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
Seiya
2024年唯二进入电影院观看的电影,从评分而言,我觉得至少及格分是有的。沈腾在黑色幽默的天赋,从《西虹市首富》与《一步天堂》两部作品中就已崭露头角。“抓娃娃”完整的表述应该是“教育从娃娃抓起”,我宁愿将其称为中国式教育下的“楚门的世界”。马继业出生在一个土豪家中,由于传统的大号练废抓小号的思维观念,马继业被爸爸强行进行了变形记改造,在人事不懂的年岁,强行被带到了苦难教育的“演出基地”,基地的演员包括不限于父母、外公外婆、各个学科的老师,他们成功扮演着马继业人生成长路上的路人甲乙丙,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马继业开始了人生的成长。苦难教育贯穿全剧,老马坚信唯有苦难教育能磨砺人心,最终将自己的孩子打造为最成功的继承人。老马强行打造的苦情环境,压抑着孩子的享乐天性,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肆意妄为的玩耍或者享乐念头,都是被视为十恶不赦的存在,都要背负来自父辈亲朋的打压与谩骂。没苦硬吃,是全剧的灰色底色,在长大后的马继业自我觉醒后,这场黑色的教育模式,终于完成了它最完美的闭环。强行的情感阉割,打压的教育驯化,再加上霸道的道德绑架,马继业成功了,但也失败了,即使有了心理的叛逃,但也达到了痛苦的顶峰,终其一生,在最快乐的时候,依然摆脱不了那该死的心里投射——在马拉松赛场上依然选择捡瓶子。孩子在教育模式中,仿若试验品,有用则用,无用则改,改不听则弃。这真的是个细思极恐的事情。然而这还不算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以爱为名的绑架教育,最后却也是孩子摆脱不了的平台,你借助父母的资源成长,那么即便短暂的压抑天性又怎么样,你靠着父母成长,那么就不能有任何的叛逃。短暂的心理阴影又不妨碍长期的正常,就是这样的思维,甚至会让人觉得连对痛苦的认知都难以做到共情。为你好,究竟是为谁好?教育孩子是为了能够后继有人,被教育是为了能适应社会,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自诩是最无辜的人,但是却做着伤害的事情。无解也难解,黑色幽默带来的欢笑同时也带来了反思。大概最后还是想到纪伯伦的诗句吧。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这种苦难式的锻炼真的有用吗? (暮月既望)
- 假太太是不是薛媛媛,宰相gen苗那个 (电影包子铺)
- 发现这部电影 对女人 好恶毒 (oooollll)
- 萨日娜老师全片最佳 (🌯 SͮHͮAͮRͮEͮ🤍)
- 结局里比赛到一半跑去捡瓶子的情节意义是啥 (如果星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