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武周酷刑及四名酷吏结局,你知道仙人献果、玉女登梯是什么意思吗?狄仁杰是怎样被来俊臣陷害并脱险的?
来自:上山入海飞天
《降魔变》里,周劳吓唬马夫人的突地吼、求即死、喘不得、定百脉等酷刑,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苏无名为什么说周劳是狄公的贵人?狄仁杰是怎样被来俊臣陷害,又是怎样脱险的?武周时期的酷吏做过哪些恶事,结局如何? 之前发帖介绍了唐朝的情讯、拷讯、五听、四等官制度等司法制度,讲到唐朝的拷讯有拷囚次数、拷打杖数、两次拷囚时间间隔、拷囚方式等限制,链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0473783/?_dtcc=1&_i=5507821YkAOIOj。本帖盘点武周时期的一些酷刑及四名酷吏的结局。 武则天曾经重用酷吏,施行严刑峻法,用以胁制群臣。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酷吏心狠手辣,极其残忍,并不遵守唐律规定的拷讯的限制性条件。他们发明了很多酷刑,用来折磨犯人。除了剧里周劳提到的突地吼、求即死、喘不得、定百脉、反是实、实同反、失魂胆、凤凰晒翅、仙人献果、玉女登梯,还有著即臣、死猪愁、求破家、驴驹拔撅等酷刑。这四名酷吏最终没有好下场,因果循环,善恶有报,终有定数。 剧里,苏无名说:“这位老人家(周劳)是你我恩师狄公的贵人。当年狄公被来俊臣陷害入狱,幸得贵人暗中相助,才得以重见天日”。周劳说:“恩公不是我。当年,帮狄公脱难的,不止小老儿一人哪……当年无知,跟上了来俊臣,行酷吏之实,害死了不知多少人,因职位低微,并未被治罪。可我心里不能原谅我自己,更无颜见家乡父老。这之后,便留下以看守北阁为名,实际上,是把自己锁在那里,赎罪的”。 周劳让马夫人观看刑具,吓唬马夫人,对应的典故是:索元礼等酷吏每次抓来囚犯,即先陈列刑具让他们观看,他们无不颤抖流汗,看到一点动静便无罪而自认有罪。周劳让马夫人观看大瓮,说:“这口瓮已烧两个时辰,待瓮底全红,小老儿就请夫人入瓮”,对应的典故是:来俊臣对周兴的“请君入瓮”。 本帖涉及的典故包括:罗织经;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狄仁杰帛书诉冤;请君入瓮;人如獬豸;白马孟青;自今眠者背始帖席矣等。 一、武周十大枷刑 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臣、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 《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四 酷吏 原文: 天授中,续以罪诛,俊臣上书得召见,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为续所抑。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按诏狱,数称旨。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俊臣鞫囚,不问轻重皆注醯于鼻,掘地为牢,或寝以匽溺,或绝其粮,囚至啮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终不得出。每赦令下,必先杀重囚乃宣诏。又作大枷,各为号:一、定百脉,二、喘不得,三、突地吼,四、著即臣,五、失魂胆,六、实同反,七、反是实,八、死猪愁,九、求即死,十、求破家。后以铁为冒头,被枷者宛转地上,少迁而绝。