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干货贴——关于回避型依恋的所有问题总结和答疑

八老师的树洞

来自:八老师的树洞(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2024-10-14 20:19:06 已编辑 山东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0:46 山东

    一,相关名词解释人格:

    人格,多代指性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依恋关系:一般指幼儿与其抚养者(一般为父母)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亲密关系:与他人建立具有依赖及信任的和谐融洽的关系,多指夫妻间。

    自卑:指在于他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过于低估自己能力。)

    自负:指在与他人比较时,由于高估自己能力而给予自己的评价。(过于高估自己能力。)

    自信: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对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自己相信自己)

    自尊: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己重视自己,希望别人也重视自己)

    内源性自尊:稳定的自尊类型,不会随外界评价高低而转换的自尊类型,源于内心对真实自我的肯定。

    外源性自尊:不稳定的自尊类型,因为无法客观看待自己,所以自尊会随别人评价而变化。受到正面评价时自尊升高,受到负面评价时自尊降低。

    情绪:从事某种活动产生的心理状态,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潜意识:人类心理活动中未被察觉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没有到达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突然的开心,突然的伤心,莫名其妙的悲伤,看到某种类型的人不自觉的心动等等都是潜意识支配的。,情绪稳定需要做到意识与潜意识和谐统一,时刻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并且能控制)

    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1968)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后面详细说)

    移情:移情是对目前的一个人的感觉、驱力、态度、幻想和防御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不现实的,是源自童年早期对于重要人物的反应的重现和替代。(百度百科,后面详细说)投射: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百度百科,后面详细说)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2:14 山东

    二,常见类型依恋概述

    常见的依恋有四种:

    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低=安全型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低=痴迷型(焦虑型)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高=回避型(又叫疏离型)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高=恐惧型(又叫矛盾型)1,安全型特点:可以与他人建立依恋关系及亲密关系,可以无条件信任他人,不会担心被抛弃或欺骗,有稳定的自尊水平,情绪稳定,乐观自信,对自身及他人关注度适中。

    2,焦虑型特点:缺乏安全感,不太容易做到无条件信任他人,会担心被欺骗或被抛弃,与人相处更计较各人得失,易自卑,喜欢靠不切合实际的承诺得到他人肯定,敏感多疑,情绪反应强烈,喜欢靠愤怒表达不满,需要靠过伴侣的付出证实自己值得被爱,因害怕被抛弃所以要反复确认被爱,有控制伴侣的行为。

    3,回避型特点:缺乏安全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个人防御水平高,个人边界感强,很难有真心朋友,性单恋高发人群,喜欢独居及自己处理问题,易与伴侣形成假性亲密关系,自尊水平低,会对自我产生厌恶情绪,情绪不稳定,常表现为失落,负能量高,需要长时间消化情绪,敏感多疑,会通过试探证明被对方喜欢,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亲密关系,会陷入恋爱循环。

    4,恐惧型特点:参考回避型及焦虑型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6:19 山东

    三,回避型依恋概述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 害怕见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等。成年以后这些问题对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这类患者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自尊心过低加上过分敏感,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使得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回避型人格,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排斥亲近关系的一类人,他们给人的感觉性子很直,不够委婉,喜欢独处,说话腼腆,也可能风趣幽默,朋友不太多或者深交的不多,但同时他们往往会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很多人从事IT技术等相关工作,很乐意帮助别人却不太喜欢欠人情,平时可能喜怒不形于色,给人的感觉很高冷。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7:14 山东

    关于回避型依恋与回避型人格的关系

    大家在听到回避型人格的同时,也会听到另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回避型依恋。这两种是包含的关系,可以大致理解为,回避型人格的人会回避与任何人的依恋及亲密关系,而回避型依恋一般可以与其他人建立情感链接,但是在接触到心仪的另一半时,无法正常进入亲密关系,或者亲密关系不够紧密。可以说回避型人格比回避型依恋表现的疏离感更为强烈。

    所以我就不做区分了,以下统称为回避。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7:37 山东

    注:回避型内部划分

    回避型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会将其分为疏离型回避和恐惧型回避。

    疏离型回避一般会独来独往,与人关系淡漠,并且主观意识上并不太喜欢与异性接近,喜欢独处并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对于依恋关系及亲密关系的需要不是很强烈。

    恐惧型回避也会表现为独来独往,不太与其他人接触,没有特别能交心的朋友,也难以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但是恐惧型回避在主观层面是对依恋关系及亲密关系有渴望的,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建立一段亲密关系,但是因为害怕被抛弃,所以会选择压制住自己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8:00 山东

    四,回避型依恋的特点

    缺乏安全感、缺爱、距离感(包括心理距离)、无法建立亲密关系、自卑自负、极度好面子、习得性无助、独立及抗拒社交,情绪变化快、内心矛盾、喜欢冷暴力、挑剔自己的另一半、害怕冲突、不喜欢提要求、具有优秀特质、敏感细腻、等表现为回避型人格常见特点,但因为个人气质类型及回避程度不同,所以表现有所不同,以上特质为回避型人格常见特点,并不是每个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具有以上特点。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8:16 山东

    1,缺乏安全感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8:50 山东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的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9:22 山东

    安全感是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所获得的体验,是在与父母相处过程中获得的笃定的爱。当孩子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父母的回应总是积极而正面的,那么在孩子得认知里,自己就是被爱的,被呵护的,无论父母此刻在不在身边,孩子心中都会有非常稳定的安全感。而最初缺乏母亲照料与肯定的孩子将会缺乏最初的安全感(相关论证有母婴分离实验,恒河猴实验等),那么一部分孩子就会告诉自己,我只能靠自己,我的父母并不喜欢我,没有人会喜欢我,在后续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没有安全感及自我否定等问题会再次出现。这时虽然孩子已经成人,但是最初不被喜欢的不良感受却不会发生变化,所以他依然会觉得不被任何人喜欢和接受,哪怕对方真的很喜欢他,他依然没办法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及亲密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回避给人的感觉就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他们也是有亲密需求的,有时候也会想靠近自己的伴侣。被爱的渴望与被抛弃的恐惧来回拉扯,导致回避内心矛盾而纠结。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9:36 山东

