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事当头|经历了一场互联网骂战
来自:Jr
在再见爱人小组里,有一篇帖子,叫做关于我组,为什么如此激烈的维护群体纯净性?
帖主根本不是想要讨论,而是想要发泄自己的情绪,我受自己过往创伤影响,虽明知道有问题,还是尝试去理解对方的观点,提出了更好讨论环境的建议。
后续有补充了对方是在寻求认同和赞美,而非她自己所言的寻求讨论,没想到后续补充的这一句话直接点炸了她。
她极其矛盾,先是指出我在指责她哗然取众,(我内心直呼好大的一顶帽子),再是将自己放置于道德高地,相当的自以为是,虽然明知道我在指责她说她哗然取众,但她还愿意屈尊降贵给我回消息呢。人在很无语的时候是会气笑的。随后她指责是在恶意揣度她。还指出她自己的观点,是想让大家看看自己。额,多么的高高在上,她牢牢的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相当的自恋狂,恐怕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吧,太自恋了。
随后当我想反驳她时,发现自己被拉黑了。啊,我这个气啊,她给我代高帽,咣咣一顿指责我,然后将我拉黑了,连我的话语权都剥夺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直接在她的楼里无法发言了。只能说自恋的人是没办法交流的,因为她清清白白,有问题的都是其他人。真是气到我了。下次再看见戾气很重的网名,直接避开了,天知道这种人身上炸开会炸出来什么💩
下面是聊天记录。
帖名: 对我组不解,为什么倾向于如此激烈的维护群体纯净性?
楼内回复:激进分子会极力维护群体“纯净性”,通常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群体身份有着强烈认同,同时对“异见”或偏离群体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有强烈的排斥感。这种倾向可能来自几个深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1.强化身份认同:对于某些人而言,维护纯净性是强化和确认自身身份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与群体价值不一致的行为都会被视作对自己身份的威胁,因此激烈反应成为一种保护性机制。 2.对归属的强烈需求:激进分子通常需要一个明确的群体归属感,来在混乱或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一种安全感。在这种心理下,“纯净性”象征着对“真正”群体成员的保护和维护,任何异见被视为削弱和污染归属感的威胁。 3.偏好二元对立:激进倾向者往往习惯将世界划分为“正确”与“错误”,把群体内部的行为分为“纯净”或“背叛”。这种简单化的认知方式让他们更易对异见者产生敌意,以维持认知的稳定性,避免模糊的中间地带带来的不适。 4.社会影响和压力:在网络环境中,激进分子通过强化自己和他人的纯净性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在群体压力和线上评价机制的驱动下,这种行为逐渐变成维持自我价值的一部分。 5.心理上的“净化”倾向:有些人出于对群体的美好愿景和严格标准的追求,会对偏离的成员进行清理,这种行为带有某种理想主义色彩,虽然往往伴随着偏激和不宽容。 这类激进分子可能并不是真正出于理性思考,而是出于维护群体内部的“秩序”和“正统性”而采取了“净化”的行动。这种纯净化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情感驱动的行为。 可以说,她们高喊的“对事不对人”确实可能间接地成为父权制的帮凶。虽然表面上在维护一种“纯净性”或“正统性”,但这一类看似公正的行为和态度往往有几个弊端,反而为父权制或类似的权力结构提供了助力。 1.强化权威标准:对群体纯净性的极端维护通常意味着遵循某些既定标准或权威体系。这种行为无形中支持了权威标准的合法性,哪怕这些标准是父权制的体现。父权制往往依赖既定的秩序和规则,而在维护这些规则的过程中实际上在加强这种结构,导致更少的多样性和批判性思考空间。 2.打压异见和独立声音:在父权制中,异见和多样性往往被视为威胁,需要压制。对群体内部的“偏离”行为持敌对态度,虽然自称是“对事不对人”,但往往针对的是不符合权威价值的人。这种行为正是父权制常用的策略:通过抹杀个体差异来巩固统一性,使得挑战权威结构的人逐渐减少。 3.不自觉地支持等级制度:对规则和准则的严格维护本身就是一种等级意识的表现。父权制通常依赖等级制的明确划分,通过奖惩机制维持忠诚度和同质性。当激进分子追求纯净性时,他们不自觉地在强化等级和控制的理念,与父权制的核心操作逻辑不谋而合。 4.以“公正”为幌子巩固压迫:往往声称“对事不对人”,但这种公正性本质上是选择性应用的。父权制也常常利用这种“公正”之名对不符合标准的群体进行打压。在排斥群体中的“偏离”行为时,使用“公正”的幌子使得偏激行为看似合理,从而为权力结构提供了伪装支持。 5.推崇一种僵化的道德观:父权制往往依赖一套固定、僵化的道德规范,而激进分子以纯净性为追求,实际是在协助强化这种单一的道德观。在这种环境下,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被视作“堕落”或“叛逆”,从而激化了道德评判的压力,使得权力结构对个体行为的控制更加牢固。 因此“对事不对人”背后,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中支持了父权制的延续。他们对群体纯净性的极端追求虽然表面上不针对个体,但在系统上恰好契合了父权制打压异见和维护控制的需求。
我将她发的这一大段乱七八糟,看的我头痛,真真是极度的头痛。
觉得我是哗众取宠这点其实我就不太想回你了 你没法跟恶意揣度你的人说正经事 我提出一个角度 让大家看看别人眼里的自己 你爱怎么反馈都是你自己的事。
这是她充斥着戾气的回复。
再见爱人组里的帖子有些戾气真的很重,互联网的互扣帽子和捂嘴,我算是第一次领教到了。足够气人,足够恶心,足够自恋,足够无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惨事当头|现在是凌晨一点,隐翅虫迫使我睡宿舍走廊 (Coconut)
- 惨事当头|拿一本驾照究竟有多难 (木生)
- 惨惨往事|初中的时候我求着社会姐请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打我... (momo)
- 惨有人道|额呵呵,抽奖抽到二人食没人陪我 (百京108)
- 惨事当头|四年恋爱分手+工作被pua天天被骂+空降大傻x油腻男... (椒盐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