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后人格类型
我是传奇
根据对八零后行为的观察,我把八零后人的人格表现分成三种:主导型人格、服从型人格、中间型人格。 主导型人格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教育对方。这类人一般是富二代、被家里宠坏了的,有职位有地位的,有才能但是不被认可的。 从性格和经历而言,他们希望自己表现的更加不一般:也许是高高在上,也许是能力更强,也许是比其他人聪明。而从支持途径上看,在他们的周围,他们拥有比一般人更多的“话语权”,正因为这样的途径加上这样的性格,使得他们更喜欢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对方,而教育便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这类人会比别人表现的更加自负,认为自己总是对的,那是基于对自己不信任产生的:他们需要从不断的认可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但是社会中似乎并没有真正的认可他们,而他们也没有真正的认可自己,当主观意愿与现实成反差时,他们会强烈的保护自己不被更深的伤害。对他们而言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便是教育,从教育别人中得到人格的自我肯定(替代心理补偿)。 他们的教育不以对方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其实更像是莫需有的自己臆测。所以在有些时侯,他们也许会带有真的为受教育者好的成分,但更多的其实是在情感宣泄。所以当你用他们教育你的口气反教育他们时,他们又会变的暴怒与不安。正面受到的打击与反抗,也会使控制欲下降(对自己信心降低),而事后为了加强自己的信心,他们必定为更加强自己的控制欲。 社会中少部分是这类人,他们缺少真正的朋友,因为很难与这类人相处:刻薄、不懂人性、装腔做势。如果心理有问题的话,他们就通过教育来发泄。 主导型人格的人是在压力下生活中,而这些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浮躁程度而加强。 服从型人格的人,并不是说他擅长于服从他人,而是相对于主导型人格的人,他们是信息的接收者,对所有的反应都是被动的,都是在别人表现之后再表现的。他们的主动的攻击性并不强烈(但有可能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变的具有强烈的攻击性)。 这类人多数是没有“话语权”者,一方面要完全被动的接受有“话语权”者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在不断的被误解中,所以这类人是真实的失去信心的人,他们压制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不得不接受目前的生活。不过,他们从心底里是希望一个小圈子的热闹,害怕一个人的孤独。 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严重受到外面影响的,那些大众舆论或是“话语权”者。曾经尝试过表现真实的自己,但似乎一切都是徒劳,于是保护自己是必须会的一项技能:把自己真实想法放在心里;总是害怕对方会伤害自己;从不主动联系别人。最后,他们的压制是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制。当然他们失去的是自信,怀疑自己,有时甚至用自己也不认同的话来回答关心自己的人,最糟糕的是分不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可悲的是小时候的他们的想法确是比现在正确多了。 他们希望朋友,也许很失望于为什么没有朋友,因为大家都用伪装的方式甚至去试探人。归属感是这类人最强烈的需求,一个家庭,几个朋友,还有那不应该积压的倾诉!时间会越,他们的需求就越强烈,只不过他们并不会表现出来。他们所做的并不是他们所想的! 他们永远都缺少朋友。绝大多数人属于此类人格的人。 中间型人格的人是自信的人(不自负也不自卑),而某些偶然或必然的因素使得他的行为得到了认可,这种认可加强了他的自信。中间型人格强调的是责任感,是三种人中唯一能真正做到考虑对方的,因此也是最会倾听的人。很多时候他们追求的是怎么更好,而不是伪装或表现自己。只是到了35至40岁之间。责任感也许会使得他不得不面对强大的挑战。 物价、房价、企业与员工关系、社会舆论都会对我们的心态产生影响。但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恐怕是我们的处理方式吧,为什么居住在大城市;为什么不断的关注最新的数码产品;为什么只有那些低俗的娱乐节目才能吸引你;为什么喜欢独自一个人呆着;为什么手机里的那么多号从来没联系过;为什么总是希望对方先主动…… 八零后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自己的这些行为究竟意味着什么,正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所以也就不会想到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于是还是跟着感觉走吧:继续教育别人或是继续把自己封闭。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曾想过要变的更好(从行动上并没有体现出来):用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缺少能力以及鼓励是致命的,它使得几乎所有的人都放弃了本我。不过我毫不怀疑的是:在我们的内心中必然想变的更好,而这个需要引导(就如同很多人在招聘会中对是否应聘某个岗位是很犹豫的,只要合适的引导,很多人就会被吸引过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17、80后人格类型 (我是传奇)
- 16、我们是如何面对生活的 (我是传奇)
- 14、现实、理想与坚持 - 理想 (我是传奇)
- 12、谈朋友 (我是传奇)
- 11、关于爱 (我是传奇)