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的得力干将:窦怀贞、岑羲。狄仁杰曾引荐窦怀贞。岑羲曾不惧武三思,力保李旦
来自:上山入海飞天
唐诡第三部要讲到公主和新天子斗法了。太平公主能力很强,招揽了不少人才,和能力很强的李隆基一度棋逢对手,旗鼓相当。唐诡2有两位重要人物登场:崔湜、杨内侍。除了这两位,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手下还有不少得力干将,首推宰相和禁军将领。 李隆基先天政变的前三板斧不是直接砍向太平公主,第一板斧是控制禁军,斩杀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第二板斧是控制朝臣,斩杀宰相萧至忠、宰相岑羲、右散骑常侍贾膺福、中书舍人李猷,追杀宰相窦怀贞;第三板斧是控制太上皇。 杨内侍说“七个宰相中,四个追随她”。这四位宰相当中,崔湜虽然有能力有才华,但品德低劣,甘当男宠,卖官鬻爵,陷害救命恩人,据说还将妻子和女儿献给太子。 因为开元盛世的名相姚崇、宋璟等忠正贤良之士支持李隆基,所以有的网友可能认为追随太平公主的大多是奸邪不肖之徒。其实不是的。虽然都追随太平公主,但其他三位宰相和崔湜是有区别的。本帖要讲的是窦怀贞、岑羲这两位宰相,他们是太平公主的得力干将。 关于唐朝宰相的知识,详见帖子“唐朝宰相知多少,“七个宰相中,四个追随她”,哪几位宰相追随太平公主? ”链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1365470/?_i=6478731ITseaVz 关于崔湜的内容,详见帖子“唐诡人物原型之崔相:出身博陵崔氏,热衷权势,曾与宫女元氏密谋给李隆基下毒”,链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1031826/?_i=6428138R3FU9HY 关于杨内侍的内容,详见帖子“想杀卢凌风的不一定是奸臣,猜测杨内侍的原型是杨思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太监”,链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9615519/?_i=5708445R3FU9HY,6482840ITseaVz 一、窦怀贞 原文: (一)主要经历 1.狄仁杰曾引荐窦怀贞 仁杰常以举贤为意,其所引拔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旧唐书》列传·卷三十九) 2.早期事迹:清廉干练,很有声誉 怀贞,少有名誉,时兄弟宗族,并以舆马为事,怀贞独折节自修,衣服俭素。圣历中为清河令,治有能名。俄历越州都督、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所在皆以清干著称。(《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三) 3.谄媚韦后,名声受损 神龙二年,累迁御史大夫,兼检校雍州长史。时韦庶人及安乐公主等干预朝政。怀贞每谄顺委曲取容,改名从一,以避后父之讳,自是名称日损。 庶人微时乳母王氏,本蛮婢也,特封莒国夫人,嫁为怀贞妻。俗谓乳母之婿为阿沄,怀贞每因谒见之次及进表疏,列在官位,必曰“皇后阿沄”,时人或以“国沄”呼之,初无惭色。(《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三) 4.敬畏宦官,阿谀逢迎 宦官用权,怀贞尤所畏敬,每视事听讼,见无须者,误以接之。监察御史魏传弓尝以内常侍辅信义尤纵暴,将奏劾之。怀贞曰:“辅常侍深为安乐公主所信任,权势甚高,言成祸福,何得辄有弹纠?”传弓曰:“今王纲渐坏,君子道消,正由此辈擅权耳!若得今日杀之,明日受诛,无所恨。”怀贞无以答,但固止之。(《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三) 5.献妻子首级,向李旦请罪 韦后败,斩妻献其首,贬濠州司马,再徙益州长史,乃复故名。(《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四) 6.依附太平公主,勤往府中请安 景云初,以殿中监召,阅月迁左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中山县公。再迁侍中。方太平公主干政,怀贞倾己附离,日视事退,辄诣主第,刺取所欲。(《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四) (二)轶事典故: 1.娶皇后乳母,称“皇后阿冲” 丁巳晦,敕中书、门下与学士、诸王、驸马入阁守岁,设庭燎,置酒,奏乐。