    回避的安全感也会源于对自我的肯定,父母如果没有在恰当的时候对孩子进行肯定和正确引导,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中国式教育中,最常见的就是打压式教育,父母会寄托希望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变成完美无缺的人,孩子一点做得不好都要被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站在孩子得角度,他们会想,自己什么都做的不够好,父母对自己永远都是不满足,不被喜欢,不被肯定,会让自己觉得一无是处。他们无法肯定自己,客观看待自己,这也会导致回避型等不安全人格产生另外一个特质,就是自卑。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29:50 山东

    2,缺爱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30:12 山东

    因为回避基本没有获得过来自父母完整且包容的爱,所以他们不会爱。从小到大他们就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所以回避往往并不知道爱是什么,既不知道怎么爱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爱别人。回避身边的人可能会觉得回避没有同理心,比如女生说我生病了,你来陪陪我吧,女生此刻需要男生的关怀。但是站在回避的角度上,他在生病的时候都是自己吃点药或者喝点热水就顶过去了,第一不会跟别人说自己病了,第二,也不需要别人陪,所以他会觉得,其他人生病了也是一样的,回避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其他人格不同,所以很容易让别人误会他们的冷漠没有同理心。没有被呵护和关心过,所以回避就不太知道怎么去关心别人,其实也不是他冷漠,是他们真的不懂。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30:30 山东

    而回避的爱也是非常隐晦的。他们不会大声说我爱你,可能会通过非常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欢,得他们的伴侣慢慢体会。有时候其他类型的伴侣会觉得回避冷冰冰的,根本就感觉不到一点温情,所以特别想甩了他们,他们不是不给你爱,也不是不肯付出,是他们真的没有,如果觉得没办法接受,那就快点选择撤退吧。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31:02 山东

    3,距离感及心理界限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31:16 山东

    回避在与他人浅交的时候,是不会出现距离感的,可能会有冷淡和疏离,但出于尊重,一般都不会表现得过于明显,部分回避为了赢得他人好感,更可能表现出幽默风趣等特质,让人觉得他开朗外向,乐观积极。但是当回避与异性达到暧昧的顶点之后,他们就开始表现自己回避的一面,就会突然与暧昧对象保持距离感。而这种变化的机制是回避的防御系统启动了。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31:30 山东

    回避与异性交往是分阶段的,第一阶段为暧昧期,此阶段回避为了证明自己具有吸引力,就会伪装自己,他们可能表现为对暧昧对象温柔体贴,大度包容,会很有责任感与担当,谈吐幽默风趣并且很有才华等等,这一系列都是为了证实自己很有魅力,但具体有多少是真实的多少是伪装的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31:59 山东

    到了第二阶段,回避与暧昧对象进入了更深入的关系,回避就开始进入洞穴期了。此时就会出现距离感和心理距离。其实回避自己知道,自己并没有伪装的那么美好,大部分可能是伪装的,真正的自己情绪很容易失常(自卑自负摇摆不定),一点事情就会纠结难受(过度敏感),可能别人一个眼神都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做错了(低价值感),总是没办法跟喜欢的异性建立关系(自卑,怕得不到爱),永远想付出且不懂拒绝(低价值感),喜欢封闭自我(害怕走进亲密关系,逃避社交),没有勇气跟任何人说自己的过去和感受(害怕自我暴露被嘲笑)等等。对回避来说,只要保持界限,保持距离,那么对方就不会知道真实的自己,自己也可以随时全身而退,其实深层次是对再次被抛弃的恐惧。距离感可以保护自己,在自己也没有付出太多的前提下,即使对方提出分手,自己也不会损失什么。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32:16 山东

    同时,回避的心理距离也是表现得十分明显。两个人如果想进入稳定的亲密关系,那么暴露自己的缺点和软肋获取对方的信任是加深亲密关系的必经之路,这也是亲密关系有别于普通交往的没在原因。彼此建立深厚的信任感,自己的事情可以毫无保留说给伴侣听,在安全型人格的人眼里,这是很自然而然的,既可以将自己柔弱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同时也会从对方那里得到安慰和鼓励。但是对于非安全型人格(焦虑、回避、恐惧)的人来说,他们都很难与伴侣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以及自然的进行自我暴露,对于他们来说,这么做无疑是自己递过去一把刀,伴侣可以随时可以用这把刀捅死自己,那太可怕了。在他们的认知里,只要自己说了不太好的过往,复杂的情感经历,不太理想的原生家庭和内心真正的想法,那么伴侣一定会很讨厌过去的自己,甚至嘲笑自己,伴侣不会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所以自我暴露在非安全人格的人眼里,基本相当于凌迟一样痛苦,这就导致了回避很少会表述自己,给人十足的距离感。同时回避也非常讨厌被控制,讨厌另一半管太多,过于关注他的私生活都会让他们很不爽。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4 20:32:58 山东

    先更新到这里,有看的宝子们记得点赞收藏,我有空就会继续更新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5:33 山东

    4,无法建立亲密关系 因为回避自身安全感的缺失,所以回避是不会轻易相信自己的伴侣的,而亲密关系又是以依恋关系作为基础,爱情也是要建立在安全感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最终就会导致与回避建立亲密关系非常困难。试想你的另一半跟你忽冷忽热,忽近忽远,又什么都不肯跟你说,永远跟你保持距离如平行线,你跟他时间长了,就会有一种感觉,我似乎结了一个假婚。我跟他之间的相处方式可能更像普通朋友。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5:49 山东

    曾经读过Steve Shi的《假性亲密关系》这本书,假性亲密关系是指夫妻间表面上和谐稳定,相敬如宾,但其实貌合神离,没有深层次的感情接触,也没有稳定得亲密关系。因为彼此难以建立信任,所以最终会以亲情的方式相处下去,很多因为封建的保守思想或者出于对子女的责任而苦苦维持婚姻,其实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甚至厌恶更多。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很多是这样的情况。这种是不健康的亲密关系,所以称为假性亲密关系,不安全人格的人容易出现这种假性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6:49 山东