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惧,皆自诬服。 译文: (武周武则天)天授年中,东平王李续因罪被杀,来俊臣上书告密,得武后(武则天)召见,奏言前次上告琅笽王李冲谋反的事,被李续扣压。武则天认为他忠诚,将他升官直至侍御史。他去审讯案件,多次使武则天满意。武则天放纵其惨毒,用以胁制群臣。他前后牵连夷灭了一千多族。生平只要有纤微小过,均入狱论死。后来,来俊臣任左台御史中丞,朝廷内外从此屏息,没有人相互谈话,只以眼睛示意…… 来俊臣审讯囚犯,不问罪行轻重,都往犯人鼻子里灌醋,还掘地为牢,或让人泡在屎尿里,或不给饭吃,囚犯有饿到吞咽衣服里的棉花,一般不死出不了牢门。每次大赦令下来,来俊臣一定先把重犯杀了然后宣布诏令。他还制作大枷,共有十等,各有名称:一号叫定百脉,二号叫喘不得,三号叫突地吼,四号叫著即臣,五号叫失魂胆,六号叫实同反,七号叫反是实,八号叫死猪愁,九号叫求即死,十号叫求破家。后来还有用铁笼头连在枷上,被枷住的人被拉着在地上转圈,一会儿工夫就死了。审讯时,犯人提来,一定先把枷棒等刑具放在前面给犯人看。犯人没一个不魂飞胆裂,都能屈认罪状。 二、罗织经,其他酷刑 来俊臣等撰《罗织经》,网罗无辜,织成反状。其他酷刑还有凤凰晒翅、驴驹拔撅、仙人献果、玉女登梯、将人倒吊挂石头、用醋灌鼻孔、用铁圈罩脑袋加楔子等。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九 原文: 有胡人索元礼,知太后意,因告密召见,擢为游击将军,令案制狱。元礼性残忍,推一人必令引数十百人,太后数召见赏赐以张其权。于是尚书都事长安周兴、万年人来俊臣之徒效之,纷纷继起。兴累迁至秋官侍郎,俊臣累迁至御史中丞,相与私畜无赖数百人,专以告密为事;欲陷一人,辄令数处俱告,事状如一。俊臣与司刑评事洛阳万国俊共撰《罗织经》数千言,教其徒网罗无辜,织成反状,构造布置,皆有支节。 太后得告密者,辄令元礼等推之,竞为讯囚酷法,作大枷,有“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名号,或以椽关手足而转之,谓之“凤皇晒翅”;或以物绊其腰,引枷向前,谓之“驴驹拔撅”;或使跪捧枷,累甓其上,谓之“仙人献果”;或使立高木之上,引枷尾向后,谓之“玉女登梯”;或倒悬石缒其首,或以醋灌鼻,或以铁圈毂其首而加楔,至有脑裂髓出者。每得囚,辄先陈其械具以示之,皆战栗流汗,望风自诬。每有赦令,俊臣辄令狱卒先杀重囚,然后宣示。太后以为忠,益宠任之。中外畏此数人,甚于虎狼。 译文: 有个胡人名叫索元礼,了解太后(武则天)的用意,因告密被召见,提拔为游击将军,武则天命令他查办奉诏令特设的监狱里的囚犯。索元礼性情残忍,审讯一个人必让他牵连数十或上百人。武则天多次召见赏赐他以扩大他的威权。于是尚书都事长安人周兴、万年人来俊臣之流争相仿效,纷纷而起。周兴连续升官至秋官侍郎,来俊臣连续升官至御史中丞。他们一起私下豢养无赖数百人,专门从事告密活动;想诬陷一个人,便让他们几处同时告发,所告的内容都一样。来俊臣与司刑评事洛阳人万国俊共同撰写《罗织经》数千言,教他们的门徒如何搜罗无辜者的言行,编成谋反罪状,捏造安排得都像真有其事。 武则天得到告密的人,即命令索元礼等审讯被告。他们争相制定审讯囚徒的残酷办法,制作多种大枷,有“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名号。或用椽子串连人的手脚而旋转,叫做“凤凰晒翅”;或用东西牵制住人的腰部,将颈上的枷向前拉,叫做“驴驹拔撅”;或让人跪着捧枷,在枷上垒砖,叫做“仙人献果”;或让人站立在高木桩上,将颈上的枷向后拉,叫作“玉女登梯”;或将人倒吊,在脑袋上挂石头;或用醋灌鼻孔;或用铁圈罩脑袋,在脑袋与铁圈之间加楔子,以至于有脑袋裂开,脑浆外流的。每次抓来囚犯,即先陈列刑具让他们观看,他们无不颤抖流汗,看到一点动静便无罪而自认有罪。