酒酣,上谓御史大夫窦从一曰:“闻卿久无伉俪,朕每忧之。今夕岁除,为卿成礼。”从一但唯唯拜谢。俄而内侍引烛笼、步障、金缕罗扇自西廊而上,扇后有人衣礼衣,花钗,令与从一对坐。上命从一诵《却扇诗》数首。扇却,去花易服而出,徐视之,乃皇后老乳母王氏,本蛮婢也。上与侍臣大笑。诏封莒国夫人,嫁为从一妻。俗谓乳母之婿曰:“阿冲”,从一每谒见及进表状,自称“翊圣皇后阿冲”,时人谓之:“国冲”,从一欣然有自负之色。(《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五) 2.“前作后国赩,后为主邑丞” 睿宗为金仙、玉真二公主营观,费钜万,谏者交疏不止,唯怀贞劝成之,躬护役作。族弟维鍌谏曰:“公位上衮,当思献可替否辅天子,而计校瓦木,杂厕工匠间,使海内何所瞻仰乎?”不答,督缮益急。时语曰:“前作后国赩,后为主邑丞。”言事公主如邑官属也。(《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四) 3.一度解职避祸,后又担任宰相 以左御史大夫窦怀贞、户部尚书岑羲并同中书门下三品。 有相者谓同中书门下三品窦怀贞曰:“公有刑厄。”怀贞惧,请解官为安国寺奴;敕听解官。乙亥,复以怀贞为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平章军国重事。(《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六) 玄宗受内禅,进左仆射,封魏国公。(《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四) 译文: (一)主要经历 1.狄仁杰曾引荐窦怀贞 狄仁杰时时留意举荐贤能,他所引荐提拔的有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人,任公卿者达数十人。(《旧唐书》列传·卷三十九) 2.早期事迹:清廉干练,很有声誉 窦怀贞年轻时很有声誉。当时他的兄弟宗族,声色犬马,纵情享乐,只有窦怀贞衣服俭素,不好玩乐。武则天圣历年间,窦怀贞担任清河县令,政绩显著。他后来又历任越州都督、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在任职的地方都以清廉干练著称。(《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三) 3.谄媚韦后,名声受损 706年(武则天神龙二年),窦怀贞升任御史大夫,兼检校雍州长史。当时,韦皇后及安乐公主干预朝政。窦怀贞却谄媚逢迎,还改名从一,以避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的名讳,自此名声渐损。 韦皇后的乳母王氏,本是蛮族的婢女,韦皇后特别封她为莒国夫人,将她嫁给窦怀贞为妻。民间称乳母之婿为阿赩,窦怀贞每次谒见唐中宗及进表上疏,列在官位,都称“皇后阿赩”。当时的人们用“国赩”来称呼讥讽他,他没有惭愧之色。(《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三) 4.敬畏宦官,阿谀逢迎 当时,宦官势大,窦怀贞对宦官尤其敬畏,每次办公听理诉讼,见到没有胡须的人,误以为他是宦官而阿谀逢迎。监察御史魏传弓因为内常侍辅信义肆意暴虐,想要弹劾他。窦怀贞对魏传弓说:“辅常侍深受安乐公主信任,很有权势,说话会成为祸福,你怎么敢弹劾他?”魏传弓说:“现在王纲渐渐败坏,君子之道消减,正是因为这些人独揽权力!如果能够今天杀了他,我明天被处死,也死而无憾。”窦怀贞无言以对,但仍然极力劝阻他。(《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三) 5.献妻子首级,向李旦请罪 七一零年(唐睿宗景云元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窦怀贞闻变,亲手将妻子王氏杀死,持首级向李旦请罪。李旦即位后,窦怀贞被贬为濠州司马,后又改任益州长史。窦怀贞恢复原名。(《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四) 6.依附太平公主,勤往府中请安 711年(唐睿宗景云二年),窦怀贞被召回朝中,任殿中监,后升任左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中山县公。九月,他又改任侍中。当时,太平公主干涉政务,窦怀贞便依附于她,每次退朝都要到太平公主府中请安。(《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四) (二)轶事典故: 1.