    5,自卑及自负 说到自卑,我之前一直以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的成分,只是程度不同。大部分中国式的家庭是没办法做到对孩子绝对包容和无条件关怀的。所以,哪怕家庭条件一般,只要家庭幸福和睦,在这种家庭氛围成长的孩子都会感觉到很幸福。但是大部分父母,其实自身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中国常见的严父慈母组合,父亲话少,不太习惯与孩子沟通问题,但是父亲对孩子可能非常严厉,并且会要求孩子事事做到最好,父亲的初衷可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是,他们对孩子这种冷漠和严厉的态度,会让孩子感觉不到父亲对自己的支持和肯定。另一方面,父亲过于严苛的要求也让孩子非常有压力,让孩子变得谨小慎微。父亲要求孩子无论哪一方面都要做到最好,可是孩子可能只有一两方面不错,其他方面一般,这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怎么样,与父亲期待的那个自己或者说幻想那个自己差距很大,所以此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甚至一无是处。而此时孩子会幻想自己是个完美的人,这是自己想要达到的,也是自己一直期待做到的。现实中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幻想中觉得自己完美无缺,这种矛盾会一直在孩子心里扎根,也就有了自卑和自负影子。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7:31 山东

    而另一方面,中国的母亲,他们往往对孩子还是很好的,这种好体现在对孩子日常的照料上。但是在孩子精神层面的引导上,很多父母是欠缺的。对于普通家庭的母亲来说,给孩子吃饱喝足有书念,什么都替他们考虑周全替他们做主就是爱了。而精神层面上,可能母亲会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情绪控制。很多母亲都是偏向于话比较多并且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她们会把不太稳定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比如,孩子晚上说出去打球,不回家吃饭了,此时母亲可能不放心,然后打好几个电话,电话里可能很焦急情绪也不太好,就会说这么晚了打什么球啊,饭都做好了不回来吃,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你看你作业都没写完。很多母亲可能就是这样表达的,她们希望的是孩子可以回家吃饭,可能并没有责备的意思,但是站在孩子得角度上看,母亲的催促很烦,感觉她天天控制自己,而且母亲天天就知道让自己学习写作业,根本就不考虑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还有就是母亲天天大吼,一点都不尊重自己。综合上述,孩子对于此类母亲是会产生逃离反应的。而母亲的控制和不够尊重也会让孩子在母亲的威严下感觉无法找到一种平等尊重的相处模式,且会生出回避及逃离情绪。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7:50 山东

    一边是现实中不被父母认可和尊重的自卑,一方面是幻想中完美无缺受到尊敬认可的完美自己,回避的自卑与自负就这样不停的相互碰撞。因为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所以回避会觉得自己十分完美,与人疏离的关系与模仿社交的高超伪装让他们在应对生活和社交时总能给人非常强烈的吸引力。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8:09 山东

    6,极度好面子 一说到好面子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年头,没有不好面子的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说真的,确实是这样的,不能说百分百,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好面子的。但是每个人好面子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不安全依恋人格的人表现更为严重。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8:21 山东

    为什么不安全人格的人,比如回避或者焦虑会特别好面子呢?这是因为他们受到内在自卑感的驱动,所以对被尊重与肯定的诉求异常强烈,而幻想中完美的自我也需要时时刻刻加以维持,这个完美的自我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动力,所以不安全人格的人特别好面子。而客观来讲,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那个脆弱的被幻想出来的完美自我就非常容易受到冲击。一点点负面的评价或者负面情绪在他们看来都是对自己完美人格的否定甚至重创。比如考试,十次中有九次都是100分,但是有一次95,如果我考这么好我睡觉都得乐醒了。但是对于回避来说,那次95就是对他巨大的打击,他没办法接受自己的这种失败,可能别人还没说什么,他们自己就先陷入痛苦了,如果别人说你怎么没十次都一百,估计回避就要炸毛了。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8:33 山东

    而回避对外建立的完美形象更是不容置喙,别人对他的一点否定都会让他觉得受了巨大打击,大部分回避是很注重自己外在形象的。别人否定的眼神或者语言也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痛苦。所以回避是非常非常希望被认可的,被他人认可才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回避和焦虑都属于外源性自尊,需要通过外在评价建立自身自尊体系,其实就是自己还不了解真正的自己。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8:48 山东

    7,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对过去痛苦也会在将来事件重演的刻板印象。客观来讲,你经历的过去的事或者过去遇到的人与你未来要经历的事和遇到的人并没有任何相关性。但是在回避及焦虑的认知里,过去那些痛苦的经历和不被爱不被认可的过往一定会在未来继续出现。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哪怕遇到了真心对他们的人,真的会让他们快乐的事,他们也会保持消极和拒绝态度,不会心安理得的接受。在他们的认知里,美好的事物总是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不配得到好的人,好的事情以及真诚的帮助。他们宁愿在暗无天日的封闭世界里继续自己的痛苦也不愿意尝试走出来接受眼前的温暖。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9:00 山东

    有一个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电击狗的实验是这样做的:给狗关进笼子里并不停给予电击,狗在刚开始的挣扎无效之后慢慢开始放弃抵抗。后来实验者打开狗笼子,狗却萎靡不振的躺着不选择离开,对于这只狗来说,它已经习惯了尝试痛苦,并且不再认同外面没有电击的正常世界。而在其他动物身上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多,动物尚且有习得性无助的体验,人就更会有切更难走出来了。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9:12 山东

    8,独立,抗拒社交 回避内心信奉的是,自己可以面对一切,自己只能靠自己,如果自己做不到,那就不去做。让他们向别人提出需求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宁愿不去做那件事,也不会跟别人提出帮助。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他们不会有人帮助你,你只要提了需求对方一定会拒绝,所以要么自己完成,要么放弃。虽然人是社会动物,但是对于回避来说,他们的社会属性非常低。也因为总是习惯一个人,习惯独来独往,所以部分回避会抗拒社交,比起唱K打篮球,他们更喜欢宅在家打游戏撸猫追番。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9:28 山东

    9,情绪变化快 回避可能给人的感觉很淡定,可是在回避淡定的外表下,往往是翻江倒海的情绪波动,只不过这种波动他们不会展示给任何人。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9:39 山东

    在回避情绪不错的时候,他们会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也愿意跟另一半或者其他人积极互动。在回避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习惯沉默和逃离,可能你们并没有发生什么矛盾,但突然他就不说话或者离开了,而消失的时间可能几小时几天甚至一两个月,这期间其实他们是在进行思想斗争、消化负面情绪,以及做让自己平静的事。回避在因为有人闯入他们内心世界而挣扎的时候,一方面希望能跟伴侣一直在一起,另一方面内心的声音告诉他们不能相信任何人,你的伴侣总会离你而去,你不配拥有爱情。两股力量互相拉扯让他们很难保持理智,更没办法去面对自己的伴侣。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1:39:52 山东

