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
来自:烟雨任平生
我今年40多岁了,《传习录》去年读了一遍,相见恨晚,读完对阳明先生崇拜的很,打算在生活中切实地践行阳明心学,提高自己的修养。现在是第二次研读《传习录》,尝试着去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写在这里, 希望对有志于学习心学,实践心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本人水平有限,难免错漏,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原文: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去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传习录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书籍,心学是做什么的?是圣人之道,简单讲就是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做圣人,先儒总结完了,一共六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以为,《传习录》整部书围绕的中心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段话浅层上是讲如何孝敬父母,其实是在阐明诚意,正心的重要。我们去除自己的自私自利,懒惰虚荣等一切不好的习气与念头,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去做某件事,事情自然就能做好。不得不承认,对于常人来讲,通常没有做到自己努力的上限,正心诚意就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努力的心理基础。当然,这里讲的比较简略,如何正心诚意,《传习录》后面还讲了很多,大体是说要去除私欲,存天理。 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私以为,去私欲存天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员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 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为何别人可以纵欲,而不乱心性 (张泽谦)
- 用脑学科重读王阳明:现代人如何“致良知” (麦西拉)
- 阳明心学交流群,想要讨论的请留下号码 (豆友iDyoigCJu8)
- 阳明心学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间的关联和区别?王阳明如何看待... (何言哉)
- 我所理解的心学 (一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