每当有赦免令,来俊臣总是命令狱卒先杀死重罪犯,然后宣布赦令。武则天认为他们忠诚,更加宠爱信任。朝廷内外畏惧这几个人,超过畏惧虎狼。 三、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 徐、杜量刑宽大,受审者多可免死;来、侯用刑残酷,受审者必死无疑。周兴、索元礼各杀数千人,来俊臣夷灭一千多家。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 原文: 时法官竞为深酷,唯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独存平恕,被告者皆曰:“遇来、侯必死,遇徐、杜必生。”…… 纳言史务滋与来俊臣同鞫刘行感狱,俊臣奏务滋与行感亲密,意欲寝其反状。太后命俊臣并推之,庚子,务滋恐惧自杀…… 兴与索元礼、来俊臣竞为暴刻,兴、元礼所杀各数千人,俊臣所破千馀家。元礼残酷尤甚,太后亦杀之以慰人望…… 庚申,杀玉钤卫大将军张虔勖。来俊臣鞫虔勖狱,虔勖自讼于徐有功;俊臣怒,命卫士以刀乱斫杀之,枭首于市…… 九月,乙亥,杀岐州刺史云弘嗣。来俊臣鞫之,不问一款,先断其首,乃伪立案奏之。其杀张虔勖亦然。敕旨皆依,海内钳口。 译文: 当时执法的官吏竞相施行严刑峻法,只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保持公平宽恕,被告发的人都说:“遇到来俊臣、侯思止一定会死,遇到徐有功、杜景俭一定生还。”…… 纳言史务滋与来俊臣一同审讯刘行感案件。来俊臣上奏说史务滋与刘行感关系亲密,有意掩盖他的谋反罪状。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同时审查史务滋。史务滋因此畏惧而自杀…… 周兴与索元礼、来俊臣竞相施行暴虐,周兴、索元礼各杀数千人,来俊臣夷灭一千多家。索元礼尤其残酷,武则天也杀他,以图抚慰人们的怨恨情绪…… 庚申,朝廷杀玉钤卫大将军张虔勖。来俊臣审讯张虔勖案件,张虔勖自己向徐有功申诉;来俊臣大怒,命令卫士将他乱刀砍死,斩下他的首级,在闹市悬首示众…… 九月,乙亥,朝廷杀岐州刺史云弘嗣。来俊臣审讯他,不问一句口供,先砍下他的脑袋,然后伪造案情上奏。来俊臣杀张虔勖时也采取这种办法。武则天的谕旨都照准,天下人都闭口不敢说话。 四、狄仁杰被来俊臣陷害入狱,最终脱难 来俊臣罗织罪名,陷害狄仁杰谋反。狄仁杰帛书书写冤情藏入绵衣,通过儿子转交武则天。乐思晦的儿子的谏言让武则天稍有醒悟。狄仁杰等人得以向武则天陈述冤情,最终脱难。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一 原文: 左台中丞来俊臣罗告同平章事任知古、狄仁杰、裴行本、司农卿裴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谋反。先是,来俊臣奏请降敕,一问即承反者得减死。及知古等下狱,俊臣以此诱之,仁杰对曰:“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俊臣乃少宽之。判官王德寿谓仁杰曰:“尚书定减死矣。德寿业受驱策,欲求少阶级,烦尚书引杨执柔,可乎?”仁杰曰:“皇天后土遣狄仁杰为如此事!”以头触柱,血流被面;德寿惧而谢之。 侯思止鞫魏元忠,元忠辞气不屈;思止怒,命倒曳之。元忠曰:“我薄命,譬如坠驴,足絓于镫,为所曳耳。”思止愈怒,更曳之,元忠曰:“侯思止,汝若须魏元忠头则截取,何必使承反也!” 狄仁杰既承反,有司待报行刑,不复严备。仁杰裂衾帛书冤状,置绵衣中,谓王德寿曰:“天时方热,请授家人去其绵。”德寿许之。仁杰子光远得书,持之称变,得召见。则天览之,以问俊臣,对曰:“仁杰等下狱,臣未尝褫其巾带,寝处甚安,苟无事实,安肯承反!”