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好学生的一个心态是:觉得自我怨恨才能驱动自己
来自:Flâneur
今天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和咨询师提到好像从小到大都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还会对其他人做预期管理:先想象最差的结果,相信最差的结果,那实际怎样都会是意外之喜。好像不仅真的相信自己不行,永远不够好,而且似乎会害怕有信心的状态。没信心反而才是让自己熟悉和舒服的。
然后思考了一下这是为什么呢?意识到我们的文化和教育,老师和家长好像从小就会说“骄兵必败”,说“伤仲永”,打压张扬并鼓励谦虚。就拿我自己举例,在成长过程中,我妈妈很少会因为我拿到的分表扬我,只会关注那些没拿到的分,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也很难不内化,觉得“万一飘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会松懈了”。会觉得内心那些自我打压、自我怨恨的声音才能push自己去做更多,去不被落下,因为被落下就意味着“人生完蛋”,比如之前的梗“你这个年纪怎么睡得着的?”另外一方面是自我提升好像没有终点,你总是可以多学10分钟,多拿2分,多前进一名,变得“更好”,变成“最好”,但从来没有人提“足够好就行了”。
但其实大家都能看到,自我怨恨其实到了一定程度只能触发抑郁,是连简单的、日常的事都做不到了,然后是更多的自我怨恨。我不想被自我怨恨驱动了。难道我不能因为对一件事情的爱,对自己的爱,去自然地生发出一些活力和生命力吗?难道我就不能在一些事上达到70分,然后就去心满意足睡大觉吗?反正从今天起我要试试这么活。我相信人在被抽打时可能跑得更快,但只有在有力量时才能跑得更远。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自由人|时刻默念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和猫一起晒太阳)
- 受害者|警惕强迫思维,早日治疗 (½)
- 诊疗册|不上班🟰逃避现实? (周鹿鸣avian)
- 受害者|类似“想去zs却从没想过退学”事件发生 (momo)
- 受害者|保研or工作 六年焦虑,专业第一,跳楼,煤气自杀... (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