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律|跟不上潮流可能是你不懂镜头
minimi白
我现在提出一个假设,我们把现实中的交易场景移植到网络世界,但剔除掉钱这种流通货币,那什么会成为一种新型的货币呢?
我会给出一个很抽象的答案:【照片】。
整个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商业和利益的达成通过一张张照片流通起来,被我比拟成一种通行证,类似于货币。
【好看的照片在网络就是值钱的货币,产出被认可的照片是进入市场的必要条件。】
到这里,一定会有人反驳或鄙视我这种简单肤浅的替换概念。
照片有那么重要吗?好看的照片值得如此高的地位吗?
不值得,但这是事实。
进入网络时代,也是进入视觉时代。镜头粗暴地霸凌了我们的生活。
记录,分享和交易中的每一步都在驱使我们用镜头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照片是最基础的单位。

要认识一个人,购买一个商品,记录下重要的时刻从而达成某种情感联系或商业交易,照片是无法摒弃的一部分。
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在网上,你要爱上一个人,先要爱上他或她的照片。你想买某个产品也要先浏览它的照片。
我们越来越病态地要求照片完美和好看的原因,就在于此。

照片完全可以代表我们的样貌,生活,以及态度和审美,形成参与世界和生活的筹码。既是资本又是自我的表达。
如今已经很难想象一个不要照片的软件了。
如果选择逃离或放弃这种照片流通的世界呢?
不走进这个照片流通的世界,也一样会生活在镜头所塑造的趋势之下。
目前不少潮流和时尚是由照片承载的,一些流行的概念也是由照片渗透出来的,比如松弛感和氛围感。

随便一张中式梦核就能唤起古早回忆,颇具创新的照片就引导起消费和风向。
再往小里说,朋友圈的照片也一样。好看的照片会拿到更多的点赞,被更多人感兴趣,一旦分享和互动,我们必然是希望照片是美的,自己是被关注的。
这也形成了我的另一个观点,会掌握镜头会记录的人是在网络时代取胜的人。一张好看的照片可以撬开更大的市场,流通起来就达到了宣传和运作的基本要求。

出片率成为了众多考核的一环,被诟病但也难以改变。
说时代在抛弃一些人的时候,技术和知识总是被提及,但也有另外一种淘汰的可能。
【照片的通行会在遗弃一部分无法掌握镜头的人】,我认为中老年无法走入潮流和时尚一部分是由于没有利用镜头的能力,难以进入照片流通的那部分世界,不能理解镜头之下的语言,也就慢慢落伍。
这篇文章是很多想法的集合,最后我用照片货币来表达,也大胆地说了“照片至上”和“推崇好看”的观点。
我为什么不写更正确的东西?
在最后批判服美役,去倡导比照片更智慧更美德的东西,会更符合价值体系。我不打算这样升华主题和思想,我只是看到了一个我认为真实的正在发展的现象,于是说出来。
我用文字记录,就是一种证明和反击,我相信一个更为流行和繁荣的照片市场,也想进入照片世界,但要沟通和表达的时候我还是自然地退回了照片之外。
更多文章和表达可查看我的公众号(万有之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自然规律|练习带来的是察觉不到的惯性 (瘦不瘦都是美女)
- 社会规律|我觉得中国人柔韧性强的原因是 (之澄与诗织)
- 社会规律|我发现高敏感的人敏感只是因为能觉察出来别人微妙... (一公升的眼泪)
- 社会规律|执念真的无法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消融 (阿霖10)
- 社牛女儿V.S. 社恐妈妈 通过观察女儿我发现的社交规律 (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