娶皇后乳母,称“皇后阿冲(阿赩)” 丁巳晦(二十九日),唐中宗下敕召中书、门下长官与学士、诸王、驸马入内殿守岁,在宫中摆好了用于照明的火炬,布置了酒宴,还安排乐队奏乐助兴。在酒兴正浓时,唐中宗对御史大夫窦从一说:“听说你已经打了很长时间的光棍,朕很是忧虑。今天晚上是除夕之夜,朕想为你完婚。”窦从一只是恭敬而顺从地连连答应行礼称谢。不一会儿功夫,内侍领着手持灯笼、步障和金缕罗扇的人从西廊上殿,罗扇后面有一位身着礼服、头戴花钗的妇人。 唐中宗让这位妇人与窦从一对面而坐,然后让窦从一吟诵了几首《却扇诗》。罗扇被拿走之后,这位妇人摘下花钗,换去礼服又出来。众人慢慢端详,才发现她原来是韦皇后的老乳母王氏,她本是一个蛮族的婢女。唐中宗与侍臣们哄堂大笑,并下诏册封王氏为莒国夫人,嫁给窦从一为妻。当时民间俗称乳母的丈夫为“阿冲(阿赩)”,窦从一每次谒见唐中宗或者呈进表状时,都自称为“翊圣皇后阿冲(阿赩)”,因而人们也就称窦从一为“国冲(国赩)”,窦从一反倒欣欣然,有自以为了不起的神色。(《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五) 2.“前作后国赩,后为主邑丞” 唐睿宗为金仙公主、玉真公主营建道观,耗费数万。群臣都劝谏唐睿宗,惟有窦怀贞极力赞成,还亲自监督造作。族弟窦维鍌劝道:“您身为宰辅,应该考虑怎么辅佐天子,怎能整日做这些事情,这会让人们怎么看待您?”窦怀贞不回答他,仍旧监督工事。当时的人们都说窦怀贞“先是作韦皇后的国赩,现在又作公主的邑司。”人们说窦怀贞奉承公主,好像作公主的邑司。(《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四) 3.一度解职避祸,后又担任宰相 唐睿宗任命左台御史大夫窦怀贞、户部尚书岑羲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有个看相的人对同中书门下三品窦怀贞说:“您将有刑狱之灾。”窦怀贞非常害怕,上表请求解除官职,去作安国寺的寺奴。唐睿宗降敕照准。乙亥(初八),唐睿宗又任命窦怀贞为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平章军国重事。(《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六) 唐睿宗禅位太子后,窦怀贞升任尚书左仆射,并进爵魏国公。(《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四) 二、岑羲 原文: (一)主要经历 1.早期事迹:“江东三岑”,皆有治绩 长倩子羲,长安中为广武令,有能名。(《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羲,字伯华,第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坐伯父长倩贬郴州司法参军。(《新唐书》列传·卷二十七) 迁金坛令。时弟仲翔为长洲令,仲休为溧水令,皆有治绩。宰相宗楚客语本道巡察御史:“毋遗江东三岑。”乃荐羲为汜水令。(《新唐书》列传·卷二十七) 2.回朝任职,力保李旦,恪守正道 则天尝令宰相各举堪为员外郎者,凤阁侍郎韦嗣立荐羲,且奏曰:“恨其从父长倩犯逆为累。”则天曰:“苟有材干,何恨微累?”遂拜天官员外郎。由是缘坐近亲,相次入省,登封令刘守悌为司门员外郎,渭南令裴惓为地官员外郎。 羲,神龙初为中书舍人初,中宗时,侍御史冉祖雍诬奏睿宗及太平公主与节愍太子连谋,请加推究,羲与中书侍郎萧至忠密申保护。及羲监修《中宗实录》,自书其事。 时吏部侍郎崔湜、太常少卿郑愔、大理少卿李元恭分掌选事,皆以赃货闻,羲最守正,时议美之。(《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3.担任宰相,依附太平公主 帝崩,诏擢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新唐书》列传·卷二十七) 睿宗即位,出为陕州刺史。复历刑部、户部二尚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删定格令,仍修《氏族录》。(《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以左御史大夫窦怀贞、户部尚书岑羲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上以节愍太子之乱,岑羲有保护之功,癸丑,以羲为侍中。(《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六) (二)轶事典故: 1.不惧武三思,起草奏疏,请削诸武 时武三思用事,侍中敬晖欲上表请削诸武之为王者,募为疏者。众畏三思,皆辞托不敢为之,羲便操笔,辞甚切直。由是忤三思意,转秘书少监,再迁吏部侍郎。