    所以回避也不会轻易做出承诺,毕竟连他自己跟你能走到哪一步他都不知道,你逼着他跟你确定男女朋友关系,或者扯证这不是闹戏吗?他还在解决安全感问题,依恋层面的事情,你都已经开始要确定关系,开始搞亲密关系了,这肯定会脱节的。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8:30:30 山东

    10,内心矛盾

    (1),渴望亲密关系又拒绝亲密关系

    回避都是非常拧巴的。一方面给人的感觉是不太喜欢亲密关系,甚至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一方面又跟人暧昧,给人的感觉是希望进入亲密关系。每个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都是本能,回避也不例外,只是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你想要爱情是不可能的,你不配拥有爱情,你想想这么多年有人爱过你吗?你父母都没有,何况别人。所以回避既想拥有爱情,又不敢拥有爱情。就如同伸出脑袋看着米袋子的老鼠,它们饿得要死,却怕跑出来被抓住。

    所以他们希望,你能把米袋子拿过来放到老鼠洞门口,这样它们才开心。也就是说,回避喜欢主动的另一半,如果他走一步你走一步,一直这样,那感情是很难进展下去的。你可能要走出十步二十步,回避才走出一步。他需要百分之一万的肯定眼前的异性真的不会离他而去,他才会慢慢接近你。当然这里说的要你主动并不是控制回避,而是充满善意的对他们好,对他包容付出,且不求回报。能做到的非常少。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18:30:48 山东

    (2),自卑又自负 回避自卑的时候是不会表露出来的,但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关系融洽时突然的冷淡。或者没有惹到他,他却突然沉默不说话了。关系突然冷淡是因为他们触发了内心的防御机制,过往那些经历,潜意识里那些经历提醒他不能再付出了,你会被伤害,你不配得到爱情,你付出就会被伤害,你赶紧退回来。有时候没惹到他,他沉默时也会想,我怎么配得到爱情呢,她喜欢我什么?我自己都不喜欢我自己,怎么可能有人喜欢我呢?她骗我,我不能相信她。所以此刻的回避会陷入自卑。可当他自我感觉良好时,却又恢复了社交,也愿意跟你走近,并且希望在你身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希望你去夸奖和鼓励他,他也会在这段关系中做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希望能征服你。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5 20:48:00 山东

    有关于回避型任何问题,可以留言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6 09:54:27 山东

    11,喜欢冷暴力

    这可能是大家对于回避型的人了解最多的一个特点了,可以说大部分回避是会冷暴力的。冷暴力对于回避来说,是一种防御机制,从最初应对母亲的喋喋不休,父亲的批评谩骂,到后来应对别人让自己做不喜欢的事,冷暴力可以说让回避用得炉火纯青。他们自己是非常知道冷暴力这种方式伤人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冷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属于对伴侣的精神虐待。也就是说,回避会因为成长不够彻底,依恋关系没建立好,所以会把冷暴力这种防御方式直接用到自己的另一半身上,而另一半就要遭受这种精神上的虐待。而回避在进行冷暴力时,自己可能也是矛盾和痛苦的,但是他没有勇气去沟通,因为沟通可能意味着争吵,意味着被对方完全的压制,这会让他们更害怕,所以哪怕冷暴力他们也不愿意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当然也有一部分回避在进行冷暴力时非常暗爽,因为这种手段让他们逼疯了不少人。

    在双方并没有发生冲突的时候,回避也会玩消失,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冷暴力,只是回避状态,他们在对抗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挣扎着说服自己接受你。也可能只是试探,看他在不做任何回应的状态下你是否依然在,如果你也走开了,那回避就会跟自己说,看吧,果然他们并不那么喜欢我,跟我预想的一样,我真的不值得别人喜欢,看来我的不付出是对的,回避突然的消失跟冷暴力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不说话不回复,但他们的初衷和心境不同。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6 09:55:02 山东

    12,挑剔另一半 回避会去挑剔自己的另一半,在回避的幻想中,自己的另一半是完美无缺的,冷静睿智,完美且能力出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只有这样的伴侣才能与自己结合。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另一半,所以可以说回避的恋爱观往往不怎么接地气。当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子接触并逐步走进暧昧时,回避会发现对方身上的缺点,但是回避并不会引起冲突或向对方提出改变的诉求。比如女孩子情绪不太好,说话声音很大让回避不舒服,那正常来说,你就跟对方说控制下自己的情绪,说话小点声问题不就解决了,可是在回避那里,这种需求他是不会跟另一半提出来的,他会避免冲突,也怕提出需求被对方拒绝,所以他就会默认对方的缺点无法改正,于是在心里默默给对方减分,而此时对方并不知道,而回避也不会因为对方缺点很多而表现出明显的不满。越往后暧昧对象被回避减的分越多,毕竟他们理想中的另一半是完美的仙女,现实中的女孩子怎么可能够得上。所以很多回避的另一半最后都遭受了断崖式分手。也就是说本来还甜甜蜜蜜呢,上午还逛街看电影,突然下午就收到回避的信息,我们不合适,我们分手吧。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6 09:55:19 山东

    那这个行为背后的机制又是什么呢?其实对于回避来说,另一半的介入是属于闯入者,初期互相吸引,回避也希望通过对方的回应感受温暖,但是一旦对方跟回避的距离不断接近,回避就开始感受到被入侵的压力了。因为习惯了一个人,所以对于入侵者,回避的反应就是很难受,很有压力,很希望解脱,所以此刻回避心里想的是分手,但是分手要理由啊,所以她们就会不停的关注对方的小缺点,等缺点累计到一个临界值,回避就开始说服自己,对方不行,配不上自己,分手吧,期间可能还伴有说话难听,刀子嘴这种情况,其实都是在逃避亲密关系。而潜意识层面还是因为自卑,潜意识告诉自己不配拥有爱情,所以怕对方先甩了自己,于是先做出甩了对方的举动,这样可以保证自己不受伤害。 而又因为回避一直会陷入建立吸引力——与对方暧昧——深入接触挑毛病——断崖式分手的循环里,所以回避有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像个渣男,但他们跟渣男不同的地方是,他们不会骗色……当然回避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进入这种死循环,他们是靠潜意识行动的,意识层面无法进行自我控制。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6 09:55:33 山东

