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规律|我发现用手机冲浪和用电脑冲浪真的很不一样
来自:文山雨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打开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一下快递到了没,结果从橙色APP刷到红色APP, 再从绿色APP刷到黑色APP, 好像掉进了一个迷魂阵,当终于下定决心要放下手机时,一看表几十分钟过去了,顿时产生一种“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感觉,整个人觉得迷茫、落寞、不可思议、后悔莫及。
作为一个重度手机依赖者,我常常遭遇这样的情况。手机吃掉了我很多时间,但我获得的却只有一些没有营养的碎片。为了不继续沉沦,我决定改变这种现状,那么我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揭晓 —— 打开电脑,用电脑刷。
是不是觉得有点搞笑了?no,no,no,我已经用实践证明了,这真的是一个很有用的办法。
用手机冲浪时,我们只能看到各个 APP 推送给我们的内容,算法会捕捉我们的偏好,为我们量身订做个性化茧房,渐渐地,我们的世界就变狭窄了。
再加上刷手机时,我们一般都是拇指下滑,被动接受信息,没有做筛选,所以有些低质量内容和未经验证的消息没有任何障碍,就涌入了我们的大脑。
手机的屏幕很小,我们为它准备的耐心值也很少,所以一般我们在手机上看的都是一些很短的句子、很短的视频、图片等碎片式内容,它们的风格都偏向轻松搞笑,没有太多严肃深刻的思考,大都是阅后即忘型。
但是打开电脑时,我的动作总会顿那么一顿,在这个短暂的瞬间,大脑会思考我要去哪里,要看什么,刚开始,我还是想先做点不费力气的事情,于是仍旧打开微博、微信、豆瓣这些,看上去和刷手机没什么两样嘛,不是这样的!
当我打开这些软件时,我的动作就不是不断下滑了,因为电脑的屏幕更大,看长文章也更方便,所以我更倾向于打开收藏夹,去看里面收藏的长文章,这些都是平时刷手机时,看个开头觉得挺好,但是太长了又懒得读,然后放到收藏夹里的,就算是还刷信息流,因为屏幕更大,所以我会扫一眼,判断下内容质量再决定看不看,你看,经过这几步微小的操作,不经意间,我就对观看的内容做了筛选,这样看的东西质量就会好很多。
而且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电脑是个生产力工具,所以轻松的内容刷着刷着就会觉得够了,到此为止吧,该用电脑做点什么,这时候,我可能会学一学语言,看一看技术类文章,看一看 B 站上大牛的课程,更重要的是,电脑有键盘,我们可以高效输出,所以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看到有启发性的东西时,我们可以记录,可以表达,如果是刷手机的话,那些很棒的想法可能一闪而过从此就消失了。
不过,作为一个上班整天受累还受气的当代牛马,我是无法放弃刷手机的,毕竟我那比黑咖啡还苦的生活需要一点点麻药。但是当痛苦得到缓解时,我的大脑就会提醒我:去更大的屏幕上冲浪吧,那就是我放下手机,立地成佛的时刻~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社会规律|小心那些爱给贴心小建议的人-潜在操控强行高位 (momo)
- 讨论/管理|我觉得恋爱有些地方很悲哀 (南风)
- 社会规律|我发现年轻人的能量好像在降低 (HHHH)
- 社会规律|我发现国内只有两种新闻 (望穿秋葵)
- 讨论/管理|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找搭子 (1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