们的模样。”
灵濛:
“它们会长在小的裂缝沟里,看上去像是水泥地上的一块绿色的补疤。但这片苔藓,像是微缩版的森林王国。”

阿狗:
“我们走近,轻轻摸了摸它们。远看苔藓像绒毯一般,但仔细看会发现,它们就像一棵棵微形的小树,也有自己的‘树干’,上面生长着树叶般的小叶子。
虽然它们体型这么小,我们可能感觉它们微不足道,但其实苔藓对于稳固水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暴雨来临时,苔藓就会抓住它们,变成温柔的涓涓细流。除此之外,苔藓也会去吸收空气中的重金属气体,对我们而言像是空气净化器般的存在。
阴暗角落之外,那些树木已经无法生长出来的极寒之地遍布着苔原。它们愿意生长在其他植物不愿意去生长的那些地方,4 亿多年,始终填补着地球的空白。”

灵濛:
“从我们人的视角看来,它们没有像大树那样高大、显眼,所谓人类世界里定义的‘出色’,但它们就安安静静地生长在这个世界上,生长在我们可能想不到的地方。有时候我们会说,我们想成为一棵大树,但有时候何尝不也可以做一株苔藓呢?在自己舒适的环境里,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

阿狗:
“我们既可以低调地去快乐、去享受幸福,也可以高调地去幸福,去向大家去展示自己的快乐。哪种对于自己来说是更舒服的,选择哪种方式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有的时候太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而使自己内心很别扭、很不舒服、很紧张,我们也希望我们自己能够慢慢地去调解内心,慢慢走向让自己觉得更舒服的状态。”
灵濛:
“不要太去在意别人眼中的看法,而是多去把舒适和平静的感觉留给自己。不要去看着别人眼睛中的自己,而是看着自己眼睛里的自己。”
我们围绕这期话题,还录制了一期播客,陪你一起在“偷感”中欢笑、思考。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收听。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溺水中|很爱男朋友,但是他是渣男,不负责任。 (细雪飘临)
- 计划在广州创建公益性的青年疗愈空间,问下大家的看法 (寻找)
- 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静记录心情? (据心测)
- 如果你需要一场爱与能量的疗愈 (陈陈种种)
- 溺水中|装修好的共创空间没人来 (豆友OWRpnPmQ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