    欢迎提问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6 18:38:59 山东

    欢迎提问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6 23:58:51 山东

    有问题可以留言

  • 黄垢

    黄垢 2024-10-17 01:50:15 美国

    有问题可以留言 有问题可以留言 八老师的树洞

    冷静点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7 09:57:17 山东

    13,害怕冲突 很多回避的原生家庭里,都有一位脾气暴躁的父亲或者母亲,而父母之间激烈的争吵会对还处于幼年的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害怕冲突,而这位情绪不好的父亲或者母亲与孩子交流时也没办法正确控制情绪,很多本来是关心的话语,却被他们用情绪激烈的言辞说的像指责一样,所以在回避的心理,情绪起伏比较大的另一半会让他们敏锐的察觉并迅速展开防御,也就是回避,因为害怕争吵,所以他们可能在伴侣刚兴师问罪就已经躲起来了,在他们的内心,没有办法承受任何冲突,从小就在这种氛围长大,真的不想继续听到对方大吵大叫了。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7 09:57:28 山东

    14,不喜欢提出要求 这个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了,因为从小到大正当需求都是被忽略的,所以在与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哪怕真的想让对方帮忙,回避也会在开口之前就做好心里建设,算了吧,我说了让他帮我,他也会拒绝我的,我还是想办法自己做的。而现实是,大部分人会乐意帮忙,因为你提出要求会满足对方被需要的价值,也是可以证明对方的有价值的有效途径,只是回避自己心里会先消极的觉得对方一定不乐意帮忙,先入为主的消极体验是回避在面对别人时首先想到的。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7 09:57:55 山东

    15,具有优秀特质(或艺术天赋)

    回避大部分是非常自卑的,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不够完美,诉求父母听不到,也没有任何肯定,也不被平等对待,那自己要怎么做呢?于是他们开始幻想自己变得非常完美,并且觉得只要自己变得完美父母就会对自己给予肯定。所以回避会为了得到肯定而拼命做好一件事,很多学霸都是回避型,那种可以专心致志在某一方面拼命证明自己的孩子,就是未来学霸的。可以说很多回避在事业上或者学习上,包括艺术上都是有一定造诣的,而这些自身的优势会让他们非常有吸引力,谁不喜欢事业有成低调有才华的学霸宝宝呢~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7 09:58:16 山东

    16,敏感细腻

    因为从小回避型就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以及承载父母情绪阴晴不定的环境里长大的,所以回避型对于他人的情绪反应特别敏感。这种敏感会让回避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担忧的状态里。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玩笑,一句抱怨都会让回避觉得可能是自己的问题,自己做的不够好导致了他人会有这种反应。而自己的情感往往又被回避压下去了。过分脆弱的自尊也会在不断承载他人情绪的过程及变得越来越低,而且因为敏感,希望自己做好,让周围人舒服,也为了获得认同,回避还会给人一种很乐于助人的感觉,回避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他人的要求即使回避不想去做也会帮着做好,因为害怕情绪反应和冲突,所以会以乐于助人,甚至主动付出的姿态出现在别人身边。可是对于回避来说,他们做这些并不开心,而满肚子得负能量却只能自己消化或者抱怨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当然回避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表现,这世界上没有两个想法和行为模式一模一样的人,人格理论只是大致描绘出某一些具有相同特点的人进行参考。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7 18:54:07 山东

    有关于回避型依恋的问题可以在线提问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8 10:09:21 山东

    五,回避型依恋的成因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8 10:09:39 山东

    1,原生家庭影响 心理学上分析依恋风格时,经常会去分析原生家庭。所谓原生家庭,就是指孩子小时候生活的家庭,主要指孩子与抚养人的关系。为什么原生家庭要放在最前面说呢,因为原生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在儿童辨别能力尚没有建成时,抚养人对他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他对于这个世界态度,扶养人的三观也可以直接影响他的三观。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8 10:09:58 山东

    如果略懂儿童心理学的人,可能会知道,0-3岁,是婴儿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这时候婴儿的正当需求被母亲忽略,孩子就会从主动提出需求到不再提出需求,进而疏远母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正当需求会越来越多,此时初步认知也开始形成,孩子依赖母亲和提出需求是本能与天性,但这此时孩子如果没有被父母接纳,正当需求被拒绝,也没有获得来自父母很好的照料,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那么此时他们就会认为,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没有人值得信赖,我只能躲在我自己的空间里,没有任何人喜欢我,我只能靠我自己,于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久就容易显现出孤僻和内向的一面。这会导致孩子以后产生回避依恋的状态,并出现与父母无法接近,无法正常沟通,喜欢自己躲起来等表现。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8 10:10:15 山东

    另一种情况则是,父亲或者母亲如果没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或者本身具有完美主义倾向,那么他们就会在自己孩子身上挑毛病,并且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特别完美。比如,父母会跟孩子说,你说你怎么考了90多分,你看隔壁老李家的娃,次次一百分,你说你干什么能行;或者批评孩子,你说你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游戏,啥都不干,你就这样吧,以后出去要饭;再或者你看你,洗个衣服磨磨唧唧的,还弄一地的水,衣服没洗干净,我还得擦地,你真笨等等。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并不能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直接把孩子当成情绪发泄的垃圾桶,通过指责谩骂等方式进行说教。因为没有平等和尊重,没有有效的进行沟通,所以孩子只能接受来自父母的负面情绪,而此时他们心里的想法是,我父母不爱我,我做什么都做不好,我一无是处。我父母总骂我,我很想逃离我的父母,可是我爸我妈对还挺关心,但我就是怕他们说我,我讨厌他们骂我,我希望他们跟我好好说话。因为无法接受来自父母的谩骂和指责,后来孩子就学会了沉默去对抗父母充满情绪的歇斯底里,并且因为害怕他人的情绪变化而变得异常敏感。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8 10:10:37 山东

    纯手打的,大家点点赞,增加点热度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8 10:10:54 山东

    父母时常吵架,原生家庭关系不和谐

    如果父母在沟通问题上并没有学会好好表达,那么他们就可能会采取吵架或者冷战的方式,甚至出现家庭暴力,这会给幼年的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孩子会本能的厌恶这种吵架的沟通方式,但也会去模仿冷战的方式,显然这两种沟通方式都是暴力沟通,但孩子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只会一味进行模仿,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就会突然控制不住情绪想要通过暴力表达需求或不满,也会通过冷暴力来表达拒绝或不满。他们一方面害怕父母或者其他人用情绪激烈的言语跟自己讲话或身处争吵不断的环境,另一方面,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最后人格发生扭曲。