(《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2.“物极则返,可以惧矣” 时羲兄献为国子司业,弟翔为陕州刺史,休为商州刺史,从族兄弟子侄,因羲引用登清要者数十人。羲叹曰:“物极则返,可以惧矣!”然竟不能有所抑退。(《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译文: (一)主要经历 1.早期事迹:江东三岑,皆有治绩 岑长倩的侄子岑羲,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担任广武县令,有贤能的名声。(《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岑羲字伯华,年轻时考中进士,累迁至太常博士。691年(天授二年),宰相岑长倩被诬谋反,下狱而死。岑羲因是岑长倩的侄子,也受到牵连,贬为郴州司法参军。(《新唐书》列传·卷二十七) 岑羲担任金坛县令,期间因政绩突出,与弟弟长洲县令岑仲翔、溧水县令岑仲休并称“江东三岑”,受到宰相宗楚客的赞誉,又被江南道巡察御史推荐为汜水县令。(《新唐书》列传·卷二十七) 2.回朝任职,力保李旦,恪守正道 武则天命宰相举荐可以担任员外郎的官员。凤阁侍郎韦嗣立便推举岑羲,并上奏道:“只可惜他被伯父岑长倩所连累。”武则天道:“只要他有才干,就不会受到连累。”于是任命岑羲为天官员外郎。此后,受到亲属牵连的官员,相继获得擢升。登封县令刘守悌擢升为司门员外郎。渭南县令裴惓擢升为地官员外郎。 705年(武则天神龙元年),唐中宗复位,岑羲被任命为中书舍人。 707年(唐中宗景龙元年),太子李重俊发动唐隆政变,失败被杀。侍御史冉祖雍趁机诬陷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曾与太子同谋,请求唐中宗审问调查。岑羲与中书侍郎萧至忠上表劝谏皇帝,力保李旦与太平公主。后来,岑羲监修《中宗实录》,将此事记述下来。 岑羲担任吏部侍郎时,一同负责选官的吏部侍郎崔湜、太常寺少卿郑愔、大理寺少卿李元恭都大肆受贿,以贪腐著称。只有岑羲恪守正道,受到舆论的称赞。(《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3.担任宰相,依附太平公主 唐少帝唐隆元年,唐中宗驾崩,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岑羲被擢升为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新唐书》列传·卷二十七) 不久,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杀死韦皇后,拥立相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岑羲被贬为陕州刺史。后来,岑羲历任刑部尚书、户布二尚书、门下三品,并监修国史,删定格令,修订《氏族录》。(《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左御史大夫窦怀贞、户布尚书岑羲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唐睿宗因为在节愍太子之乱中,岑羲有保护的功劳,癸丑,任命岑羲为侍中。(《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六) (二)轶事典故 1.不惧武三思,起草奏疏,请削诸武 当时,武三思专权,侍中敬晖打算上表朝廷,请求降封武氏诸王,请人起草奏疏。众人害怕武三思,都推辞不敢起草。岑羲执笔而书,言辞恳切,因此惹怒武三思,被贬为秘书少监,后来担任吏部侍郎。(《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2.“物极则返,可以惧矣” 岑羲拜相后,兄长岑献担任国子监司业,弟弟岑仲翔担任陕州刺史,岑仲休担任商州刺史,岑氏兄弟子侄数十人都官居要职。岑羲感叹道:“物极必反,我得有所戒惧啊!”但岑羲终究没有因此有所抑退。(《旧唐书》列传·卷二十)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万巳大吉!2025年,诚挚祝福杨旭文先生春日载阳,福履齐长! (永远期待明天)
- 现在的剧太无聊,我二刷唐诡2去了 (嗨嗨嗨)
- 唐诡西行北京卫视上星首播,酷云数据及CVB数据记录+唐诡第一... (xjnnqr)
- 唐诡3保密工作怎么能做的这么好,目前单元选角,有谁加入,一... (幸运小兔几)
- 长安预告来了! (내 이름 맑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