太后使通事舍人周綝往视之,俊臣暂假仁杰等巾带,罗立于西,使綝视之;綝不敢视,唯东顾唯诺而已。俊臣又诈为仁杰等谢死表,使綝奏之。 乐思晦男未十岁,没入司农,上变,得召见。太后问状,对曰:“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为俊臣等所弄。陛下不信臣言,乞择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为反状以付俊臣,无不承反矣。”太后意稍寤,召见仁杰等,问曰:“卿承反何也?”对曰:“不承,则已死于拷掠矣。”太后曰:“何为作谢死表?”对曰:“无之。”出表示之,乃知其诈,于是出此七族。庚午,贬知古江夏令,仁杰彭泽令,宣礼夷陵令,元忠涪陵令,献西乡令;流行本、嗣真于岭南。 译文: 左台中丞来俊臣罗织罪名告发同平章事任知古、狄仁杰、裴行本、司礼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谋反。在这以前,来俊臣曾奏请武则天下命令: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等到任知古等入狱,来俊臣便用这道命令引诱他们认罪。狄仁杰回答说:“大周改朝换代,万物更新,唐朝旧臣,甘愿听任诛戮。谋反是事实!”来俊臣便对他稍加宽容。来俊臣的属官王德寿对狄仁杰说:“尚书您一定能减免死罪了。我已受人指使,想略找一个升迁阶梯,麻烦您牵连杨执柔,可以吗?”狄仁杰说:“皇天在上,后土为证,竟要狄仁杰干这种事!”说完一头撞在柱子上,血流满面;王德寿害怕因而向他道歉。 侯思止审讯魏元忠,魏元忠义正词严不屈服;侯思止大怒,命令在地上倒着拖他。魏元忠说:“我命运不好,譬如从驴背上掉下来,脚挂在足镫上,被驴拉着走。”侯思止愈加发怒,命令接着拖他。魏元忠说:“侯思止,你如果需要我魏元忠的脑袋就砍下,何必让我承认谋反呢!” 狄仁杰已承认谋反,有关部门只等待判罪执行刑罚,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便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塞在绵衣里面,对王德寿说:“天气热了,请将绵衣交给我家里人撤去丝绵。”王德寿同意了。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得到帛书,拿着去说有紧急情况要报告,得到武则天召见。武则天看了帛书,质问来俊臣。来俊臣回答说:“狄仁杰等入狱后,我未曾剥夺他们的头巾和腰带,他们生活很安适,假如没有事实,怎么肯承认谋反!”武则天派通事舍人周綝前往查看。来俊臣临时发给狄仁杰等头巾腰带,让他们排列站立在西边,让周綝察看。周綝不敢察看,只是面向东边唯唯诺诺而已。来俊臣又伪造狄仁杰等的谢死罪表,让周綝上奏武则天。 乐思晦(被来俊臣诬陷杀害的宰相)的儿子未满十岁,被籍没入司农寺为奴,要求上告特别情况,获得武则天召见。武则天问他有什么情况,他回答说:“我父亲已死,我家已破,只可惜陛下的刑法为来俊臣等所玩弄。陛下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请选择朝臣中忠诚清廉、陛下一贯信任的人,提出他们谋反的罪状交给来俊臣,他们没有不承认谋反的。”武则天听后稍有醒悟,召见狄仁杰等,问道:“你承认谋反,为什么?”狄仁杰等回答说:“不承认,便已经死于严刑拷打了。”武则天说:“为何作谢死罪表?”狄仁杰等回答说:“没有作。”武则天出示所上的奏表,才知道是伪造的,于是释免这七个家族。庚午,任知古降职为江夏县令,狄仁杰降职为彭泽县令,崔宣礼降职为夷陵县令,魏元忠降职为涪陵县令,卢献降职为西乡县令;裴行本、李嗣真被流放于岭南。 五、索元礼的结局:“取公铁笼来”,元礼服罪,死于狱中 索元礼天性残忍,制作铁笼用于梏住囚犯的头。