  • 忒磨叽

    忒磨叽 2024-10-18 14:35:23 河北

    感谢楼主分享,我全中,刚开始了解回避性依恋,期待解决问题的办法,谢谢🙏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8 14:58:42 山东

    感谢楼主分享,我全中,刚开始了解回避性依恋,期待解决问题的办法,谢谢🙏 感谢楼主分享,我全中,刚开始了解回避性依恋,期待解决问题的办法,谢谢🙏 忒磨叽

    持续关注,有空我就会更新的

  • OneCandy

    OneCandy 2024-10-18 23:16:35 河南

    感谢分享~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18 23:28:53 山东

    有问题可以留言

  • 花云(花间舞🐰

    花云(花间舞🐰 2024-10-19 07:56:53 江苏

    写得很好,期待更新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0 13:52:12 山东

    写得很好,期待更新 写得很好,期待更新 花云(花间舞🐰

    持续关注,有空我就会更新的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0 13:52:20 山东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OneCandy

    持续关注,有空我就会更新的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0 13:54:36 山东

    2,父母离异 都说单亲家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也是经常有人说处对象不要找单亲家的孩子的原因,不过我想说句公道话,你喜欢的是这个人,关他们家里什么事,并不是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有问题,这要看父母离婚对孩子影响的大小,还要看个人调节能力,并不是每个单亲家的孩子都会有心理问题,不能一棒子打死。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0 13:58:33 山东

    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一方不在身边,所以很容易没有安全感,照料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突然换成了继父或者继母,很容易让幼年的孩子没有安全感(频繁给孩更换抚育者会让孩子很难建立安全感)。因为无法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继父继母,又会觉得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跟另一半离婚导致失去亲生父亲或者母亲,所以孩子此时更倾向于逃避依恋关系,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他们需要母亲关怀的时候母亲不在身边,或者需要父亲给自己勇气的时候父亲不在身边。所以容易导致没有安全感或者没有担当,也很难相信别人及建立自信。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0 13:59:02 山东

    3,重要亲人离世

    亲人离世,经常听到有回避跟我说,对他们触动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抚养他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这些亲人突然的离世,让他们觉得无法接受,让他们觉得亲情是不确定的,一旦你对身边人投入感情,那么他的突然离开将会让自己陷入孤独,所以回避会告诉自己,对任何人都不要投入感情,他们总会离开,只有爱自己才是真实和安全的,我不需要跟任何人建立依恋关系或者亲密关系,我一个人就可以过得很好,回避真的不是冷漠不重视感情,相反他们太看重感情了。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0 14:03:39 山东

    人格在不同的环境也会发生转换。比如一个回避型人格的人,在遇到安全型人格的人,因为最终建立了安全感,那么他们可能最终转换为安全型人格(过程不表,比较复杂)。一个安全型人格的人,可能经历重大挫折表现为回避型人格甚至伴随抑郁倾向,等等。人格在不同状态下会发生转产,跟所处环境和经历的事情有关。所以人格只是当下的某种状态,会随着阅历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和年龄的变化而产生转变。当然人格的转变最好发生在年轻时,年纪越大越难改变。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0 14:06:52 山东

    4,父母外出工作或孩子寄养

    有一些孩子可以说物质条件非常不错,但是孩子却并没有表现得非常自信和幸福,后来才发现,这些孩子年幼时基本父母都不在身边,陪伴时间非常少,外出打工或出去经商情况甚多,因为各种原因又不方便把孩子带在身边,所以很多孩子是由亲戚或老人抚养长大的。因为从小并没有与父母建立很深厚的依恋关系,所以孩子从小到大也是习惯一个人,变得很孤僻,不太喜欢与他人接触。(在一个家庭中,父亲会教会孩子责任与担当,给予他们勇气和力量,母亲会给予安全感,引导他们懂得爱与被爱。)因为没有与父母建立天然的依恋关系,所以孩子很难获得安全感,显得很畏惧,表现为特别任性或腼腆孤僻。更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寄人篱下或者老人抚养长大的孩子,也容易出现回避型人格,缺失的爱,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引导,都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儿童心理问题。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0 14:07:15 山东

    5,情感创伤

    还有些是被前任们所伤,遇到渣男渣女欺骗感情或者前任劈腿等都可能导致一个人对感情抱有怀疑态度,以至于开始逃离感情,逃离亲密关系,因为害怕再次受伤而表现出回避型依恋,因此无法正常进入到下一段亲密关系里。如果与焦虑型人格的恋人相处,面对焦虑型人格伴侣的步步紧逼,可能也会将安全型依恋的人变成回避型回避型依恋。(当然也有焦虑型人格的人遇到回避型人格,然后自己也转为回避型的)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0 14:07:33 山东

    6,其他原因

    还有就是在学校期间遭遇校园暴力,因为小时候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所以被欺负的阴影会不断重演,因为怕再次被欺负,所以也会倾向于回避,此时可能会有恐惧倾向,形成恐惧型回避。

    曾经有被欺骗的经历,遭遇过重大创伤等都可能导致一个人的性格发生巨大转变,会变成回避型人格,以至于无法靠近和相信别人。

    社会文化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都会导致人格偏向不同。(比如美国安全性人格会比较多,日本回避型人格较多,中国及韩国痴迷型人格比较多,不展开说。 )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4 14:42:50 山东

    有问题可以留言或者豆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8 00:44:59 山东

    有问题可以留言或者豆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3:34 山东

    六,回避型依恋的转化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3:53 山东

    人格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学习环境,经历的事,身边的人,都有可能带给他各种不同的认知,而这些认知最后决定了他当下的人格。而回避型人格也好,恐惧型人格也好,焦虑型人格也好,心理学在命名这些人格的时候只是方便人们对于某一类人格倾向的人有更直观的了解,但并不是说,A就是纯粹的回避型人格,B就是纯粹的焦虑型人格。这种概率是非常小的。大部分人都是偏向于某一种人格,但是还混合着其他的人格特点,并不会表现为教科书一般典型的人格特质,也不会有教科书一样典型的表现。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4:04 山东

