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分享|10段+文科实习后,转AI产品的信息差&项目心得…
来自:hazellian
最近我们的ai团队在招设计/uiux的uu共创!招人帖:
置顶一哈,也来蹲蹲有经验的uu指点&link:
目前港校ai硕,想赴湾区ai startup pm就业,找各种途径摸索ing!欢迎来一起讨论!
正文:
之前写过一篇文科生10段+实习的经验帖,距离当时6.10更新又过去了三个月,老帖链接如下: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3999858/?_i=24958941c1274b4&dt_dapp=1
又过了三个月,向大家汇报下作为文科本、info硕的新工作体会。
ps:看过帖的uu都知道我是不care辛苦,想达成自己事业的类型。身体弱一点不用这么拼的女宝可以退出直播间,大女人请向下划:
1.AI Startup(300+/day)
上升行业,非常,重要。
同样是mkt,我在ai startup的日薪是300+,在4a公司的日薪是120,甚至前者做的工作更轻松,接触到的产品更前沿,上班时间更短更自由…
和很多线下link的文科宝们聊天,发现大家还是会容易把自己局限在branding、e-commerce、mkt之类的岗位,公司也受限于外企、大厂、国企,可能是想寻求“体面的,不至于过分辛苦的工作”。理解,支持,但如果是有更强烈事业心的宝们请多多关注新兴行业。
AI、web3、出海、机器人…这几个随便挑一个进,上升行业本身的红利都可以让传统快消卷生卷s的薪资没那么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新行业可以积累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源,人脉,业务,赛道的空间都大有可为。
难点就是入行门槛高。我当时是用字节的数分+mkt两段实习跟ld讲了1h电商架构思考才进,其实工作没什么,但咬住牙猛猛学新知识很重要。而进去了才发现很多东西又是easy模式,比如说层层叠叠的文档,其实只是我们文献综述的一瞥,繁乱冗杂的叙述,需要文科生极强的思考逻辑力来统筹分析,输出策略。
以上工作都可以在其他行业做到,传媒、内容、创意,文娱,但对我来说当螺丝钉不断打杂的时候也非常多,不如在这里可以接触更多核心产品资源。
2.出海产品bp(free)
当作是锻炼自己了解新赛道做的。主要是做一些竞品分析,业务分析。中国区社媒的内容、投放策略。但其实做完这些我就被创始人单方面断联了…这段经历给我的体会是:
branding is fake,show me your品牌矩阵。
再进一步,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很软弱,容易被轻易踢走,给别人做嫁衣的。
3.黑客松*2(free)
黑客松的概念我发现对文科生来说很陌生,或者说是对非码专业的同学都不熟。其实可以模糊理解为技术*2+营销*1+设计*1,在一周内做一个产品demo。
今年我参加的两个项目一个是参与者,做mkt侧的产品与战略,另一个是做builder,给青少年黑客松做mkt输出。参加完之后的体会是,这是对文科生来说转产品的非常好的机会。
你可以接触到一个产品如何构思打磨,业务如何规划跑通完成闭环,结合ui设计达成可视效果的最轻量全流程,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思考能力,而且非常有全身心的投入参与感。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一些黑客松是没有营销人员、纯纯编程大赛,同时也会存在隐性的技术优越论。我的感觉是那因为他们并不真的想落地商业化,不是创业导向,文科宝们可以选有营销组员需求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敏锐市场洞察与逻辑分析实力,硬控技术同学,这其实是一个真正优秀产品的天赋(其实是文科生自带)。
附一个我在即刻上写的拷问话术😂:

4.创业项目(free)
就是在几个黑客松的孵化和打磨中,我做出了属于自己可以落地的产品初级形态。它是一个ai智能阅读器,符合我们对文本的学习需求。在改了无数次bp、ppt拿到很多地方pre之后,我们用它拿去投一些创业赛事的项目,同时我也负责了用户研究的工作,等跑好一轮mvp就准备重新对接ui做产品交互、branding和mkt了。
虽然我能够说制作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机会和底气,但这里更加深刻的体会是:
懂技术才会理解业务的边界,才能真正创造。
可能是我硕士资源能帮项目拉来一些机会,但这个产品本身的idea属于技术侧的产品小哥,只有他是创始人,我是联创,而能够分得多少话语权,是由他决定。在一轮功能打磨阶段,他全权对接开发前后端,非常透彻地owner全新的团队,而我只能作为销售做一些对外的工作,而非内在的创造。
这里的意思也是,文科生宝们要创业,除非做你很喜欢的新消费、branding,如果要做技术产品,确实有含金量,但是也必须、必须懂技术,否则会被边缘化,很无情。
5.研学项目(1k)
其实读到这里的大家都可以理解到,我确实很擅长从绝境中挖掘可能性,那种东西有时候让我自豪,有时候让我失落。比如说当我千方百计找到信息差申请到了日本c9的研学(养老热门方向),发现其实很多海本同学的中介们已经把饭喂到他们嘴边了。。
我总觉得这些机会应该留给更有能力发挥出它们价值的人,我觉得文科的超越性就在于它稀缺,但不可替代的上层建筑属性,所以希望更多uu可以关注那些能让你走出去,走向更加广阔世界的机会。
碎碎念一点,我大四最后半年在上海字节旁边的复旦宿舍住,和那里的同龄人熟识之后发现他们聊天的内容都是去欧陆、英美、日澳交换的稀疏平常内容。这时想到了我校旨在把女孩往大山里推(一些文科院校就是非常非常封建的)…因此也自己投递了很多项目,发现类似研学的,可以当项目做,同时也可以短途旅行。花费比想象中的要低,但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走得更远的勇气。
独自买好人生中第一张去日本的机票,我已经开始规划去美国的未来,仿佛在这一刻读懂了上天给我的很多启示,all dots connected,这也许是只有文科生才能用灵性体悟到的。所以希望能用类似的经验分享,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uu们,让我们不用受限于时代对技术的狭隘偏爱,真正发挥自身的智慧、潜能。
有任何问题欢迎评论区讨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内推专区|远程债券承做实习生招聘~带教非常nice (damedvedev)
- 聊天专区~|研0如何找到实习 (奇迹)
- 聊天专区~|有无深圳的实习群 (随时跑路)
- 快来!|差点以为是缅北骗局…结果遇到小而美公司!我的第一... (H.L)
- 聊天专区~|有没有广深地区2025秋招实习群【求拉】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