他被收下狱后,不服。吏曰:“取公铁笼来!”索元礼只得服罪,死于狱中。 《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四 酷吏 原文: 索元礼,胡人也,天性残忍。初,徐敬业兵兴,武后患之,见大臣常切齿,欲因大狱去异己者。元礼揣旨,即上书言急变,召对,擢游击将军,为推使。即洛州牧院为制狱,作铁笼赩囚首,加以楔,至脑裂死。又横木关手足转之,号“晒翅”。或纺囚梁上,缒石于头。 讯一囚,穷根柢,相牵联至数百未能讫,衣冠气褫。后数引见赏赐,以张其威,故论杀最多。是时来俊臣、周兴踵而奋,天下谓之“来索”。薛怀义始贵,而元礼养为假子,故为后所信。後以苛猛,复受赇,后厌众望,收下吏,不服,吏曰:“取公铁笼来!”元礼服罪,死狱中。 译文: 索元礼,本是胡人,天性残忍。起先,徐敬业兴兵讨伐武则天。武则天震怒,又见大臣们似有仇恨状,就想以威制服天下,审讯并排除异己。索元礼揣摩到武则天的旨意,上书告密。武则天召见,问对时颇得武则天欢心,升他为游击将军,任推使按问罪犯。他在洛州牧院任制狱,制作铁笼梏住囚犯的头,外加木楔,以致囚犯脑裂髓出而死。又用横木捆住囚犯手足,再加扭转,称之为“晒翅”。有时将囚犯系在梁上,再用石头缒在他头上。 他每审讯一个囚犯,一定要穷根究底,株连蔓引到几百人都还不罢休。内外官民,人人屏息不敢动。武则天多次召见他,且多加赏赐,以助其威。所以他审讯后论罪,多为死刑。当时,来俊臣、周兴等人奋起效法。天下人称之为“来索”。薛怀义很得武则天宠幸,索元礼是薛怀义的义子,所以深得武则天信任。后来因他过分苛毒残忍,再加受贿,武则天为满足众人要求,收索元礼下狱。索元礼不服,狱吏说:“把你制作的铁笼拿来!”索元礼只得服罪,死于狱中。 六、周兴的结局:“请君入瓮”,死于仇家 周兴提出用炭火烤大瓮,让囚犯进入瓮中的酷刑。周兴被人告发后,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请君入瓮”,惩治周兴。周兴被流放岭南,途中被仇人杀死。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 原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取。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史,请兄入此甕。”兴惶恐,叩头服罪。法当死,太后原之。二月,流行岭南,在道,为仇家所杀。 译文: 有人告发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串通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讯他。来俊臣与周兴正讨论事情一起进餐,来俊臣对周兴说:“囚犯多不认罪,应当采用什么办法?”周兴说:“这很容易。取一个大瓮,用炭火在四周烤它,让囚犯进入瓮中,还有什么事情不承认?”来俊臣便找来大瓮一个,按周兴说的办法四周用火烤,然后站起来对周兴说:“有宫内的文书要审问老兄,请老兄进这大瓮!”周兴惶恐,叩头认罪。依法应判周兴死刑,武则天原谅他。二月,周兴被流放岭南,途中被仇人杀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万巳大吉!2025年,诚挚祝福杨旭文先生春日载阳,福履齐长! (永远期待明天)
- 唐诡3保密工作怎么能做的这么好,目前单元选角,有谁加入,一... (幸运小兔几)
- 有一个问题,风雪摩家店主角团他们为什么要跟着隐瞒真相 (吃蛋糕的小耳)
- 长安预告来了! (내 이름 맑음)
- 剧情讨论|导演们咋卢凌风还是用配音吧 (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