    人格在不同的环境也会发生转换。比如一个回避型人格的人,在遇到安全型人格的人,因为最终建立了安全感,那么他们可能最终转换为安全型人格(过程不表,比较复杂)。一个安全型人格的人,可能经历重大挫折表现为回避型人格甚至伴随抑郁倾向,等等。人格在不同状态下会发生转产,跟所处环境和经历的事情有关。所以人格只是当下的某种状态,会随着阅历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和年龄的变化而产生转变。当然人格的转变最好发生在年轻时,年纪越大越难改变。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4:36 山东

    依恋风格转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本人可以意识到当下的依恋风格是不健康且需要做出调整的,主动的寻求帮助是人格转换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他人引导,心理学相关书籍,自我强化等方式尝试进行人格转化。

    不安全依恋往往内心充满各种矛盾及不确定性,严重甚至会影响心理及生理健康。长期的压抑回避或者长期处在应激状态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不安全人格可能的表现为无法冷静,思维不清晰,长时间感受痛苦,反应迟钝,无法感受到快乐和正能量,无法获得满足感及安定的自尊感,无法从身边的人身上感到依恋及亲密感,无法从所做的事中感受快乐。容易失眠做噩梦,可能伴有头痛及胃肠反应等。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5:10 山东

    七,回避型依恋的内心世界

    之所以我要写这个,是因为我希望你身边如果有回避型人格的人,那么你可以大致知道他们内在的想法,以此消除彼此的误会,同时也能让回避型人格更加懂得自己的内心想法。以下表现每个回避型人格多多少少都会有,因为不正确的认知导致了回避型人格有下列不正确的想法,当人格进行转换时,这些想法很可能减轻甚至消除。我就以第一人称来说一下回避的内心想法。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5:23 山东

    1,我怕吵架 我很害怕争执,在你开始音调升高时,我就已经不自觉的让自己回避了,之所以我还耐着性子跟你说话,是因为我真的不想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但是我真的不喜欢跟你吵架。

    2,我喜欢直接了当 我们尽可能少谈感情少说废话,我知道天冷加衣服,晚上饭吃饱,不用你告诉。我喜欢有话直接说,不想介入那些复杂的人情关系,我们希望我们能为彼此提供价值,多一些价值,少一些寒暄,如果你的思想让我觉得很有用,那么我会很崇拜你,你说的对我也会按照你的做。相应的,我也喜欢实实在在做事的人,不喜欢吹牛逼阿谀奉承和一味讨好别人的人,我喜欢有内在可以真正做自己的人。

    3,我希望得到认可 我希望得到认可,哪怕我会多付出一些,我拼命做好每一件事希望获得肯定,但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又深深的讨厌自己,优秀是给别人看的,自卑我只能留在深夜给自己。但明天起床我还会套上完美的外壳,希望得到每个人的认可。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5:45 山东

    4,我没办法说出需求 我没办法直接说出我的需要,所以如果你懂我,你能在我没说的时候把我想要的给我,我真的非常谢谢你。对我来说,放弃一件东西很容易,没有什么是我一定不能放弃的,但是让我说出我要什么,对我来说太难了。两岁想要的拥抱,三岁想要的玩具,十岁想要的自由,十八岁想要的恋爱通通都没有得到,也许这辈子我就是个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不配拥有的人吧。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6:03 山东

    5,我躲起来并不是因为我讨厌你

    我不说话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你,相反,因为我确实在考虑跟你走下去,此时你在我心里已经与那些普通朋友不同了。如果是普通朋友,我愿意与你谈笑风生,但是此刻你已经走到了我防御城堡的大门口,我在想要不要让你进来。让你进来意味着你可能把我的城堡弄得一团糟,而此时让离开可能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可我又真的想尝试下两个人的感觉,原谅我的纠结,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脑海一直有个声音劝我跟你分手,这声音让我难受得要命。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6:11 山东

    6,我无法对你付出

    我没办法付出太多,因为我自己也没太多。你有100份的爱,愿意给我50份,我感激你,可是我只有1份,但我不敢跟你说我这么“穷”,我也做不到把这仅有的一点分给你。 我也希望你快乐,不想你难过,我本质是善良的,我对任何人都没有恶意,虽然这个世界对我并不友好。你觉得我没有给你你想要的,你觉得我不喜欢你,其实你误会了。看你因为纠结而痛苦,我就特别想放弃你,我并不是渣男,只是,我没有办法跟你走下去。我没有爱,不懂付出,害怕你甩了我,也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无法与别人建立信任,所以在物质和精神上我总显得不够大度,对你的那一点好也是不想欠你太多。我不太想毫无保留的把我的东西给我不相信的人。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6:26 山东

    7,我喜欢暗恋

    我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女神/男神,我希望我未来的伴侣可以像TA一样,那么温柔,那么温暖,可以给我力量,TA可以包容我的一切,也能陪伴我一辈子不会离开。她的这些特质真的让我特别着迷。原谅我,这些是我生命中没有出现过的,因为没有出现,所以我特别渴望得到,我知道这样不切合实际,可是我也没办法说服我自己。现实中我也会接近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可是我却不敢靠近,第一,我觉得我配不上,我不可能与这种人恋爱。第二,我一直无法与别人走进,如果一个人离我太近我会非常不舒服,哪怕真的女神跟我说喜欢我我也会很厌烦。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一旦有人想走进我,我就会难受。这种感觉就像天天让我吸纯氧,虽然氧气是个好东西,但是过量的氧气和过量的爱都会让我出问题。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0-29 13:07:01 山东

    8,我没有安全感

    我没办法相信别人,所以,其实我并没有真心朋友。我也知道相信别人是要坦诚的,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到跟别人说我自己。一想起别人知道我不完美,我也有不幸福得过往,失败的恋爱,被欺负得经历,我就什么都不想说,我不能递给别人一把刀让他伤害我,我还是爱我自己更多些,或者说保护自己更多一些。包括对我的另一半,我也做不到完全坦诚不防备。可能因为年纪大了或者觉得对方对我还不错,所以我进入了婚姻,但是即使进人婚姻,我依然没办法接受对方,我还是习惯大部分时间一个人,特别是她跟我争吵的时候。不过我会对这个家负责任,也会对她和孩子好,可是,我内心依然还是一个人的状态,我只信我自己。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1-01 15:32:43 山东

    有问题可以留言或者豆我

  • April

    April 2024-11-02 23:54:52 天津

    4,我没办法说出需求 我没办法直接说出我的需要,所以如果你懂我,你能在我没说的时候把我想要的 4,我没办法说出需求 我没办法直接说出我的需要,所以如果你懂我,你能在我没说的时候把我想要的给我,我真的非常谢谢你。对我来说,放弃一件东西很容易,没有什么是我一定不能放弃的,但是让我说出我要什么,对我来说太难了。两岁想要的拥抱,三岁想要的玩具,十岁想要的自由,十八岁想要的恋爱通通都没有得到,也许这辈子我就是个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不配拥有的人吧。 ... 八老师的树洞

    “回避还会给人一种很乐于助人的感觉,回避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他人的要求即使回避不想去做也会帮着做好,因为害怕情绪反应和冲突,所以会以乐于助人,甚至主动付出的姿态出现在别人身边。可是对于回避来说,他们做这些并不开心,而满肚子得负能量却只能自己消化或者抱怨给自己最亲近的人。”是的而且身体上很累,我难以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甚至会嫉妒她人能够非常理直气壮地提出要求的能力,当我遇到别人安排我做属于她的工作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又想做善良的人,但是时间长了工作越积越多就更累了,已经多次情绪崩溃,发疯之后更难处理人际关系了

  • momo

    momo 2024-11-03 18:14:44 湖北

    lz写的很好,纯属照镜子了,专门进组夸夸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1-11 16:09:15 山东

    9,满满的负能量

    可能有些人感觉我们平时基本没有什么表情,特别冷淡,你们不知道的是,我们每天都不会有太多事令我们感觉到喜悦。因为一直都是接受来自于他人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小时候是父母,长大了是身边觉得我们好欺负而欺负我们的人。当一个人每天接受的都是负能量时,他真的没办法快乐,能躲到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些喜欢的事已经是我们能给自己最大的安慰了。请别再让我们做到跟你们一样快乐了,我们做不到。别看我们社交场合风趣幽默开朗阳光,我们只是不想表现得与别人格格不入,但并不代表我们真的快乐。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1-11 16:09:36 山东

    10,我们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会用回避来保护自己了,与焦虑型人格用愤怒来表现需求不同,我们回避只会告诉自己我不需要,然后自己走开,我们会同过压抑自己的需求告诉自己我不要,通过冷落别人的关心来告诉自己我不要,久而久之,情绪没有宣泄的出口,压抑的内心总得不到释放,于是部分回避就变得麻木,以至于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最后会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会选择永远离开。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1-11 16:09:49 山东

    11,我喜欢强者

    这可能是你们说的回避慕强,我确实是这样的,比起我能给你提供什么,我考虑更多的是别人能给我提供什么,毕竟这么久了,我基本都不太关注别人,大部分时间我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体验里。我更多的会关心自己,也更自私,我想如何变强大,变完美,这样就不会依赖别人,就可以永远被别人崇拜,所以我需要有强大的指引者告诉我怎么做更好的自己,我喜欢强者。至于那些喜欢吹牛逼的或者因为目的接近我的人则会令我厌烦。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1-11 16:10:12 山东

    12,我没法与伴侣有过于亲密的举动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所以我不太适应与另一半有特别亲密的接触,哪怕是暧昧期或者正式确立恋爱关系,我都不会特别坦然的接受与另一半过多的肢体接触,这并不代表我不喜欢你,我可能很喜欢你,但是真的没办法适应跟你过于亲密的接触。

    同时我也没办法与其他人频繁保持的联系,比如恋爱中,我可能更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想跟另一半报备形行程,讨厌另一半问我在干嘛,讨厌另一半问我为什么不理我,也不太希望另一半有事无事跟我说一些我不感兴趣的事,出于礼貌我可能会回复,但说真的我并不想回复那些无聊的信息,虽然我知道另一半是关心我才这么说这么问,我也知道我比较冷淡会让另一半不高兴,可是我真的不喜欢,我都是看心情办事的,没办法做到理智。我可以对一个陌生人无限好却对一个熟悉人避而远之,越熟悉我就越想逃离。

  • 八老师的树洞

    八老师的树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楼主 2024-11-11 16:10:38 山东

    13,我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我会着装整洁。不希望见到任何异样的目光,同样公开秀恩爱或者在公共场所与另一半有过于亲密的举动也是我难以容忍的。

  • 彩虹袜子

    彩虹袜子 (god bless) 2024-11-19 17:45:20 重庆

    多年来的疑惑仿佛都有了答案!然而最黄金的十年已经过去,性格决定命运,命运从来都是不公平的!

  • Yume

    Yume 2024-11-20 10:10:28 美国

    纯手打的,大家点点赞,增加点热度 纯手打的,大家点点赞,增加点热度 八老师的树洞

    可以写写怎么转安全吗

  • 哎呦喂

    哎呦喂 2024-12-11 10:40:16 广东

    和回避分分合合,而且我发现他秋冬季节也会变得能量特别低。这两天也是和回避分手了,回避说互删,我说不想互删他又说他单方面删,又说不删的话也不会回复我的。然后目前是微信已读不回状态。 在分手的时候通了一个电话,他说现在更享受一个人的状态。对比以前,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开始会慢慢对我提需求并且自我袒露,例如他想一个人静一静不想接触人,承认自己自私。这些话以前根本就无法从他嘴里听到。所以我很想知道,这对他来说,是回避期还是真的想分手了,身在局中有时候反而捋不清。

  • 万物体验家

    万物体验家 2025-02-14 04:05:29 山东

    a

  • 万物体验家

    万物体验家 2025-02-14 04:45:26 山东

    4,无法建立亲密关系 因为回避自身安全感的缺失,所以回避是不会轻易相信自己的伴侣的,而亲密关 4,无法建立亲密关系 因为回避自身安全感的缺失,所以回避是不会轻易相信自己的伴侣的,而亲密关系又是以依恋关系作为基础,爱情也是要建立在安全感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最终就会导致与回避建立亲密关系非常困难。试想你的另一半跟你忽冷忽热,忽近忽远,又什么都不肯跟你说,永远跟你保持距离如平行线,你跟他时间长了,就会有一种感觉,我似乎结了一个假婚。我跟他之间的相处方式可能更像普通朋友。 ... 八老师的树洞

    催更催更,别鸽啦,我才不会说因为作者写的太好才催更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0753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